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路山地车刹车原理及类型解析

公路山地车刹车原理及类型解析

【摘要】:现在常用的圈式刹车有两种:侧拉式刹车和吊刹。吊刹的工作原理与中拉式刹车类似,但是它的臂杆更短、刚性更强,而且是以固定在前叉或车架后上叉的刹车座为转轴。臂杆更靠近轮圈且有独立的转轴,吊刹有着巨大的机械优势,这就是吊刹常用于双人车和旅行车上的原因,它们比一般自行车要承受更大的载荷。U刹其实就是重型的中拉式刹车,但是臂杆是像吊刹一样固定在车架上的;罗拉刹使用凸轮结构以增强制动力。

现在常用的圈式刹车有两种:侧拉式刹车和吊刹。第三种是中拉式刹车,可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路车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山地车上见到。

侧拉式刹车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和中期很流行,因为当时只有这一种刹车。到了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早期,Universal、Mafac和Weinmann发明了更好用的中拉式刹车,中拉式刹车很快受到欢迎。虽然现在很难在美国见到配备中拉式刹车的新车了,但是中拉式刹车仍在使用。中拉式刹车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中拉式刹车仅需要初次安装和调整,在以后的使用中会自动对中,而侧拉式刹车会向一侧偏,因此总是有一侧摩擦轮圈,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另一方面是当时与侧拉式刹车相比,中拉式刹车在机械结构上的巨大优势,因为中拉式刹车的转轴更靠近轮圈。侧拉式刹车以一颗位于轮胎正上方的固定螺栓作为转轴,相比之下,中拉式刹车在两侧各有一个转轴,减少了刹车块到转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刹车的力度。

这种创新设计使用了比侧拉式刹车更轻巧的杠杆,对于青少年和女性等手小的车手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优势。

虽然中拉式刹车具有一定的机械优势,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却逐渐没落,侧拉式刹车重新得到了车手们的青睐。自从Campagnolo推出Record夹器,新式的侧拉式刹车开始出现在市场上。中拉式刹车的特色现已被整合至新式的侧拉式刹车上,快速释放、微调旋钮以及更加靓丽的外形成为当今的主流。现在甚至已经有了双轴侧拉式刹车,凭借更靠近刹车块的转轴,制动力更强且更容易对中。说实话,这样的设计已经非常完美了,很难说中拉式刹车是否能够东山再起。

吊刹的工作原理与中拉式刹车类似,但是它的臂杆更短、刚性更强,而且是以固定在前叉或车架后上叉的刹车座为转轴。臂杆更靠近轮圈且有独立的转轴,吊刹有着巨大的机械优势,这就是吊刹常用于双人车和旅行车上的原因,它们比一般自行车要承受更大的载荷。同时吊刹也用在很多低端山地车和越野公路车上。用在山地车上是因为常规的刹车不能容纳宽大的轮胎,而用在越野公路车上则是看中了它制动力和排泥性的综合优势。

越野车手常常深入丛林探险,在危险的下坡路段检验自己的技术,普通的刹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两种新式的山地车刹车系统应运而生——U刹和罗拉刹。这两种刹车的制动力都比吊刹要强,连续多年被作为许多山地车的标准配置。U刹其实就是重型的中拉式刹车,但是臂杆是像吊刹一样固定在车架上的;罗拉刹使用凸轮结构以增强制动力。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会像吊刹那样从车架侧边突出来,在小车架上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在摔车时不容易伤到你。因为它们难以调节且维护周期较短,很快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吊刹仍然很好用。自从这两种刹车停产之后,保有量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十分罕见了。

吊刹的不断改进最终诞生了直拉式刹车——因为Shimano的V型刹车广受欢迎,有时也叫作V刹。直拉式刹车更轻,制动力更强。有趣的是,它融合了吊刹和侧拉式刹车的优势。臂杆安装在前叉或车架上的刹车座上,但刹车线却是直接拉动臂杆,而不是像常规吊刹那样拉动一个吊钩,因此提高了效率,简化了调试的过程。与传统吊刹相比,加长的臂杆提高了制动力。由于加长了臂杆,因此要达到同样的制动力,拉动刹把所需的力量就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