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单车维修养护宝典:开口胎拆卸·修理·安装

单车维修养护宝典:开口胎拆卸·修理·安装

【摘要】:把外胎的两侧挤向轮圈中心的槽,以形成一些空隙,然后在外胎边缘下钩住撬胎棒,把外胎从轮圈里拉出来。(用一套质量好的塑料撬胎棒,而且不能有任何可能进一步破坏内胎的锋利边缘。11 尽量避免使用撬胎棒把外胎装回轮圈上。如果用撬胎棒,可能会挤压内胎,甚至有损坏内胎的风险。如果真的有,那么内胎会受到挤压,而且在给内胎充气时,内胎的位置也不正确。

1 无论何时轮胎没气了,并且需要修理,那么一点点距离都不要多骑。推车或者把车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从车上拆下车轮并修补轮胎。

在分开外胎和内胎之前,在气嘴旁边的外胎上做标记,以此在外胎和内胎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或者是一直把外胎标签放在气嘴旁边),这能更容易定位任何可能嵌在外胎上的异物。

2 如果轮胎里还有空气,那就通过压气嘴来放气(首先拧开法嘴的末梢)。从轮圈上与气嘴相对的那一侧开始拆卸外胎,以此降低破坏气嘴的可能性。把外胎的两侧挤向轮圈中心的槽,以形成一些空隙,然后在外胎边缘下钩住撬胎棒,把外胎从轮圈里拉出来。(用一套质量好的塑料撬胎棒,而且不能有任何可能进一步破坏内胎的锋利边缘。)

沿着轮圈移动几英寸,在同侧的胎唇下钩住第二个撬胎棒,然后把外胎从轮圈里拉出来(见左图)。一旦有几英寸直径的外胎翻出在轮圈边缘外,就用手把剩余的外胎从轮圈里拉出。

3 当外胎的整个胎唇都剥离轮圈时,很容易把内胎拆下来修理,在此时没有必要把外胎完全从轮圈上取下,当拆下内胎时只要把外胎推向一边。从轮圈孔里取出内胎气嘴,小心不要损坏它,然后把剩余的内胎从外胎和轮圈里拉出。

向内胎里打进些气,通过听或者感觉泄漏的空气来尝试精确定位被刺穿的洞。如果有可用的水源(用车辙里或道路上的水坑),那么把内胎浸没在水里,观察气泡。当定位了需要修理的小洞,在这一点上给内胎做标记(如果内胎是湿的,首先把它擦干)。

4 把外胎从车轮上拉下来并平放。在外胎上平铺内胎,使两者保持原本在车轮上时同样的关系。将气嘴和你之前在外胎上做的标记对齐,然后检查刺穿孔位置上编织层的内侧和外侧,清除掉任何有问题的杂物。

5 如果不能定位内胎上被刺穿的洞,那么检查气嘴杆。内胎在充气不足的外胎里会移动位置,从而轮圈可能切进气嘴的边缘。如果气嘴破裂了或被割破了,那就需要更换内胎。

6 把内胎平铺在桌上,用维修套件里的砂纸或金属锉刀把刺穿小洞区域摩擦粗糙,用手抹去所有的灰尘。

7 在内胎的粗糙区域覆盖上一层高质量的胶水,胶水覆盖区域要比打算使用的补胎片稍大些,确保没有会妨碍补胎片完全密封的水珠。在内胎上抹完胶水后,使它完全风干(这通常需要5min)。

开口胎的拆卸、修理和重新安装(续)

8 从维修套件里取出补胎片,选择能覆盖被刺穿洞尺寸的补胎片,而且能很好地接触破洞周围的区域。撕下补胎片上粘贴面的金属箔,并在内胎上相应的位置上固定住补胎片。

9 确保密封得很好,用力往下压,挤出所有的气泡,给内胎充入足够的气,使它形成一定形状。

把外胎的一边胎唇装回轮圈上,先不管另一边胎唇,而且在更换内胎时,大多数的外胎是悬挂在轮圈上的。暂时把气嘴孔附近外胎上的第二边胎唇往后拉,并要露出气嘴孔。

10 把内胎的气嘴杆穿过气嘴洞,然后把第二边胎唇压缩的部分拉回来并覆盖住内胎。从气嘴的区域开始,沿着轮圈把内胎塞进外胎里。

一旦内胎已经就位,那就在把第二边胎唇装回轮圈上时放出内胎里的气。当最先的几英寸胎唇就位后,把气嘴推进外胎里,确保气嘴周围没有任何部分被夹在胎唇下,然后继续沿着轮圈扒回胎唇。

11 尽量避免使用撬胎棒把外胎装回轮圈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只用手就可以完成。如果用撬胎棒,可能会挤压内胎,甚至有损坏内胎的风险。为了获得安装最后一段胎唇所需的松弛度,要环绕外胎一周把胎唇两侧挤压到轮圈的中间槽。

当进行到安装外胎的最后一小部分时,可能会发现把它扒进轮圈里显得非常困难。

12 确保你已经获得所有可用的松弛空间,然后用双手抓住外胎,利用手腕有力地扭转试着把最难弄的那一部分胎唇扒进轮圈边缘里。如果这种方法不太实用,那就用大拇指或者手掌根部把胎唇一点一点地推进轮圈里。

13 外胎已经装进轮圈后,要把气嘴往轮胎里推,再向下拉回,确保内胎上气嘴周围坚硬的部分没有被夹在外胎胎唇下。然后检查轮圈两侧,看是否有其他地方的内胎被压在胎唇下。如果真的有,那么内胎会受到挤压,而且在给内胎充气时,内胎的位置也不正确(用撬胎棒把内胎捅进外胎里)。如果一切看起来都没问题了,那么往内胎里充进20~30磅的气压。如果气嘴杆依然是笔直的,而且外胎位置正常,那么继续充气,直到到达官方建议的气压(通常印在外胎标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