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摘要】: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屡遭异族入侵而不被征服,靠的就是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创造活动中,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发挥着潜在的支配作用,展示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风采。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屡遭异族入侵而不被征服,靠的就是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中华民族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远自立。

(一)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解说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族精神。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相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早就存在主静尚柔、涵虚无为的精神,主要以先秦道家学派和宋明理学为代表,但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蕴含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奋进气息。例如,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18]功业的颂扬;《诗经》中的“公刘”“生民”篇中,描述了周部族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和不断壮大等。

《周易》对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进行了集中概括,不仅明确提出了“刚健”的观念,而且赞扬了刚健精神。例如,“刚健而文明”[19],“刚健,笃实,辉光”[20],“刚健中正,纯粹精也”[21]等。同时,也明确了“自强不息”精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2],“天地之大德曰生。”[23]

孔子是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上是“为之不厌”[2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5]孔子还特别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6]

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们都对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做了进一步发展。孟子从人格修养的角度表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7]荀子则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28]的著名论断。这种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毅力,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表现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对国君、人臣、封建士大夫阶层以及一般民众,都起到了激励作用。该精神已经浸透在国民的肌体和血液中,化为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华民族历史创造活动中,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发挥着潜在的支配作用,展示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风采。上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都塑造了不怕牺牲的开拓者形象,正是该精神的体现。

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身上,同样能看到这种精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9]

在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身上,也体现了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例如,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30];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31]

在民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时期,士子情怀中总是洋溢着一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汉唐将士描述戍边的诗文中,俯拾皆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32]的英雄气概和“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33]的豪迈气势,都表现了该精神。

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以及政权更迭的危机时期,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顽强英勇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戚继光史可法等,还有流传千载的“十年生聚,十年报仇”“卧薪尝胆”等格言成语。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了“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历史上为清除积弊而进行了多次著名的变法,例如,先秦时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等,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近代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更是在该精神的激励下进行改革创新,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精神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例如,“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谚语,不少人以“志刚”“志强”“自强”“健”等作为名字,古今骚人墨客所描绘吟咏的青松、翠竹、红梅、菊花、奔马、苍鹰、猛虎、雄狮、高山和大河等形象,都反映了该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化、普遍化程度。[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