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下自然涌出,泉口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水,才是温泉水。”而满足盖层和出流通道条件,却没有热源的则是普通泉水。所以真正的温泉,形成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过,对于有媒体报道国内温泉使用锅炉烧水的比例高达80%,因未掌握相关数据,不敢妄加判断。”匡吉峻建议,政府应对温泉行业进行规范整顿,温泉经营者应标明是温泉还是地热水、是否掺水勾兑等等。......
2024-01-19
俞元有铜,出自怀山。怀山在哪却没人知道。
《汉书·地理志》写“俞元”时提到了“怀山出铜”;《后汉书·郡国志》中写了“‘俞元’装山出铜”;《元史·食货志·岁课》里写的更详细,大意是当时云贵川区域能冶铜的共有三处,澄江为其一……
云南地质专家薛步高老先生说,元天历元年(1328年),澄江铜的年产量约11900 斤,史料中既有产地、又有冶炼地,也有炼炉和岁课数据。(杨应康《澄江风物志》)
但如今澄江既无“怀山”,也无铜矿,连“遗址”都无影无踪。
消失的怀山有可能是澄江境内任意一座山,只是它不再“含铜”而已。2009年,我去昆明东川了解当地资源枯竭和城市转型状况。那里的采铜历史始于东汉初年,明末清初采冶已具相当规模,清乾隆年间可谓鼎盛时期,到20世纪末已是资源枯竭,“铜都”即将成为历史称号了。澄江的怀山只不过是古时的“东川”。
▲仙湖大铜锅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话是人类用来自我安慰的,在科学范畴内谈论能源,“不尽”“不竭”从不存在,没有讨论余地。
澄江的铜锅,或许是老俞元人传下的物件,如今发扬光大,是“为了忘却的记念”。
在禄充,有一口巨大的铜锅,镂刻上了“天下第一铜锅”字样。这口锅并不是古董,而是几年前专为当地创办的“铜锅美食节”打造的地标,这口锅真材实料,可做实操,在一年一度的美食节里大放异彩,开火一次可煮两吨鱼,够两三千人吃鱼喝汤。
参加过“铜锅美食节”的朋友告诉我,铜锅是由头,美食才是关键词。到禄充参加美食节,只吃铜锅鱼就太不划算了,要吃长街宴才过瘾,百鱼百味,鲜香一片。
澄江家家户户都有的铜锅,不再只是煮鱼煮饭的工具了,这些锅里盛的是抚仙湖畔特有的情怀,蒸煮的是异香扑鼻的昨天、今天、明天。
铜锅并不是稀奇的“锅种”,各民族都有这种炊具,只是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禄充乃至整个抚仙湖畔的铜锅之所以与众不同且名声在外,是“三合一”的结果:鱼,水,铜锅。
禄充人吃铜锅鱼是一种“原汤化原食”的操作,湖水,活鱼,铜锅,就在岸边架火清炖,做的是一套最原始的炊事。这种做法简单粗暴,却只认这一方水土,换水换鱼都煮不出那种特有的清鲜滑爽。无法复制的特色让铜锅鱼独享美誉,独霸江湖。在禄充,一锅鱼一碟蘸水一壶酒,嘴里就是清风明月,眼前就是海阔天空。
“天下第一铜锅”前,一对拍照男女受铜锅的启发,聊着聊着就对“历史”做了些纵深思索。男人认为,从某种角度讲,历史是“人造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澄江曾经有铜,澄江曾和古滇国有血缘关系,现代人按照传下来的史料或传说,做一口天下第一的铜锅以示文化传承,并能用这种夸张形象推送旅游资源,也是创造并书写了一小段历史,而且,眼前的东西必定是将来的历史。女人认为,历史当然是人创造的,若铜锅是从“青铜时代”传承下来的,第一个敢用青铜锅煮鱼的人该是个美食英雄,他找到了湖水、鱼、铜锅之间的关系,他是真正赋予铜锅意义的人……
游客中从来不缺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会为浮光掠影所动,对脉络清晰的历史充满敬畏,对人造的景致持保留意见,对美食的品评也充满了科学态度。
禄充小饭店的墙上挂着很多挂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虽说有些重复,却也有些“铺天盖地”的效应。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远古时代,人们已发现铜锅烹饪的妙处,千百年来,铜锅的节能、抗菌、净化水质、预防老年痴呆、治疗白癜风、少年白发等功效也被证实。
△铜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缺铜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冠心病、白癜风、少白头、老年痴呆、女性不孕、贫血等多种疾病。铜元素在抗衰老、保护皮肤及头发、防治流行性感冒和癌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几位文质彬彬的老者吃着铜锅鱼和铜锅饭,谈笑风生。“知识墙”上有几句史料,“俞元,池在南,桥水所出,东至毋单入温,行千九百里,怀山出铜”,老人们指指点点,也在议论怀山。
“俞元古城若在抚仙湖水下,那为什么怀山不可以也在水下?地质灾害也完全有可能让一座矿山沉没嘛。”
“抚仙湖一带地质不好,爱动。大明洪武地震,大清乾隆地震,民国十三年又震。原先抚仙湖畔是有大孤山小孤山的,震得现在只剩大孤山了。”
▲铜锅美食节
“就算这里产铜,那时的铜和现在这铜锅的铜,可不是一回事,这是紫铜,青铜时代还没有这么纯的铜哦。”
“青铜锅煮鱼,味道会不会这么好?”
“味道好的话,怎么会进化到这种紫铜锅!”
“现在很少用‘进化’这个词啦,更科学的说法是,‘演化’,演化包括进化,也包括退化,还包括异化。”
当年在东川游走时我见过很多铜塑,东川处处都在纪念“铜都”曾经的辉煌。那些铜塑或在街头,或在矿区,或是写意,或是铭文。
很显然,在澄江,俞元怀山出铜这件事渐行渐远,古人未树碑立传,今人更是实用主义者,只留下了和柴米油盐相关的铜锅。
我在铜锅前拍了张照片。阳光恰到好处地倾撒在铜锅和相机之间,巨大的铜锅因曝光不够只留下了一个影子。这张逆光照片有了强烈的“思想”效果,那口铜锅锐利、鲜明地展现出了它的存在。我觉得那个影子体现的不只是遥远的铜和当下的锅,它体现的是一种关系,是生存和文明之间的“演化”。
澄江的铜或铜锅,是历史镜头中的逆光影像,轮廓鲜明,真实的面孔却要靠人去猜想和勾画。
有些兴衰,用“演化”来修饰,确实比“进化”更客观、贴切。
有关龙舞朝阳的文章
“从地下自然涌出,泉口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水,才是温泉水。”而满足盖层和出流通道条件,却没有热源的则是普通泉水。所以真正的温泉,形成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过,对于有媒体报道国内温泉使用锅炉烧水的比例高达80%,因未掌握相关数据,不敢妄加判断。”匡吉峻建议,政府应对温泉行业进行规范整顿,温泉经营者应标明是温泉还是地热水、是否掺水勾兑等等。......
2024-01-19
一年前杨思荣庚午科中举,杨家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热闹了一天,让许湘好个羡慕。但今年杨思荣接圣旨,完全出乎许湘的意料——嘉庆十六年,杨思荣辛未科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小许湘没想到杨家的荣耀如此频繁,杨思荣的学业水平能如此这般直线上升!老学究对出的下联更是刺激了许湘。“早日和荷仙在一起”成了许湘刻在心上的念想。对杨思荣的羡慕和对黄荷仙的思念,两股劲把许湘拧成了一股绳。......
2023-08-30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缺乏运动者罹患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各种疾病的风险都高,而且早逝的风险也更大。2 据估计,21%~25%的乳腺癌和结肠癌、约27%的糖尿病和约30%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患病可以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4 此外,身体活动是能量消耗的关键决定因素,因而也是维持能量平衡和控制体重的基础,而超重和肥胖占全球死因的5%。4 对于孕妇来说,身体活动可以降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2023-10-16
多年来车水捕鱼已成为当地一景,游客也会参与其中,亲自上阵,“拿”鱼,尝鲜。故事中的“鱼笼”,指的就是禄充人用的捕鱼工具。把这种称谓的由来归结在汉文化“进驻”云南后的“同化”上,倒更合理。或者,专注于鱼笼的编织手艺,也可把它的“古”风说出一二。在当地,念出这些谚语的人个个都是“老禄充”。严格地说,这种现象是鱼急于产卵,扯不到“男欢女爱”的层面。......
2023-08-30
要想使生活绽放光彩,中年人就要掌握自我诊断身体疾病的常识,懂得远离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眼球突出是甲状腺疾病或高度近视或青光眼等疾病的症状。腹部异常的自我诊断中年人如果经常腹痛,可能患有腹部脏器疾病,或胸部、盆腔等器官疾病。如果左下腹疼痛,可能患有痢疾、左肾和左输尿管结石、卵巢疾病。慢性胃炎的自我诊断与预防中年人由于不注意饮食规律,很多人都患有慢性胃炎。......
2023-12-07
禄充的“夫妻树”神话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我意识到,她是不想我继续“探问”她与夫妻树之间的故事。▲禄充夫妻树小曼看了看六哥,端起咖啡慢慢喝了一口,微笑里带着暖意。我打消了和小曼再聊夫妻树的念头。禄充的“夫妻树”在“对接”成“夫妻”之前,必定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摩擦,那一定是皮开肉绽的摩擦。......
2023-08-30
事实上,任何可能削弱鸽子体能的疾病,包括蛔虫、球虫、大肠杆菌等都有可能让鸽子发生气喘的情形。鸽友必须细心观察鸽子的症状,不要急于做出诊断或是莫名惊慌、自相惊扰。有一位鸽友的鸽子普遍拉绿色水便。这些鸽子粪便异常和疾病完全没有关系,也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有经验的鸽友会介绍,这是鸽子惊恐导致的现象,不是病态。对于家禽饲养管理防疫检疫有丰富经验的兽医师,可以对鸽病做出相应的诊断,给出治疗或者防疫指导的。......
2024-01-08
每当想起长征,九个炊事员的形象,总浮现在老红军谢方祠的眼前。上级为了减轻炊事员的压力,明文规定:每人挑的东西不能超过40斤。第四天一早,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走在谢方祠前面,忽然身子一晃,倒了下去,一声不响地牺牲了。连长、指导员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谢方祠没有流泪,他的眼泪早流干了——九个炊事员全牺牲了。谢方祠紧紧抓住那口标志着炊事员业绩的铜锅。......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