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浇楼梯构造处理技巧

现浇楼梯构造处理技巧

【摘要】:若板的弯折位置靠近楼层梁,板内可能出现负弯矩,则板上部还应配置承担负弯矩的短钢筋。2)平台梁内移后,梁式楼梯会出现折线形斜梁。若内折角处于受拉区,应增设附加箍筋。该箍筋应足以承受未伸入受压区锚固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全部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35%。按上述条件求得的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htan38α的范围内,如图2-82所示。

1)当楼梯下净高不够时,可将平台梁向内移动(见图2-80),这样板式楼梯的梯段板成为折线形。此时,设计应注意两个问题:①梯段板中的水平段,板厚应与梯段斜板相同,不能和平台板同厚;②折角处的下部受拉钢筋不允许沿板底弯折,以免产生向外的合力,将该处的混凝土崩脱,应将此处(即内折角)纵筋断开,各自延伸至上部再行锚固,如图2-80所示。若板的弯折位置靠近楼层梁,板内可能出现负弯矩,则板上部还应配置承担负弯矩的短钢筋。注意图2-80与图2-81的区别。

2)平台梁内移后,梁式楼梯会出现折线形斜梁(简称折线梁)。折线梁内折角处的受拉纵向钢筋应断开,且应伸入受压区并有足够的锚固长度。若内折角处于受拉区,应增设附加箍筋(见图2-82)。该箍筋应足以承受未伸入受压区锚固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全部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35%。

未在受压区锚固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按下式计算

978-7-111-47430-2-Chapter02-167.jpg

978-7-111-47430-2-Chapter02-168.jpg

图2-80 低端梯梁与高端梯梁之间有高端平板的梯段配筋构造

978-7-111-47430-2-Chapter02-169.jpg

图2-81 低端梯梁与高端梯梁之间有低端平板的梯段配筋构造

全部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的35%按下式计算

978-7-111-47430-2-Chapter02-170.jpg

式中 As——全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As1——未在受压区锚固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α——构件的内折角。

按上述条件求得的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htan38α的范围内,如图2-8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