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凝聚力计

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凝聚力计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尚和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把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的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由国内各民族祖先共同缔造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凝聚功能,在民族处于危难时刻愈加明显。中华民族要求民族之间团结友好的愿望与爱国思想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全民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坚韧的“内聚性”,还对外来的文化具有“拒异性”;这有力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存在,使中华民族免受异民族心理、精神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聚性”和“拒异性”相结合,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消化力。例如,在外国,佛教宗教势力超出政治势力;但在中国,不论帝王如何尊信佛教,帝王终究要依靠儒家的礼法来统治人民。如果佛教徒不适应中国社会的传统惯例,使佛教汉化,在不抵触儒家伦理道德的情况下进行宗教活动,而企图传播完全外国面貌的佛教,也是不能立足的。[45]

印度佛教《盂兰盆经》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文化传统,其中的目连救母故事便不断改变情节和内容。元代的《目连救母》杂剧,把原本的如来佛改为观音菩萨救难,佛的地位被观音所取代,这与当时佛门声誉败坏,全真道盛行于北方有密切的关系。上演这个故事时,还穿插了“度索”“蹬坛”“跳圈”“窜火”等杂技节目,以迎合中华民族对于戏曲的传统娱乐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尚和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把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的事。该文化传统对中华一体、国家统一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曾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因素——浑厚、淳朴、崇尚气节和坚忍不拔的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由国内各民族祖先共同缔造的。在历史上,虽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战交替、有好有坏,但由于各族之间通过贸易、结盟、通婚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等多种方式接触,逐渐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西周初期,便称中国为“华夏”。之后,历史的潮流便朝向“华夏一体”的方向发展。例如,古书上云“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46],表达了汉代人渴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把中国所有的民族看成是骨肉兄弟。因此,外国人“自其同者视之”,就称所有的中国人为“汉人”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凝聚功能,在民族处于危难时刻愈加明显。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成长历程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次各民族间的斗争,但是每当外敌入侵之时,各民族立刻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例如,在明代抗倭斗争中,湖广的土家族苗族官兵建立了“东南战功第一”[47]的伟绩;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与支持;明清之际,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当地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坚持战斗,并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配合满汉官兵,取得了反击战的胜利。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精神有如此深厚的凝聚功能,在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中,虽然西方列强使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仍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目的。

中华民族要求民族之间团结友好的愿望与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自古以来,中国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诗经》中的《鹿鸣》《木瓜》等诗篇,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境外民族礼尚往来的美德。西汉以后,历代王朝政府都派使节出使周边国家,从事外交、文化交流和互利互惠的贸易活动,使节大都“入境随俗”而不是“君临异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很多,如张骞、鉴真、郑和等都被载入史册而受到景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