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和奠基

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和奠基

【摘要】:(一)教育的起源说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但那时的学官所管理的只是简单的有关生产和生活的教育活动。有关教育起源的说法不一,没有公认的最终结论,被广泛传播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三种观点。杨贤江认为,“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需要”,教育起源于实用,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四)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

(一)教育的起源说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但那时的学官所管理的只是简单的有关生产和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国早期的教育学家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有关教育起源的说法不一,没有公认的最终结论,被广泛传播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为代表。该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中教育的产生具有生物性特征,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专家孟禄。在其所著的《原始部落及其最简单形式的教育》一书中,他对生物起源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苏联教育家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起源说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前提下,依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教育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著作,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除以上观点外,还有学者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钱亦石都力主这种观点。杨贤江认为,“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需要”,教育起源于实用,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类,便有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于是也就有了教育的发生。[1]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丰富多样,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主要有生产劳动教育、道德和社会传统教育、宗教教育、军事教育、艺术教育。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男女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老年人和妇女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教育者。

(二)夏、商、西周的教育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伴随着文字的应用和社会阶级的出现,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出现了最早的学校。该时期施行的是政教合一政策,施政的地方同样也是教育的场所,只有贵胄子弟才有资格受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世系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遗留下来的祖先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军事教育、养老制度教育(把老人养起来而不是杀掉)和生产劳动教育。

商代形成了以王为最高首领的政治体制,国王也是家族的族长,政权和族权合为一体。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已出现天文、历数等自然科学,采用干支记日,用十进制计数,并出现了原始性的笔。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祖先崇拜教育、音乐舞蹈教育和军事教育。

西周是承继殷商建立的全盛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了贵族家庭教育、男女教育有别,胎教也产生于该时期,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该时期的学制有国学和乡学,如图9-1所示。国学有大学和小学之分,教育的对象都是贵族子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依据《周礼》记载,乡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六德”“六行”“六艺”。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婣(姻的古字)、任、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还有所谓的“六礼”“七教”“八政”。六礼便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飨礼、相见礼;七教便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便是饮食、衣服、事为(百工技艺)、异别(五方用器差异)、度、量、数、制(布帛幅广狭)。此外,西周还实行选士和养老制度。

图9-1 西周学制系统图[2]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春秋时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桎梏被解除,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大力发展,随着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以血缘为纽带的尊卑关系开始瓦解。这一时期,教育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在教育对象上,私学突破了官学入学等级的限制,向全社会开放。在教学内容上,私学更注重学术研讨,提倡百家争鸣。这一时期的官学还未系统化,只有贵族子弟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学习的内容有《诗》《书》《礼》《乐》《春秋》等经典。各国君主重视教育和人才的选拔,一方面教育自己的子弟培养继承人,另一方面罗致有真才实学的人辅佐政治。

战国时期,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按照真才实学给予官爵的制度,包括统治者子弟在内;第二,教育管理向集权制过渡;第三,对现任官吏实行再教育;第四,教师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得到提高;第五,重视人才的选拔;第六,在民间进行法制教育;第七,加强生产教育与军事教育。对这一时期学术文化起推动、促进作用的主要是私学,儒、墨、道、法、阴阳等各家各派都收徒讲学,各家之间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大大丰富了私学的教育内容。这一时期建立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官立高等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后成为百家争鸣的基地之一。

(四)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秦始皇为巩固专制政权,实行了统治思想的方针政策,一是“以法为教”,二是“焚书坑儒”。法教是与礼教相对应的,以法为教不仅把矛头直指儒学,战国时期按照学术自由规则建立起来的私学也通通被禁止。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3]。将对统治无用的书焚毁,将儒生活埋,也有史家认为秦始皇坑杀的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搞迷信活动,却不能满足秦始皇愿望的术士。但焚书坑儒政策的实行,不论其严重性如何,都反映了秦始皇的虐政行为,暴露了其专制的统治思想。虽然秦朝的统治时间只有十五年,但相关制度和设施的建立也有可述之处。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使用小篆为秦朝通用文字;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学官,在中央设置博士、太傅、少傅,在地方设置三老。秦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他们甚至宣布“不立子弟为王”。[4]

汉代文教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独尊儒术”,即以儒家为正宗,辅之以法家、道家思想的文化格局。这一时期的中央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和四姓小侯学,地方官学主要有郡国学。私学的发达程度要高于官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高等教育性质的私学,二是普通教育性质的私学。汉代全面继承了以往的教育成果,为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