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韦政通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特征:①独创性;②悠久性;③涵摄性;④统一性;⑤保守性;⑥崇尚和平;⑦乡土情谊;⑧有情的宇宙观;⑨家族本位;⑩重德精神。[31]顾伟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①人文性;②包容性;③伦理型;④和谐型;⑤务实精神。[33]在梳理总结、借鉴吸收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本书将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023-08-3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面对如此浩瀚鸿富的学习领域和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
(一)历史梳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鸿富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历史梳理的方法与理性分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历程,只有通过宏观的历史梳理概括,我们才能了解它的“全貌”。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结构功能和精神风貌等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地理性分析,才能具体细微地认识、洞察全貌之“一斑”。唯有将历史梳理与理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要义蕴含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是重要的传承途径之一。研读这些古籍,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文献——《诗经》《周易》《论语》《史记》等,对我们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是通过非文本的途径,在活态社会生活中传承的,例如,民俗生活、人生礼仪、道德规范等等。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必须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印证。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笔世界公认的宝贵精神遗产。面对如此珍贵的文化宝库,我们必须明确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真理体系,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文化系统。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其一,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其二,对待传统文化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颂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是,以科学、辩证的方法审视、选择文化遗产,批判糟粕,继承精华。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是更好地开拓、创新、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思考与探究
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2.简述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3.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之间的关系?
拓展阅读
1.《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2.《文化的解释》,格尔茨著,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
3.《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
【注释】
[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
[2]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3]殷海光.中国的文化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1998:26.
[4]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6]白全贵,师全民.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6.
[7]《清史稿·地理志》。
[8]《唐律名例疏议释义》。
[9]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C].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423.
[10]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4:215.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文章
[29]韦政通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特征:①独创性;②悠久性;③涵摄性;④统一性;⑤保守性;⑥崇尚和平;⑦乡土情谊;⑧有情的宇宙观;⑨家族本位;⑩重德精神。[31]顾伟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①人文性;②包容性;③伦理型;④和谐型;⑤务实精神。[33]在梳理总结、借鉴吸收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本书将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023-08-30
传统医药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特点,其机理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许多传统医药武术功法的动作编排和设计,乃至功理和作用的阐述,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平衡。传统医药武术通过各种保健养生的套路运动,调动体内积极因素,及时调整人体阴阳,使之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故称为“五行”。......
2023-08-30
中国传统衣饰从具体的功用上看,可以大体上分为头衣、体衣和足衣三个部分。上古头衣各有专名,主要为冠、冕、弁、帻四种。即男子长到20岁时,要举行加冠之礼,同时起别名,意味着从此成年,可以外出谋事做官了。当时,贵族男子戴冠是一种礼仪规定,不戴则视为非礼与不敬。冠的主要作用是把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冕由延、旒、瑱、等部分组成。上衣部分有领、袄、裾、袖、袪、袂之分。清代蟒衣称作“蟒袍”,并正式定为官服。......
2023-08-30
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加强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系统了解,并批判地继承,以便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新文化体系,必须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
2023-08-30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万多字。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同样被史家所重视,这两本书和《史记》《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中唐时期,杜佑撰《通典》,从会通和分门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从而突破了编年、纪传“二体”的格局。《史记》中关于典章制度的记录“八书”,记录天文、地理、文物制度等,其后许多断代史皆沿“八书”体制,设志以记历代典章制度。......
2023-08-30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对道德问题的探讨,中心问题就是“成人”之道,亦即理想人格的塑造。所以从先秦时代起,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建构了自己关于“成人”之道的学说。仁义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推崇的人生至道的理想。故孟子认为,“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他们把“兼爱”视为道德上最高的善。墨子讲“兼爱”是不分彼此和远近,在原则上是一律平等的。......
2023-08-30
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相联系,官学和私学共存,产生了选士方面的科举制,这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三)宋辽金元的教育宋代虽然始终处于民族冲突的动荡之中,但该时期的文化却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也基本沿袭前代,使之前发达的教育体制更加细致和完善化,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最高峰。......
2023-08-30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引起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重视,对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0](一)中国书体演变及代表作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作为艺术还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和文化特征。......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