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培养健康人格推动社会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强烈的激励功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是唤醒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强烈的激励功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巨大作用,能够鼓舞人们前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是唤醒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自强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奋发向上、不断前进,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侵略者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孔子时代,刚健自强精神就已经出现。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49]在孔子看来,刚毅和道义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也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50]

曾参指出,知识分子要“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1]强调人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庸》中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不仅体现了儒家对事物、对学问所采取的“刚毅”进取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集解》引干宝对“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这种自强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积极进取,不断向前,坚持同内部的恶势力和外来的侵略者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佳芬提出了“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洋务运动正是打着“自强”的旗号兴起的。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以《易传》的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把“革命”看成“世界之公理”“天演之公例”。他们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健自强精神的激励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努力在现实社会中去实现个体价值。孔子就努力践行了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他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52]就是很好的明证。孔子到70岁时达到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究竟在达到这个境界后还有没有可学的?绝大多数儒者认为,即使孔子再多活一个月,多活一天,他还是要继续学习的。基于儒学的立场看,可以说孔子是一个相当平凡的人,如果再活下去,他还要继续学习下去。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同时,在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人格发展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个体的身心灵魂(包括智力、德育、体力等)各个层面都有所发展。该发展的另一特色是辩证的,是一个动力很大,生命力很强的发展,而不是一个逐渐堕落,自我中心逐渐强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的各学派,虽然价值取向不同,但都重视道德修养。中国历代都有重修养、重气节、重独立人格的志士仁人,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分不开的。儒家学说特别强调主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高尚情操,成就完善人格。儒家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虽然有忽视物质利益和现实功利的弊端,但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把人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的人方面,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