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艺术发展概述

中国传统艺术发展概述

【摘要】:商、周二代的青铜器艺术成为上古艺术的灿烂文化标志,而甲骨文和金文也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陶瓷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支柱,不可或缺,无处不在,反映和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实用需要和审美情趣。精美的商代白陶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两种审美思想的融合,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艺术性格和文化心理形成的基础。

(一)原始社会艺术(约60万年前—4000年前)

中华民族的原始艺术是先民审美活动的产物。远古的原始社会,包括从元谋人算起的25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和大致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据考古资料和先秦典籍得知,远古先民的明显带有审美性质的意识活动,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比如,我国曾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发现岩画和磴口格尔敖包沟发现鸵鸟刻绘,据专家测定,它们的年代也在一万年以前。中华民族先民的审美活动孕育了艺术,中华民族的艺术史也从这时开始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递出中华先民的图腾崇拜。这种图腾崇拜可以在各大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工艺品中找到。以绘画艺术为例,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绘画,绝大部分是作为彩陶纹饰画而出现的,这些饰画或者是鱼、蛙之类的图腾,或者是可爱的孩童,或者是抽象化的几何图形的纹饰,或者是表意的符文。除绘画艺术外,远古时代的歌谣、音乐、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些艺术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3]

(二)奴隶社会的艺术(前2070—前771)

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入夏、商、周三代,已由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夏禹“传子不传贤”,使氏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奴隶制统治秩序逐渐形成,氏族成员分化为贵族、平民和奴隶,社会生产也有了较细的分工。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以传说中的夏铸九鼎,揭开了具有浓厚宗教神权色彩的巫史文化的帷幕。巫术礼仪变成为奴隶主的宗教祭祀,原始乐舞也变化为奴隶主享乐的宴乐祭祀乐舞,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艺术因素强烈的文化活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类文化活动从自娱的性质过渡到表演艺术的性质,特别是巫术活动中的宗教祭祀乐舞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商、周二代的青铜器艺术成为上古艺术的灿烂文化标志,而甲骨文金文也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

陶瓷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支柱,不可或缺,无处不在,反映和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实用需要和审美情趣。古代陶瓷的形状和纹饰有时为金属工艺所模仿,偶尔也会借鉴金属工艺。商代最质朴的陶器是装饰绳纹、刻划纹,或者用压印的方法形成不断重复的方格或卷云纹的灰陶。卷云纹开创了后世雷纹的先河。陶器纹饰有时也包括铜器上常见的动物形纹饰的简化形式。在未干的陶胎上压印或刻划几何形纹饰的陶器在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所发现。精美的商代白陶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太过精美,以至于有人误认为它是瓷器。实际上,它是由从西北沙漠吹到华北平原上的细腻的黄土通过陶轮加工,以1000℃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非常脆弱的器物。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白陶纹饰与青铜纹饰的高度相似性。[4]

【知识卡片】11-1 玉器概述

(三)封建社会早期的艺术:理性与浪漫的交融(前770—22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变革,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活跃与开拓,诸子百家蜂起,思想争鸣,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先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随着西周王朝的衰落而“礼崩乐坏”,王朝文化散落诸侯各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的音乐舞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和面貌。北方以孔子为代表,崇尚理性精神;南方以屈原为代表,发扬浪漫精神。这两种审美思想的融合,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艺术性格和文化心理形成的基础。同时,金文传统的大篆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民间孕育了古隶书体;楚地出土的文物表明,绘画艺术更多地体现了地域风格和幻想色彩。各种艺术文化竞放异彩,形成了绚丽灿烂的新景象。

当艺术进入秦汉时期,好比长河流入了大转折处,标志着艺术的新时期的到来。辉煌的中古艺术由这里发端,各艺术门类逐渐步入按各自的艺术规律发展的轨道,预示着门类艺术将通向辉煌的顶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约400年的东周列国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在集权政治专制的同时,在文化上也实行了专制统治,然而先秦文化艺术的影响力仍渗透在秦文化之中。到了西汉王朝,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期,政治上的开明,使文化艺术得到了自由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汉初统治者潇洒大度,又喜好南楚故地的乡土文化,尽管在政治经济上“汉承秦制”,但在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方面,鲜明地继承了先秦的艺术传统,并继楚文化浪漫主义后有新的发展。汉代的文化艺术在主题性格方面,极有魄力地表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政治上的宽容以及艺术精神上的洒脱,又经中西文化的大交流和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处处表现出一种气势和古拙的风格,散发着两汉艺术大气而浪漫的精神。

(四)飘逸超然的魏晋南北朝艺术(220—581)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是由统一走向分裂的过程。东汉末年的战乱,形成魏蜀吴三国鼎峙,及至晋武帝司马炎重新统一了中国,但西晋只维持了39年的小康局面。北方少数民族兴起,问鼎中原,“十六国”连年混乱,哀鸿遍野,于是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公元5世纪初,北方由北魏拓跋氏统一,后为东魏、西魏、北周、北齐所更替;南方东晋发生相继篡位,即为宋、齐、梁、陈,与北方对峙,历史上称为南北朝时期。时局的动荡,带来经济的衰退。

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继先秦之后的第二次社会形态变异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异乎寻常的变化。两汉的经学思想和谶纬经术被冲溃,代之而起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新的观念体系,思想活跃,清谈成风,而且对人自身的命运普遍产生了一种忧患意识。人们感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对人生、生命表现了特别的留恋。于是有些人外表放浪形骸,饮酒享乐,潇洒超然,处于一种自得自适的状态,但在精神、品性、才情方面,却又深刻地表现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极力追求,寄情于文学、艺术,以求脱俗超然的精神风貌。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

当时,印度的佛教传入对备尝战祸苦难的人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全国普遍建有佛寺,北魏和南梁还先后将它作为国教。在思想界一度出现儒、道、佛信仰混乱的状态,但在知识阶层乃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老庄思想为主导,并在美学思想上提出“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将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一时期,由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艺术思想的提升,无论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戏剧艺术也开始萌芽。

(五)辉煌多元的隋唐艺术(581—907)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在政治、经济方面都作了重要的改革。随着新皇朝统治的巩固,文化艺术也相应得到了发展。隋统治者为了宫廷宴饮欢娱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中央音乐制度,燕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统治者接受了北朝的音乐文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进一步与汉民族文化结合,同时开始重视绘画、书法艺术的收藏活动。然而,隋统治者由于政治上腐败,生活上腐化,仅37年就被起义的农民军所推翻,但其在文化艺术上所建立的制度,为唐代艺术的空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辉煌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鉴于前朝的覆灭,施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社会秩序也因此而趋向稳定,开创了“贞观之治”(627—649)与“开元盛世”(713—756)的繁荣局面,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都对文化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也重视其发展,他们在继承隋朝音乐制度的基础上,又促进燕乐歌舞的进一步发展。燕乐歌舞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来乐舞艺术之大成,呈现出繁荣的新面貌。唐代重视人才的开发,削弱和冲垮了南北朝那种人身依附关系和门阀士族制度,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得到了上升和扩大,使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开疆拓土的同时,南北文化交流又出现了一次大融合,“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以及文化艺术,在空前的大融合中,出现了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唐代的文化艺术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状态,艺术的种类不断丰富和拓展,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得以抒发和彰显,唐代的艺术创作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各领风骚的风范。在审美的风尚和艺术趣味上,唐代艺术充满了对现实人世的关切和热爱,体现出对世俗美的追求,现实人世的生活及情感,也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中。

(六)雅俗分流的五代宋金艺术(907—1279)

唐朝后的五代,虽然只有50多年但承上启下,各艺术门类在继承中发生了风格渐变的趋势。“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主要是由藩镇之间的兼并战争造成的,争夺的地区主要在中原一带,而南方则较少战事,局势也较稳定,经济也比较发达。所以,北方的一些贵族、商人、士大夫纷纷迁往江南或西蜀,因此南唐、吴越和西蜀不仅保存了唐文化的传统,还获得一定的发展,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相当活跃,书画艺术也出现了新的风格流派。

公元10世纪中叶后,宋代统一全国,结束了割据的局面。宋初的统治阶级对农业手工业采取了新的政策和措施,使经济恢复到唐代的原有水平,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城市的商业、对外贸易也相当兴旺。到了南宋,南方经济和文化较北宋时期获得更大的发展,使中国艺术以繁荣发达的姿态和新的审美追求开启近古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一直复杂而又尖锐地存在着,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发生频繁的战争,但在议和与战争的间息时期,各民族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尤其在南宋与金对峙时期,金吸收了汉族的封建文化,创造了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民族文化艺术。汉民族的文化艺术表现出继五代以来渐开新风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人的书画艺术讲究意趣和个性,有浓烈的书卷气,变汉唐以来的雄浑气度而为秀媚、适意之风韵。这一时期的书画创作追求文人气质的诗意之美,并在艺术上达到了极致。与之相对应,音乐、舞蹈艺术则在民族、民间艺术方面发展,城市的市民文艺日趋繁荣。宫廷乐舞虽承袭唐制,但主要继承来自民间和少数民族的健舞、软舞,也有很大的改革和发展。自汉唐以来的表演性伎艺,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至北宋末已基本形成早期戏剧的两种形态——宋杂剧(金院本与宋杂剧同类)和南戏,具有浓厚的市民意识和民间色彩。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与生活更为贴切,更多地表现为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和追求世俗的审美趋向,长远地影响着整个近古时期的艺术风貌。

(七)文人意识强烈的元代艺术(1279—1368)

13世纪初,塞北的蒙古族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逐渐强盛起来。公元1279年,忽必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宋金南北分裂的局面。在元朝统治的百余年时间里,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曾一度陷于衰敝状态,艺术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书画艺术方面的成就不容低估,戏剧艺术方面则出现了辉煌的元杂剧和繁荣发展的元南戏。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比以前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尖锐。元统治者将人分成四个阶层看待,社会上又有“九儒”“十丐”的说法,南方的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南宋遗民”入元不仕,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但是,在文化形态上却仍然表现为汉民族的文化形态,且呈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状态。元朝立国之际,在悠久博大的汉文化影响下,已逐步汉化,蒙古族和色目人的学者也用汉文著书立说,学习汉民族的书画艺术。而在当时兴起的杂剧艺术中也吸收了不少蒙古族和色目人的音乐和语言,在这种文化相互融化和转化的背景下,艺术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元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歧视政策,又停止了近80年的科举制度,即使在后期曾恢复科举取士,仍对“汉人”和“南人”极为苛刻,因此,文人大多寄情于翰墨山水,“青山正补墙头缺”,不少有才华的文人从事于戏剧的创作。元代绘画在宋文人画思潮的影响下,又兴复古思幽之风,注重笔墨情致,从中寄寓着强烈的文人意识;在戏剧创作中,则强烈地表现着文人心中的郁积和对现实的不满。一种受时代压抑的文人意识,包括情感、思想、意趣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借艺术创作若显若晦地表现出来,形成一代艺术的基本性格。

(八)审美艺术大变迁的明代艺术(1368—1644)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汇集各地义军的力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在南京即位称帝,直到公元1644年明亡,立国276年。明初,由于政府釆取了积极的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发展了城乡经济,加强了对南洋、中亚、日本、朝鲜的睦邻友好关系。浩荡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在谋求国家关系的同时,又促进了文化交流。明中期而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趋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受到冲击,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剧烈变革的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传统与反传统的尖锐思想斗争,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在激进的文人中间迅速传播,在文化艺术领域引起了审美意识的大变迁,提倡个性心灵的解放,反对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一股强大的不断变革的浪漫文艺思潮。这股思潮与建筑在世俗生活写实基础上的市民文艺相汇合,造成了明代艺术在继承宋元传统过程中重在演变,力创新风的发展趋势。山水画流派纷繁,各成体系,抒写画家的主观世界;花鸟画工笔院体与浪漫写意齐头并进,且以抒发心灵的写意为主流;戏剧艺术的变化更为巨大,扎根于民间的南戏“四大声腔”迅速发展,哺育了“传奇”新剧种,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千古绝唱《牡丹亭》;民间的时调小曲以出于“本心”的自然率直风格,表达了冲破封建礼俗、争取自由解放的人性价值与意义。在明末“西学”渐来的骀荡春风推动下,近代文艺的新气息开始酝酿。

(九)从封建末世的复古中走出清代艺术(1644—191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1年,历时268年。清政府在立国之初,曾以全部力量把封建秩序稳定下来。清初的几代君主以强制性的政策,巩固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扶持儒家正统理论,把明代中后期萌发的资本主义因素全面地压制下去。由于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异常激烈,清政府对民主性和反封建思想采取禁绝的政策,既全面接受汉民族文化,又对汉族知识分子严加控制。于是,从社会文化氛围、心理观念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反映出封建末世特有的文化形态。与明代那股寻求思想解放的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这在受政府控制的在朝士大夫文艺中尤为明显。然而在野的士大夫文艺,除了那些被迫消极避世、怀有颓唐的感伤情绪外,剩余的可以被归纳为从复古中走出的两股潮流。一部分文士采取隐晦的手法,在批判冷酷的现实中反映了进步的思想和要求,同时在艺术思想上以反传统的形式从复古主义的思潮中走出来,创造出一种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思想印记的——既有感伤情绪又有批判精神的文化艺术;另一部分则以强烈的个性色彩,独特的审美方式,表现出与社会现实的不协调,与兴旺发达的民间艺术的潮流汇合,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受到新思潮的冲击,锐意求进,探求一种新颖的审美形式。这标志着古典艺术的终结,近代艺术的发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