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古代建筑既属于科技上的重要成就,也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性。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浩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也是世界古代建筑群体的精品。故宫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殿堂,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位于苏州城东北隅,占地5.2公顷,与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小沧浪”的北面架设一道略呈拱形的风雨桥“小......
2023-08-30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四种发明,具体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四大发明”这一提法最早始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后被中国的历史学家所接受和继承,并延传至今。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四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造纸术
自有文字以来,人们以不同的东西作为书写材料,但没有比纸更方便和实惠的了。我国的造纸术起源很早。根据地下发掘可知,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其原料主要是大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公元2世纪,东汉的宦官蔡伦革新了造纸术。在原料上,采用比较经济的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在工艺上,可能已用石灰对原料进行碱性烹煮,从而改善了纸的质量。这种被称为“蔡侯纸”的新产品,因其质地好、成本低,被很快地推广开来。[13]到了公元3世纪,纸张已为人们普遍使用,完全取代了简、帛的地位,成为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从公元6世纪开始,中国造纸术相继传入朝鲜、越南、印度和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而且许多中国工匠赴该地区亲自操作并传授造纸技艺。到了大约12世纪,造纸术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相继设厂造纸。16世纪,中国造纸术传遍欧亚大陆并传入美洲,取代了当地传统的羊皮纸。到了近代,中国造纸术传遍五大洲,为整个人类科学、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指南针
图12-19 指南鱼
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黄帝战蚩尤的时代,就出现了指南车,黄帝凭借它在大雾中辨别方向。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所谓“司南”。司南是磨制成汤勺形状的天然磁石,将其放在平滑的“地盘”(用铜和涂漆木料制成)上,静止时勺柄恒指南。司南也曾作罗盘或罗盘针。北宋时代则发明了人工磁石,人们用它制成指南鱼(图12-19),让“鱼”浮在水面自由转动,静止时鱼头便指向正南。后来人们将鱼片改成细小的磁针,真正的指南针便诞生了。[1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用人造磁钢制作指南针的技术过程,并列出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和缕悬法等四种装置指南针的方法。中国的指南针大约在11世纪中叶用于航海,北宋末年朱彧在《萍州可谈》卷二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由于指南针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船只能够在茫茫大海上进行全天候航行,从而对宋元明时期中国航海事业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以后这项伟大发明相继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又对世界范围内近现代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奠基作用。
(三)火药
火药的发明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炼丹家的炼丹实验。唐代的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要诀》中最早记录了黑色火药的配方,即把硫磺、硝石粉末放进锅里,加入点火的皂角子就会起焰生火。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最早使用“火药”一词,并记述了三种复杂的火药配方和各种火药武器。火药的主要用途是制成火器应用到军事方面。我国在唐代就开始出现火药武器。宋代以后,人们相继发明了“火枪”、“飞火枪”“突火枪”(图12-20)、“火炮”等火药武器。[15]明代还出现了“飞弹”和“两级火箭”之类较复杂的东西。我国的火药以及制造使用技术在南宋时由商人外传,14世纪传到欧洲,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强有力的武器。
图12-20 南宋突火枪
(四)印刷术
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古代中国人的又一伟大发明。最初的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碑拓的基础上产生的。到了隋唐时期,人们把反手字雕刻在木板上,用刷子把墨汁刷在凸起的字上,敷上纸张即印出文字,然后将之汇集成册。这种雕版印刷在当时已流通较广。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印刷品(图12-21)。逮至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他用胶泥刻单字,然后烧硬作活字,再按照需要把活字排在铁框板上进行印刷,这便是排版印刷的开始。以后,又有人用锡、铜等金属制成活字。中国印刷术最先传入朝鲜,8世纪又传到日本。后来,又经欧亚大陆北部传入欧洲。雕版与活字印刷在欧洲的流行,逐渐改变了当地文化落后的状况,把学术、教育从宗教贵族手中解放出来,使之在平民百姓中得到普及,从而为当时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反封建斗争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图12-21 唐印版《金刚经》
总而言之,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对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文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政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文章
[16]中国古代建筑既属于科技上的重要成就,也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性。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浩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也是世界古代建筑群体的精品。故宫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殿堂,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位于苏州城东北隅,占地5.2公顷,与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小沧浪”的北面架设一道略呈拱形的风雨桥“小......
2023-08-30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多方面的,其门类涉及天文、医学、农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其中中国传统的科学门类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农学、医学、天文学以及数学四大学科。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统农学著作[7],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因而,有国外学者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23-08-30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引起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重视,对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0](一)中国书体演变及代表作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作为艺术还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和文化特征。......
2023-08-30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音乐的时间上限可以追溯到迄今发现的九千年前的贾湖骨笛,下限至清王朝灭亡的1911年,音乐文化的空间遍及亚洲东方古代中国广阔的疆域。唐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它集中代表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将中国的宫廷音乐推向了顶峰。社会矛盾的激烈,还促进了戏曲艺术及其音乐的发展成熟,杂剧和南戏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2023-08-30
中国传统雕塑主要分为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当然,这些原则并不是为中国传统雕塑所独有,但只有中国将这些精神贯穿在几千年的雕塑作品里而成为它的显著特色。因此,中国传统雕塑可以看成是线条、体积的一种奇妙混合。措意同画,指中国传统雕塑泥塑、彩绘的雕塑技艺。[8]最能代表中国传统雕塑成就,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明器雕塑、陵墓雕塑和佛教造像。......
2023-08-30
传统绘画是中国艺术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中国社会同步成长,在中国社会深厚而博大的胸怀中熔冶成具有独特传统风格的瑰宝。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以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追求,成为东方绘画的杰出代表。中国传统绘画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就其题材内容上看,形成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元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中一个主要的转折点,从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中最大的画科,其艺术成就超过其他画科。......
2023-08-30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大体可以分为宫殿、陵墓、宗教、园林四大建筑类型。以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精品之一的北京故宫为例,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浩大的古代宫殿建筑。寺原是侍奉皇帝近臣的官署,佛教初入中国时其建筑多由官署改建而成,故称为寺。......
2023-08-30
远古时期之后的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真正的诞生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技术上的成就首推铸铁技术的出现和铁制工具的使用。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已形成自己成熟而独特的体系和研究风格。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精神比较自由,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特殊时期。......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