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之死。......
2023-10-26
从中国哲学的主导倾向来说,儒佛道三大传统,大体上肯定:一个真正的人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哲学家以公正平和的心态,使一切生命、万物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中各安其位。人性为天命所授,人在宇宙的万象运化中,领受、秉持了“于穆不已”的创化力,成为宇宙的枢纽。人在本质上,在精神本性上与宇宙同其伟大,宇宙创造精神与人之间,无有间隔,人自可日新其德,登跻善境。[106]
儒家主张以圣贤人格为向度。儒家学者认为,只要通过道德和学问的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107]孔子认为,要想具备圣贤人格,就要坚持仁智统一,亲身践行才能成为圣人,实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08]孔子所谓的“志于学”就是“道”。“朝闻道,夕死可矣。”[109]他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不惑”,说他这时已经成为知者。到此为止,也许只是认识到道德价值。但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于天命。他这时候已认识到超道德价值。而七十岁时就可能从心所欲,其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就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真善美的统一。
道家的人生宗旨是“法天贵真”,与道为一,以“真人”人格为向度。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普通隐者的方法是远离人世,遁迹山林,认为这样可以避开人世的恶。可是即使如此,人世的恶仍不能完全避开。老子认为,人要避害,先要掌握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如果人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趋利避害。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0]庄子更进一步指出:“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111]“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112]“不离于真,谓之至人。”[113]“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114]然而,即使如此,人生避害也难绝对保证。事物的变化中总有些未预料到的因素,人仍有受害的可能。老子道出其中原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15]因此,老子说,人要全生避害,就要“返朴归真”;而“返朴归真”的唯一途径就是“无己无为”。总之,道家的人生观认为,从“法天贵真”的人生宗旨出发,依赖“无己无为”的道德自觉、“虚极静笃”的智慧涵养和“遗物离人”的意志磨炼,就可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16],“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17]的境界。
佛家历来追求净化超生,向往“涅槃”境界,以“真如佛性”为宗旨。佛家认为,人生的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它们,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无明生贪嗔痴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在于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的“菩提”。个人通过修行,对菩提有所贡献,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就叫“涅槃”。“涅槃”或者是“真如佛性”,或者是“智与理冥,境与神会”[118],可以说是自我与宇宙的同一。“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119];并能够“齐天地为一旨,而不乖其实;镜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120]
【知识卡片】5-1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和人物所追求的精神意境、人格理想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极力张扬道德人性,使人格充分发展,盈于宇宙天地,即从人所处的现实世界出发而又不断地超越现实世界对人的种种限制,培养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进入人类生命的终极归宿。[121]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文章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之死。......
2023-10-26
[63]从中国传统哲学发轫之初,先哲就开始了对宇宙本原和生成的思考。[64]为了深入探寻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主要围绕唯物主义宇宙观和唯心主义宇宙观两条主线去展现其历程。《周易》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这八种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根源。经荀子、王充、张载等人的继承和发展,王夫之在更高的程度上达到了中国哲学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结合。......
2023-08-30
(一)标志设计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很多人可能马上就想起2008年的奥运会,无论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还是申办委员会会徽,都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这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在美国影院中杀出一条自己的独特出路。茶叶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茶叶的现代包装设计中,往往可以看到与书法艺术的结合。......
2023-09-20
[29]韦政通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特征:①独创性;②悠久性;③涵摄性;④统一性;⑤保守性;⑥崇尚和平;⑦乡土情谊;⑧有情的宇宙观;⑨家族本位;⑩重德精神。[31]顾伟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①人文性;②包容性;③伦理型;④和谐型;⑤务实精神。[33]在梳理总结、借鉴吸收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本书将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023-08-30
而在平面设计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因为它们更能代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现代平面设计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的思想观念和设计思维,这样才能使之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中国传统文化要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去传承,要让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2023-09-20
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从世界范围来说,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其本身的特异性为世界艺术花园增色,成为不可或缺的瑰宝;二是以其特有的思想价值和技巧技法对世界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前文总结了中国传统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具体成就,这里重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2023-08-30
传统医药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特点,其机理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许多传统医药武术功法的动作编排和设计,乃至功理和作用的阐述,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平衡。传统医药武术通过各种保健养生的套路运动,调动体内积极因素,及时调整人体阴阳,使之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故称为“五行”。......
2023-08-30
整合不同的价值取向,熔铸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又一重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整合创新功能,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中,“贵和”思想便是突出一例。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成为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文化精神,超越了地域和阶层,成为稳固的民族文化心理。......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