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武术的特征、分类及作用

中国传统武术的特征、分类及作用

【摘要】:(一)传统武术的特征武术起源于人类生存和自卫的需要,武术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技击性。[32]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至今,内容极为丰富,流派之多不胜枚举。[33](三)中国传统武术的作用中国传统武术的作用主要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强身健体。传统医药武术对患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对健康者来说,也是一种极好的强身健体锻炼项目。

(一)传统武术的特征

武术起源于人类生存和自卫的需要,武术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技击性。武术技击方法的实现要求习练者拥有强健的体魄,各武术拳种也都普遍强调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健康体魄的养成,所以武术的另一个特点是与传统的保健养生文化发生了共融与共参,既能养生,又能治病。[30]比如,武术动作具有的健身康体作用得到了保健养生领域的密切关注与广泛应用,武术也积极地引进、吸纳一些保健养生领域的功法与技能,丰富自身的技理体系。武术界一向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这句格言生动地说明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的养生理论不仅构成了武术体系的技理基础,而且对于武术的历史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武医不分,不少武术家既精武术,又通中医,尤其是在跌打损伤与按摩治病方面,一些武术家往往还能自成体系。相应地,也有不少中医大家兼习武技,武医皆能。

(二)传统武术的分类与流派

一般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武术分类方法,主要有地域分类法、内外家分类法、姓氏分类法,以及技术特点分类法等几种。[31]传统的按地域分类之法,最为典型的则是以长江为界,人们习惯上通常把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架势较小、动作紧凑、拳势刚烈的拳术俗称为南派武术;把长江以北地区流行的相对架势较大、动作舒展、腿法丰富的拳术俗称为北派。也有按名山大川进行分类的,如按名山分类,将武术划分为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派,按大川分类,又可将武术分为黄河流域武术、长江流域武术及珠江流域武术等。

内外家分类法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一些武术家创造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势借力的拳法,而自称“内家”。他们认为少林拳法存在“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的不足,而将少林拳称为“外家”。这一分类方法沿用到今天,一些人士仍习惯于把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为代表的武术拳种称为内家拳法,而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动作刚健有力,窜跳闪躲灵便的通背拳、六合拳、八极拳等通称为外家拳法。

姓氏分类法在各门各派的武术中均有存在,如太极拳就有陈、杨、吴、武、孙、和等氏(式)。而上文提到的主流传统拳种名称,如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些拳种不同技术特点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如分别称为少林门、太极门、八卦门等,各门类都包含有本门类的拳术、器械以及练功方法、攻防技术等。[32]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至今,内容极为丰富,流派之多不胜枚举。如果抛开门派分类,按照中国武术研究院所编的《武术之光》的分法,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如腿功、腰功、肩功、椿功和各种单势练习,它们既是套路运动和对抗运动的基础,又可长期单独练习。第二类是套路运动,这是目前武术的主要内容。套路运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把许多动作编成套来练习。套路运动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拳术,包括长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臂拳、劈挂拳、戳脚、翻子拳、象形拳、地躺拳等百余种;器械,包括短器械,如刀、剑等,长器械,如棍、枪等,双器械,如双刀、双剑等,软器械,如九节鞭、三节棍等;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对练,如对拳、对擒拿、单刀对枪、空手夺刀等;集体项目,即各种六人或六人以上的徒手或持器械的集体演练,如集体基本功、集体剑、集体鞭等。第三类是对抗项目。对抗项目是两人互为对手,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武术中的攻防方法进行实战性的搏斗运动,如散手、推手、短兵、长兵等。[33]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作用

中国传统武术的作用主要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强身健体。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是联络五脏六腑的生理结构。经络有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等重要的生理作用。传统医药武术在疏通经络时,一是通过肢体的活动,并配合意念循经络运行来进化;二是直接沿经络的意识导引或按摩拍打来实现。气血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精微营养物质。气具有推动、温照、防御、固摄和气化等作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等作用。传统医药武术对患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对健康者来说,也是一种极好的强身健体锻炼项目。

【知识卡片】13-6 武术流派的传承规则

思考与探究

1.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与西方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差异?

2.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对今天的潮流文化有哪些影响?

3.中国传统的医药武术文化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拓展阅读

1.《中国饮食文化史》,马健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礼制与风俗》,叶国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中国民俗风情丛书·岁时节日》,袁学骏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注释】

[1]海上.中国人的岁时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5:2-3.

[2]袁学骏.中国民俗风情丛书·岁时节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5.

[3]余耀东.二十四节气[M].合肥:黄山书社,2012:1-2.

[4]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41.

[5]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41.

[6]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50.

[7]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8-249.

[8]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0.

[9]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57.

[10]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1-257.

[11]申士嚾,傅美琳.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627-628.

[12]申士嚾,傅美琳.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639-641.

[13]申士嚾,傅美琳.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673-676.

[14]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M].3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94-96.

[15]《论语·宪问》。

[16]诸葛铠.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01-102.

[17]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

[18]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9.

[19]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3-4.

[20]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9.

[21]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0-12.

[22]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0-34.

[23]杜莉,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44-50.

[24]马健鹰.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4-127.

[25]杜莉,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64-71.

[26]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0-24.

[27]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37-38.

[28]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41-42.

[29]董俊峰,沈乐敏,姚佩芝.中国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2-183.

[30]申国卿,邓方华.中国武术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2-16.

[31]申国卿,邓方华.中国武术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52-53.

[32]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

[33]刘峻骧.中国武术[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