九尾狐族、天孙夜华的妻子、四海八荒第一绝色。年少时拜师战神墨渊门下学艺,并女扮男装化名司音,受墨渊庇荫呵护,对师尊孺慕恋慕情感纠葛。为苍生应战翼君擎苍并以元神生祭东皇钟封印之而导致自身魂飞魄散。最后墨渊把令羽、司音带回昆仑虚,因擎苍激烈阻止而血洗大紫明宫。在擎仓被封印于东皇钟后,发动宫变,成为鬼君,其妻玄女。帮助鬼族通风报信害的墨渊身祭东皇钟。......
2023-08-03
住在翰林街上的禄充人都知道“翰林家”在哪里。一个小女孩告诉我,“这点是一家,那点是许湘呢家。”
“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娃娃们也能讲个大概。杨家翰林“学而优则仕”的故事比较正统,娃娃们更喜欢“神童”翰林许湘。
▲禄充古渔村
禄充的文化景象里避不开清人许湘。许湘是禄充“两翰林”之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科中举,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连续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据说曾奉旨审亲王,先斩后奏,名震京都。后来在老家不幸病亡,死时才十几岁。许湘的故事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故事大同小异,几乎都避开了许湘成才的过程,没了这个过程,所以许湘一直是“神童”。
关于许湘的史料并不多,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大都是粗浅加工过的故事。聪明颖异、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是这些故事中的许湘“标签”。早逝的许湘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个颇有童趣的才子,也留给人们更多的“主题创作”空间。200年间,大家一直在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许湘。定位是“神童”,那就在“神童”范畴中大做文章,民众对他的敬仰和消遣不断把他的“神格”更新,在把他变成了当地文化标志性符号的过程中,也把虚拟和想象加进他的故事,“文化想象”和“历史记忆”混合了。
文化往往会有“投影”现象。比如,许湘受杨思荣影响,刻苦发奋,“中进士,点翰林”,人们便会推演许湘少小时聪明绝顶的可能性,并想象出他的“鬼马”及恋爱过程中的足智多谋。这是民之所向的造就,很难阻拦,也很难订正。每个人讲许湘,都会加入自己的文化认知、想象、审美和情感,后人再讲许湘仍会如此。有关许湘的“文化想象”和“历史记忆”都没跳出中国传统故事特质,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梳理这种特质,因为认真梳理起来,会陷入抬杠的境地,过程与结论都毫无美感。中国传统故事的架构并不一定是兄义弟恭、父慈子孝,大多数故事都包含着“嗔”“痴”的寓意。深究起来,白蛇传、梁祝、哪吒闹海、赵氏孤儿等故事表现的都是强烈到疯狂的执念,展现的都是主人公对现实奋不顾身的还击。传统中,只有这样才叫“故事”,矛盾和感情只有用某种强烈的手段体现,才能让人喜闻乐见。
在某次剧本创作会上说起“民间故事中智慧型人物”时,与会者谈到了阿凡提和刘三姐,我则提到了许湘。我不喜欢阿凡提对巴依老爷的那种所谓的智慧,也不喜欢早期传说中刘三姐的所谓伶牙俐齿。从前的民间人物传说中,所谓“智慧”比比皆是,强烈而疯狂,却往往只因阶级或阶层不同,就用小伎俩调戏对方,其实这些不是美德,不是聪颖,更近乎抖机灵,恶作剧,甚至像流氓行径,相当低级。最典型的例子是《牛郎织女》中牛郎偷织女衣服的情节……民间塑造的许湘也同样这般粗粝,他已有中国民间文学人物的典型属性,是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随意地再丰满、再创作。覆盖真实许湘事小,覆盖了真实的文化和操守生活,负面效应巨大。
许湘这个典型人物的价值应体现在“有目标有追求”方面,只侧重油腔滑调的文字游戏,塑造出的形象远离了“翰林”。
清代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讲经作文,基本算是皇帝的秘书处。秘书长为掌院学士,多是当朝大臣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许湘成为庶吉士可说年轻有为,十几岁的年轻人能担当这般重任,仅以“神童”相喻太过浅薄了。他少小有志才导致刻苦修学,他勤学苦练才练就出口成章,是这种递进的修为把许湘推进了翰林院。绝不是靠抖机灵平步青云。
然而,至今,我们看到的“许湘”却是另一种形象:戏弄父亲和岳父,打赌见媳妇,写对联戏弄富豪……虽有童趣,却个性低俗,油腔滑调,难说正气。
现有相关传说中,无一不列举许湘的“手笔”,尤其是他十六岁时写给恋人的两首情诗:
二八佳丽阻渡流
小生便是渡人舟
牵来女手携男手
回过龙头看凤头
一点灵犀依紧贴
双方意马媾勾留
身虽放下情犹在
脉脉含情暗凝眸
可说古人早熟,可说神童有才,但年方十六如此这般写情写欲,惊为天人,真不知许湘的感怀是哪来的“经验”。
历史记忆与文化延续是密切关联的。时代语境能延续历史人物的故事,也有可能让历史人物的个性跑偏。每个人都是记忆者和传承者,但现代重构的许湘如何合理延展前人的虚构,是个问题,延伸开来,所有民间传奇中人物再塑的正与邪、雅与俗、真与假,都面临这个问题。
2014年,一位年轻作者把一份许湘故事的“大纲”拿给我看,和我商讨影视化的可行性。他想把云南神童搬上荧屏。他的故事中,许湘是明朝将军的后人,诗文了得,武艺高强,因初恋情人被权贵害死,他发誓报仇,便参加科考,中举入翰林院后接近权贵,最终杀掉仇人,大仇得报。故事逻辑相对完整,人物也很丰满,但看得出这种演绎来自当时风行的古装戏“通用”结构,甚至可以让人想起《花木兰》和《女驸马》。这是“时代审美”的产物,戏里的“许湘”已不是许湘了。
禄充街上的娃娃对“进士”“翰林”的理解很现代,很直接。我问给我指路的小女孩什么是“翰林”,她说,就是大学生,就是公务员。
▲文运昌隆
我一直想重理许湘故事,觉得亦喜亦悲、呈述呈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人物脉络勾勒清晰,合情合理。为这番“重理”,我读了不少“文化投射”方面的论文,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那天,领着小女孩逛街的奶奶说的话直白、朴实,也给了我启发。奶奶对小孙女说:你好好读书噶,读书好才能住翰林街,读书要有读书的样子,咯晓得了!
有关龙舞朝阳的文章
九尾狐族、天孙夜华的妻子、四海八荒第一绝色。年少时拜师战神墨渊门下学艺,并女扮男装化名司音,受墨渊庇荫呵护,对师尊孺慕恋慕情感纠葛。为苍生应战翼君擎苍并以元神生祭东皇钟封印之而导致自身魂飞魄散。最后墨渊把令羽、司音带回昆仑虚,因擎苍激烈阻止而血洗大紫明宫。在擎仓被封印于东皇钟后,发动宫变,成为鬼君,其妻玄女。帮助鬼族通风报信害的墨渊身祭东皇钟。......
2023-08-03
尖山,仿佛是赵士麟的莲台,助其平步青云。在郭英喜眼中,尖山是抚仙湖边的莲台,登上莲台,他会进入“佛系”,就会像莲花一样在烦恼中出生又从烦恼中开脱。站在尖山顶,脚下的“莲台”并没让郭英喜产生解脱感,相反,脚下那面巨大的石壁给了他另一种提示——他和女友吵架时说过“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面石壁,却真的无芳草。2019年初夏,我从禄充回澄江城区,路过尖山,绕道进了尖山村。......
2023-08-30
明初开始,大明中央政权统治深入,人口入迁源源不断。嘉靖年间,缅甸洞吾王朝侵占滇西,进犯姚关,明朝廷命邓子龙等率军大败缅军,随后明军与洞吾军队在陇川、猛卯、猛密、蛮莫、孟养等地战事频繁。大明共传16 帝,享国276年,对云南的小役大战一直未停。此间北方军民不断涌入云南,落地生根,巩固大明疆土。当年的“充”是个万代千秋的战略,除了添人进口之外,还有更多的含义。......
2023-08-30
时光栈道项目的思路是体现“时光”概念,把山景、湖水、田园连在一起,用滇中风韵、山下古城、澄江古生物群等线索演绎“生物进化”时序。但这种“深厚”与观光者之间的共鸣、共振有限,栈道上的游客更喜欢浮光掠影,所感受的“时光”和生物进化的“时光”并不是同一范畴。对生活绝望了的“四川隋波”在时光栈道上看到了“浮光掠影”,这些光影照亮了他心中的某些角落。......
2023-08-30
伊里布微服私访澄江,专为祭拜赵天官。伊里布在澄江路遇萝卜村老汉杨家善,两人相处甚欢,杨家善粗茶淡饭招待伊里布,伊里布吃了不少萝卜村的黄萝卜,赞不绝口。隔天杨老汉又领着伊里布给赵天官上坟,随后又相约昆明,但伊里布仍然没在杨老汉面前暴露自己身份。若干年后杨老汉又到昆明卖萝卜,真见到了已是云贵总督的伊里布……......
2023-08-30
一年前杨思荣庚午科中举,杨家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热闹了一天,让许湘好个羡慕。但今年杨思荣接圣旨,完全出乎许湘的意料——嘉庆十六年,杨思荣辛未科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小许湘没想到杨家的荣耀如此频繁,杨思荣的学业水平能如此这般直线上升!老学究对出的下联更是刺激了许湘。“早日和荷仙在一起”成了许湘刻在心上的念想。对杨思荣的羡慕和对黄荷仙的思念,两股劲把许湘拧成了一股绳。......
2023-08-30
感叹号、问号都是两笔,一曲一直。立昌张老先生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其实就是感叹号和问号之间转换,孟获在转换,诸葛亮也在转换。这是“治”的大手笔,也是考量各级官员“烹小鲜”的大手笔,这一场“治”,真的是感叹号和问号之间的“曲直”过程。少年时背课文是为了应试,理解不了一国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初心”,更想不到问号和感叹号之间该是个“反反复复”的关系。......
2023-08-30
多年来车水捕鱼已成为当地一景,游客也会参与其中,亲自上阵,“拿”鱼,尝鲜。故事中的“鱼笼”,指的就是禄充人用的捕鱼工具。把这种称谓的由来归结在汉文化“进驻”云南后的“同化”上,倒更合理。或者,专注于鱼笼的编织手艺,也可把它的“古”风说出一二。在当地,念出这些谚语的人个个都是“老禄充”。严格地说,这种现象是鱼急于产卵,扯不到“男欢女爱”的层面。......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