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尖山莲台:龙舞朝阳|禅修之旅

尖山莲台:龙舞朝阳|禅修之旅

【摘要】:尖山,仿佛是赵士麟的莲台,助其平步青云。在郭英喜眼中,尖山是抚仙湖边的莲台,登上莲台,他会进入“佛系”,就会像莲花一样在烦恼中出生又从烦恼中开脱。站在尖山顶,脚下的“莲台”并没让郭英喜产生解脱感,相反,脚下那面巨大的石壁给了他另一种提示——他和女友吵架时说过“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面石壁,却真的无芳草。2019年初夏,我从禄充回澄江城区,路过尖山,绕道进了尖山村。

玉笋擎天,是澄江十景之一。说的是抚仙湖西岸的尖山。

尖山、涌拔山、玉笋山、金钟山、帽子山,指的是同一座山。一千个视角看一座山,山自然会有一千种姿态,人自然会有一千种感受,这和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异曲同工。

▲醉美仙湖

尖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玉峰山”。

赵士麟以“玉峰”为号,关于玉峰山,即尖山,赵士麟在很多诗文中都写到过。

赵士麟(1629—1699),字麟伯,号玉峰,云南省澄江人。赵士麟36 岁为官,在任35年,严谨勤职,守正爱民,体下而不逆上,忠君而又惠民,能在上下冲突之间,委蛇迂回;故而仕途上平步青云而无大起大落,在险恶多变的官场中体现出他斡旋有致、运筹周全的治国才能和政治智慧。

相传,在赵士麟10 岁时,赵母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赵士麟拔起尖山当作笔,以抚仙湖的水为墨,凌空挥舞。从此,赵士麟的书法、文章突飞猛进,有如神助,一展凌云豪情。

尖山,仿佛是赵士麟的莲台,助其平步青云。

历史回到现实。

郭英喜,河北人,在昆明工作过一段时间。2015年他和昆明女友争吵导致女友提出分手。他一时难解苦闷,跑到了澄江。那时他很年轻,很穷。他不想失去女友。

到抚仙湖,他只是想吃几顿女友最爱吃的铜锅鱼,找找热恋时的念想。不料,连吃了三天,越发加重了他对女友的思念,于是,他走进尖山村,左拐右绕,想登上尖山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在郭英喜眼中,尖山是抚仙湖边的莲台,登上莲台,他会进入“佛系”,就会像莲花一样在烦恼中出生又从烦恼中开脱。

▲铜锅鱼

“村里人告诉我上山有条小路。可我怎么也找不到那条路。我就胡乱走,反正目标是山顶。走在原生态里感觉不错,融之天融,动之地动。没有什么干预的自然才真叫自然。”

郭英喜会写诗,言谈间常有流露诗意。他说,那是冬天,头天下过小雨,山坡湿滑,脚下险象环生。从尖山村绕向尖山西北侧,他走了半个多小时,仍在山底,他看到了麒麟山北麓,看到了山边的澄川公路,还看到了来自大理的三位玩家。

“他们都是登山爱好者,在山下搭了烧烤架,烤鸡烤肉喝酒,见我有点累,扔给我一罐啤酒。他们年岁比我大些,都是30 多岁。乐观,豁达,成熟。说是先在山下吃饱喝足再慢慢上山,到山头看看斜阳。他们也喊我一起上山,借给我装备,但我没法加入,也不敢从他们攀登的方位上山,那里很陡,我没学过那些装备的使用方法,不会用。人家是全套的,登山服、登山绳、登山锥、登山鞋……我脚上的运动鞋不到两百元,他们的鞋贵得多,是我这双鞋的……十几倍。”

自卑。没别的感觉,就是自卑。我没人家那种生活层次,也没那么多钱。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但我突然有个念头,我按自己的方式登山,也会在山顶和他们会合。”

大理人给郭英喜指明了迂回上山的小路。郭英喜先行一步,说“等下和各位一起看斜阳”。

那天日落前,郭英喜登上了尖山。

他比大理人早到了一个小时,他说,尖山有路,时断时续,也有石阶,沧桑得认不出年岁。快到山顶时他看到了一块巨大石壁,在石壁前停留了好久,他觉得那石壁该好好打磨,该写一首龙飞凤舞的七律,该刻一组神仙或帝王的传说,或者,该画画人间的爱与哀愁。他说,山顶有一道南北方向的山脊,百多米长,你若看它险峻,它便会让你毛骨悚然,西边垂崖千尺,令人胆战心惊。你若看它柔美,它的蜿蜒就像女人被风吹起又慢慢落下的披肩。

他说,东侧的湖面一半蔚蓝一半碧绿,天水一色,看过去能想起爱情。

郭英喜的女友有意到澳大利亚留学,他不情愿,女友也不听劝,情急中两人大吵了一场……站在尖山顶,脚下的“莲台”并没让郭英喜产生解脱感,相反,脚下那面巨大的石壁给了他另一种提示——他和女友吵架时说过“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面石壁,却真的无芳草。

从西边悬崖爬上来的三位大理登山客也在山顶上和郭英喜聊了聊生活和爱情。他们说,找最险的方位登山,登顶了才有能记得住的感觉,才有味道,生活也是如此这般。“你和女朋友又不是不爱了,吵么吵几句,爱情么总会有点波折呢,出点危机,也是瞧瞧你有没有爱的勇气。和登山一样哦,你咋个能说放弃就放弃。”

郭英喜说,那天的斜阳隐在薄云里,山山水水被映出了血色,有恐怖感,也有神秘感。他拿出手机,给女友发了几条信息。山上信号不好,女友迟迟未回复,他等不及,鼓了勇气拨通女友的电话。他说,等待女友接听的十几秒里,脚下的尖山似乎在晃动,远处的湖水似乎有涛声,他有些恍惚,心中念着“怎能惜一溪风月,莫乱脚踏碎琼瑶”。

“那天我道歉了,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我说,我现在在抚仙湖边的尖山上,我想在山顶说‘我爱你’。她一开始只听我说,也不说话,后来告诉我,她不去留学了。”

2016年春季,郭英喜写完了一部私藏本“游记”,其中就有对澄江铜锅鱼的记忆和攀登尖山的描述。他把书稿拿到街边复印店打印、装订,送给了女友。游记的开头引用的是清代赵士麟在《河阳游记》中的感悟:

今玉笋高可千仞,围不过数里,上撑昊天,下维地纪,纤尘不染,波荡不惊,亘万古而常新,历千变而作镇。乃人之一心,本与天地通……

游记的扉页上,郭英喜写了一句话:

我在山顶找回了你。尖山是我的莲台。

多年前我在报馆工作时,曾编发过几篇郭英喜的短文。他的文章总是朗朗上口,充满灵气。

2019年初夏,我从禄充回澄江城区,路过尖山,绕道进了尖山村。当晚,我发微信给远在京城的郭英喜,告诉他我逛了逛尖山。我说,从小村里看山,孤峰并不“孤”,山下富饶安康,原住民依山而居温馨陪伴,是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尖山虽有涌拔之势,却并未超尘,所谓“擎天”“巨笔”“悬云”都是远观之玄虚,在近处看,尖山就像一尊养尊处优的顶天弥勒,在湖畔久坐不起,享受着人间炊烟,享受着鱼米之乡的味道,享受着万物葱郁。

▲抚仙湖春光

郭英喜发了两张2018年在尖山拍的照片,一张是他和老婆在尖山石壁旁的合影,一张是从尖山顶上俯瞰四周的“全景”。他老婆就是那位曾要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女孩,女孩真的没走,真的和他结了婚。两人一起“北漂”,在北方热闹的大城市里相濡以沫。

那张石壁旁的合影是手机加自拍杆拍的,阳光算是主光,但两人脸上分明有很自然的补光效果。我知道,那“补光”来自抚仙湖。

那张360 度全景照如同神的视角,按照片中的景色辨得出方位,禄充、立昌在南,麒麟山在西,广龙、万海在北,再北,是城区,是梁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