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价值引领,贯彻全员育人。学校二十年来,一直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德精艺、崇实尚美”的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体现民办艺术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2023-08-26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共生性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往往存在同根同源的内容,这就是艺术的共生性。首先,一切艺术都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生发,文化的递变映现在一切艺术形式中。而各种艺术形式表层结构的千变万化、百花争艳又构成某一时期特定的文化景象,成为文化精神实质的感性载体和直接表达,艺术与诸文化因素相互渗透、影响,构成了连锁反应。比如,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从文史哲综合性学术中分化出来,促进了文体美学的发展,文学独立门户,向纯文学发展迈进了一大步;而这时期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及永明体、宫体诗、骈文的出现和繁荣都鲜明地强调了文学的形式美,而消解了自汉而来的文学道德功能,使文学卸下了过于沉重的载道负累,文学由经学的附庸渐渐向“以气质为体”“以气为主”并最终“以情纬文”的路线转化,向着更纯、更独立的艺术审美方向前进。文学艺术的这些特点也恰巧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的特点相通,这一时期的各种表演性舞蹈的风格和审美特征大多是富于抒情性的,舞姿轻盈柔曼,情调缠绵婉转。两种艺术形式都从道德美向艺术美转化,都更注重其自身的独立性,即注重其艺术形式美而淡化其实用功能。[18]
其次,传统艺术的共生性,还表现在塑造完整人格的过程中都能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中国古代众多的艺术形式,都被赋予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格魅力的功能,呈现出独特的文人审美倾向。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艺术教育,重视艺术教育对提高情商和智商所发挥的双重作用。在唤醒人的积极因素方面,艺术具有共同性,承担着人的自身解放和发展,共生于人的全面塑造。
再次,传统艺术的共生性还表现在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的贯通圆融中。中国古代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书画同源”说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史实的同源;二是两者均为线条艺术,有其共同特征。首先,从文化源头来看,中国的字、书、画本自同根,它们均根植于原始文化的土壤之中。汉字是由象形发展而来,而象形就是对客体的描绘。书写者在书写象形汉字时,常常带着情感化和艺术化的倾向,便进入了“书”的境界;与此同时,绘画也源自对自然的描摹,与象形汉字是同出一源的。因此说,书画同根而生,难分你我。其次,书画都是线条艺术,其工具也都是笔墨纸砚,在表现技法上又相互融通,极具共性特征。清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年过二十才学画,但由于他深厚的书法、篆刻功夫,不仅画中有书法,且书中有刀法,其画中书法、篆刻、绘画融会一体,画风苍劲挺健,自成一体,并因此而成就斐然,名扬四海。
(二)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性
艺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审美性。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激发出人趋善的能量。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这也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西方古代艺术发展中,主要强调艺术是人对自然客体的模仿,因而艺术审美的本质就是“摹写”“移情”,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天人、物我分离的艺术审美观。但中国传统艺术从《易经》开始就讲究一种包举天、地、人三才于一体的审美理念,因而中国传统艺术从整体上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比如,中国古代知名画家大多重视游山玩水,而游山玩水的目的是充实自己的心性,以期感悟自然之神气,为更好地在作品中表现山水之精神或变化之道打下基础。因此,在古代艺术家那里,继师法自然之后,艺术创作更重要的一步是必须进入神与物游阶段。此处之“游”是指创作主体的精神、心理活动,具有丰富的想象意义和主观创造功能。这时,创作主体乘兴而捕捉相应的客体物象,在内心世界浮想运思,发现新的审美意象。在此,艺术家在心师造化所积累的各种素材均联翩而至,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并最终在艺术作品中达到天人与物我的融合之境。[19]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实性
现实性是艺术作品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它首先表现为题材的真实性,即艺术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生活。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艺术作品往往记录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艺术创作题材大多来源于现实,而艺术作品本身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比如,传统中国画讲究师法自然,其含义之一就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自魏晋之始,直到元代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之前,现实主义是传统中国画的主流艺术形态,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现实主义作品。比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韩滉的《五牛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捣练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所有这些作品,其创作素材都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采集,画面所讲的故事都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记录。这些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皆具鲜明的现实主义性质,所以成为中国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而流传下来。特别是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画,其内容题材丰富广泛,包括了市街、城郭、游艺、货郎、耕织、村牧、村学、村医、童戏等诸多现实生活内容,而且许多作品是对当时下层平民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更加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20]
(四)中国传统艺术的高风劲骨
中国传统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还有一点极其鲜明的特征是其对“风骨”的追求。“风骨”理论来自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约465—520)的《文心雕龙》一书,它既指艺术作品(特别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也指艺术家所具备的刚正端直的品格。“风骨”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精髓。
首先,“风”与“骨”一动一静,动静相宜。中国传统艺术中“风骨”的动与静,在历史悠久的书法与绘画中最为突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与画都通于舞,其结构、气势乃至力透纸背的效果,都是“风”与“骨”作用的结果,也都是动与静配合的效果。“风”给人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动态审美感受,而“骨”则给人以一种沉稳凝练的静态审美感受。“风”与“骨”动静相宜,方能创造出独特的美的境界。再以中国雕塑为例,汉代的青铜雕塑“马踏飞燕”,正是用异乎寻常的“静”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动”。这种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在其他中国传统艺术中也俯拾皆是。比如音乐的延续与停顿,舞蹈的飞扬与沉寂,戏剧的武打与亮相,无一不体现出动与静的关系。其实动与静总是相宜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暴中会有屹立的山,春色里会有呼吸的鸢,自然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动和绝对的静。
其次,“风”与“骨”一虚一实,虚实相生。无论是中国的书法、绘画、雕塑,还是音乐、舞蹈、戏剧,都极其重视空白。其实空白并非真无物,空白乃自然之风、生命之气流动之处。风气在虚处,表现的是神韵;骨力在实处,表现的是思理。诗与画都可以虚实相生,以烟霞写日月,以草木写春秋,在有与无之间显现风骨,从有限中看出无限来。如唐朝诗人岑参(715—770)描写的雪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再如中国传统戏曲,其表演“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就是虚实相生的最好表现,而以鞭代马、以桨代船更是以虚代实。虚拟性的表演使中国戏曲舞台上逐渐形成了演员注重身段动作的美,而并不在意模仿的真实性特征,观众更多的是对表演程式的欣赏,并不去刻意对演员的表演求真求实,真实自然在观众心中了。
再次,“风”与“骨”一柔一刚,柔刚相济。“风”有声而无形,柔婉百转;“骨”有形而无声,刚劲强健。“风骨”的刚与柔在中国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书法的用笔最能表现出刚与柔的对立和统一。笔锋未着纸时,刚与柔者或不存在;笔锋一着纸,则刚与柔共生,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章法上的欹正,布局上的黑白,行气上的擒纵,结体上的险稳……无一不是柔刚相济的结果。东晋王献之(344—386)的字被评为“既雄且媚”。“雄”是刚,如山石嶙峋,岿然不动;“媚”是柔,如水波潺潺,温婉动人。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洛神赋》等都是柔刚相济的传世之作。再如,唐代舞蹈便有健舞与软舞之分。健舞节奏明快,动作力度大,表现出一种矫捷雄健的风格;软舞节奏舒缓,动作轻柔,表现出一种优美柔婉的风格。健舞与软舞一刚一柔,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刚柔相济地展示出唐代舞蹈的风貌。[21]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文章
二是坚持价值引领,贯彻全员育人。学校二十年来,一直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德精艺、崇实尚美”的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体现民办艺术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2023-08-26
一直到公元1644年,中国都属于明代的统治时期。明代的复古让中国的世界化受到了阻碍。想要寻找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蒙古时代的混乱,造成了中国的心力交瘁。明代的绘画在艺术水平上,其实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不可否认的是,明代艺术品的典雅特色是对过去作品的一种效仿,它所特有的清秀俊丽,有时也会显得稍微有些脆弱或者淡漠,但因为技巧上的完美给予了补偿,整体也还是十分动人的。......
2023-07-03
表演单鼓时不仅有歌唱,还要结合舞蹈,并配有一定样式的服装和道具,所以单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在单鼓舞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也不曾有摄影机记录下单鼓舞表演的画面。册子印刷于1981年,收录了邢德春、高万禄等6位单鼓老艺人的唱词。“不能让单鼓不明不白地失传”是我心中一直坚守的信念。......
2023-11-16
黔东南的传统民居,不论是苗族还是侗族,一般都是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吊脚楼是苗族和侗族最为常见的民居。这里山形复杂,地势不平,苗族和侗族人民就依靠山势,智慧地创造出了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堂屋左右两边的房间一般是老人或年轻夫妇居住,男性未婚青年住老人房间后面的屋子,女性未婚青年一般住偏厦二楼。图11.1全架空式吊脚楼图11.2半架空式吊脚楼......
2023-07-05
东北民歌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至今依然传唱不衰,除了音乐不断地吸收外来的音乐之外,其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衬词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候,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
2023-11-16
巴人的生死观与汉人是不同的。人们以歌当哭,以乐志哀,以舞寄情,形成哀而不悲,丧而不痛的氛围。所谓喜丧就是丧事当作喜事办,而且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叫闹丧。假如亡者父母尚在,除非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闹丧的。闹丧,主要包含打丧鼓、跳丧舞和绕棺三个部分。丧事喜办,也正体现了巴人对待死亡朴素的辩证观念。......
2023-11-07
今天所讲的是关于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内容,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但这个内容跟每个人的专业和日常生活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福”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因而对于“福”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认识。“福”这个字人人都会写,但是这个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祭祀有着很深厚的渊源,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文字当中寻找到“福”文化的源头。......
2023-09-18
从这些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其代表作有《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和《毛公鼎》,它们被并称为“金文四宝”,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石鼓文与金文有较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动感。......
2024-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