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游泳池水给水系统设计成果

游泳池水给水系统设计成果

【摘要】:表3-1-1 3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2.游泳池的给水系统与循环系统不同使用功能的游泳池应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大型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采用平衡水池或补充水箱间接补水。②同时兼回收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溢水用途时,应按循环流量的5%~10%计算确定。循环水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设计成自灌式,宜靠近平衡水池、均衡池或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水景设施的吸水口。

1.游泳池的水质、水温规定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游泳池水水质标准》(CJ 244—2007)的要求。世界级比赛用和有特殊要求的游泳池的池水水质标准还应符合国际游泳协会(FINA)的相关要求。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和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淋浴等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应根据池的类型按表3-1-13确定。

3-1-1 3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设计温度

978-7-111-46277-4-Part03-35.jpg

2.游泳池的给水系统与循环系统

不同使用功能的游泳池应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水上游乐池循环水系统应根据水质、水温、水压和使用功能等因素,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1)充水和补水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城镇给水条件等确定,宜小于24h,游泳池不宜超过48h,水上游乐池不宜超过72h。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补充水量可按表3-1-14确定。大型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采用平衡水池或补充水箱间接补水。家庭游泳池等小型游泳池当采用生活饮用水直接补(充)水时,补充水管应采取有效的防回流污染的措施。

3-1-14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补充水量

978-7-111-46277-4-Part03-36.jpg

注:室内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最小补充水量应保证在一个月内池水全部更换一次。

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在循环水泵直接从池底回水口吸水时,无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时应设置补水水箱。补水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按下列要求确定:①单纯作补水使用时,不宜小于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小时补水量,且不得小于2.0m3。②同时兼回收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溢水用途时,应按循环流量的5%~10%计算确定。

补水水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补水进水管应高出箱内最高水面0.10m,并装设浮球阀门;补水进水管上应装置倒流防止器。②出水管管径应按小时补水量或小时溢流水量确定,并应装设止回阀和阀门。③补水箱兼作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初次充水的隔断水箱时,应另行配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并应装设阀门。④水箱应配置入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位标尺等。⑤补水水箱应采用不污染水质、不变形和耐腐蚀的材料建造。

(2)池水循环方式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循环方式,应根据池水体积、池水深度、池子形状、池内设施、使用性质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综合比较后确定。

1)顺流式循环。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子端壁或侧壁水面以下的给水口送入池内,再由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见图3-1-8。这是一种使用较早的传统循环方式,随着对水质卫生条件越来越严格,已经满足不了国际泳联关于游泳池水质的卫生要求,因此不再用于比赛池,但由于它具有建设投资省和投入运行后维护管理方便的特点,公共游泳池、露天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一般水池较浅,有的形状不规则,且大多数为群众健身、休闲之用,有季节性使用等特点,故还常采用此种顺流式循环。

2)逆流式循环。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水槽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见图3-1-9。这种循环方式能有效地去除池水表面污物和池底沉淀污物,但要求池底均匀布置给水口,满足水流均匀,避免产生涡流,使池水均匀有效地交换、更新。

3)混流式循环。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60%~70%的水量,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取回,另外30%~40%的水量经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将这两部分循环水量合并进行净化后,经池底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见图3-1-10。这种循环方式除具有逆流式池水循环方式的优点外,由于池面、池底同时回水使水流能冲刷池底的积污,卫生条件好。

逆流式和混流式池水循环方式是国际泳联推荐的池水循环方式,为了满足池底均匀布置给水口、方便施工安装和维修更换给水口的要求,池底应架空设置或加大池深(将配水管埋入池底垫层或埋入沟槽),因此基建投资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978-7-111-46277-4-Part03-37.jpg

图3-1-8 池水顺流式循环

978-7-111-46277-4-Part03-38.jpg

图3-1-9 池水逆流式循环

978-7-111-46277-4-Part03-39.jpg

图3-1-10 池水混流式循环

(3)循环周期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净化循环周期,是指将池水全部净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循环周期应根据池的类型、用途、池水容积、水深及游泳负荷等因素确定,可按表3-1-15采用。

3-1-15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净化循环周期

978-7-111-46277-4-Part03-40.jpg

注:池水的循环次数可按每日使用时间与循环周期的比值确定。

(4)循环流量计算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池水净化循环系统的循环水量,应按式(3-1-23)计算

978-7-111-46277-4-Part03-41.jpg

式中,qc为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循环水流量(m3/h);αad为管道和过滤净化设备的水容积附加系数,可取αad=1.05~1.10;Vp为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容积(m3);Tp为循环周期(h),按表3-1-15采用。

(5)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不同用途的游泳池、水上游乐池等,循环水泵宜分开设置。②循环水泵宜按不少于2台泵同时运行选定。③水上游乐池滑道润滑水系统必须设置备用水泵,设置3台以上水泵时,宜有不小于工作泵容量1/3的备用量。④池水循环系统的备用泵,宜与过滤器反冲洗用水泵综合比较后确定;水景设施的循环水水泵不宜少于2台,可不设备用泵。

循环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循环水泵的设计流量不得小于循环流量的要求。②水泵扬程不得小于送水几何高度和过滤器、毛发聚集器、管道附配件、给水口、加热器、臭氧反应罐、管道等阻力,以及流出水头之和。③有条件时,宜选用低转数水泵。④过滤器反冲洗水泵宜采用循环水主泵与备用水泵并联工作设计,并应按反冲洗所需的流量和扬程校核调整循环水泵的工况。

循环水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设计成自灌式,宜靠近平衡水池、均衡池或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水景设施的吸水口。②水泵吸水管流速宜采用1.0~1.5m/s,出水管流速宜采用1.5~2.5m/s。③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应分别设置压力真空表和压力表。④水泵泵组和管道,应设置减振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6)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循环给水管流速不宜超过2.5m/s;循环回水管宜为0.7~1.0m/s。

循环管道管材采用ABS塑料管或其他无毒给水塑料管,有特别要求时也可选用铜管或不锈钢管,还可采用钢塑管。

循环管道宜敷设在池子周边的管廊或管沟内,便于维护管理,对金属管道应做好防腐处理,对非金属管道应具有保证管道不被压坏的防护措施。

(7)平衡水池和均衡水池采用顺流式循环系统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为保证池水有效循环,且收集溢流水、平衡池水水面、调节水量浮动,安装水泵吸水口(阀)和间接向池内补水,需要设置平衡水池。当循环水泵受到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游泳池水面以上,或是循环水泵直接从泳池吸水时,由于吸水管较长、沿程阻力大,影响水泵吸水高度而无法设计成自灌式开启时,需要设置平衡水池;另外,数座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共用一组净化设备时必须通过平衡水池对各个水池的水位进行平衡。平衡水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池的最高水面与泳池水面一致。②水池内底表面应低于最低回水管以下400~700mm。③游泳池的补充水管应接入该池,且补充水管控制阀门出水口应高于最高水面100mm,并装设倒流防止器。④水池应设检修人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泵吸水坑。⑤水池应采用耐腐蚀、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建造。⑥平衡水池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循环水净化系统管道和设备(如过滤器、加热器等)内的水容积之和,且不应小于循环水泵5min的出水量。

采用逆流式循环系统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为保证循环水泵有效工作而设置的低于池水水面的供循环水泵吸水的水池,其作用是收集池岸溢流回水槽中的循环回水,均衡水量浮动和贮存过滤器在冲洗时的用水以及间接向池内补水而必须设置均衡水池。均衡水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池内的最高水表面应低于溢流回水管管底300~600mm。②游泳池补充水管控制阀门的出水口应高于池内溢流水面100mm,并装设倒流防止器。③溢流回水管的连接应满足回水口与回水管采用等程连接或多分路回水管分别接入均衡水池的规定。④水池应设检修人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泵吸水坑。⑤水池应采用不变形和不透水材料建造。池内壁应涂刷或内衬不污染水质的防腐涂料或材料。⑥均衡水池的有效容积可按式(3-1-24)计算

VbVpd+Vs+Vad

VadAst0 (3-1-24)

式中,Vb为均衡水池的有效容积(m3);Vpd为循环系统管道的水容积和过滤器反洗用水量(m3);Vs为循环系统设备(如过滤器、毛发聚集器、加热器、混合器等)内的水容积(m3);Vad为溢流回水时附加的水容积(m3);As为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池水表面面积(m2);t0为溢流回水时的溢流水层厚度(m),可取0.005~0.0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