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给水管道布置及选材,附件选用

给水管道布置及选材,附件选用

【摘要】: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内。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室内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1.管道布置和敷设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网,或与城镇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网。环状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敷设,宜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m,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敷设在室外综合管廊(沟)内的给水管道,宜在热水、热力管道下方,冷冻管和排水管的上方。给水管道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操作的需要,且不宜小于0.3m。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卫生器具的冷水应在热水连接管的右侧。生活给水管道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廊(沟)敷设。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配电柜上方通过。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埋地敷设的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距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的金属管段过渡。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操作的位置。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宜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方。给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做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 11790—1996)执行。

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②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③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④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⑤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

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需进人维修管道的管井,其维修人员的工作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0.6m,管道井应每层设外开检修门。管道井的井壁和检修门的耐火极限及管道井的竖向防火隔断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规定。给水管道应避免穿越人防地下室,必须穿越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的要求设置防护阀门等措施。需要泄空的给水管道,其横管宜设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给水管道穿越下列部位或接管时应设置防水套管:①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②穿越屋面处(有可靠的防水措施时可不设套管)。③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的壁板或底板连接管道时。

明设的给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在室外明设的给水管道,应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塑料给水管还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结冻地区应做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壳应密封防渗。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处的给水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

2.管材和管件

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管材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工程压力或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小区室外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管内壁的防腐材料,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室内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注: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宜采用塑料管。)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3.附件

给水附件主要有控制管道内水流方向、流量大小的控制附件;调节系统内水的温度、压力的调节附件;保证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保安附件和计量并显示系统中水的流量、压力、温度的建立显示附件。

1)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①小区给水管道从城镇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②小区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隔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③从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④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⑤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⑥水池(箱)、加压泵房、加热器、减压阀、管道倒流防止器等处应按安装要求配置。

给水管道上使用的阀门,应根据使用要求按下列原则选型:①需调节流量、水压时,宜采用调节阀截止阀。②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宜采用闸板阀、球阀、半球阀。③安装空间小的场所,宜采用蝶阀、球阀。④水流需双向流动的管段上,不得使用截止阀。⑤口径较大的水泵,出水管上宜采用多功能阀。

2)给水管道的下列管段上应设置止回阀:①直接从城镇给水管网接入小区或建筑物的引入管上。②密闭的水加热器或用水设备的进水管上。③每台水泵出水管上。④进出水管合用一条管道的水箱、水塔和高地水池的出水管段上。(注:装有管道倒流防止器的管段,无需再装止回阀。)

止回阀的阀型选择,应根据止回阀的安装部位、阀前水压、关闭后的密闭性能要求和关闭时引发的水锤大小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阀前水压小的部位,宜选用旋启式、球式和梭式止回阀。②关闭后密封性能要求严密的部位,宜选用有关闭弹簧的止回阀。③要求削弱关闭水锤的部位,宜选用缓闭消声止回阀和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止回阀。④止回阀的阀瓣或阀芯,应能在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自行关闭。⑤管网最小压力或水箱最低水位应能自动开启止回阀。

倒流防止器设置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①不应装设在腐蚀性和污染的环境。②排水口不得直接接至排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水。③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的地方,不得安装在可能结冻或被水淹没的场所。

真空破坏器设置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①不应装设在腐蚀性和污染的环境。②应直接安装于配水支管的最高点,其位置高出最高用水点或最高溢出水位的垂直高度,压力型不得小于300mm,大气型不得小于150mm。③真空破坏器的进气口应向下。

3)给水管网的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时,应设置减压阀,减压阀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比不宜大于3∶1;当采用减压比大于3∶1时,应避开气蚀区。可调式减压阀阀前与阀后的最大压差不宜大于0.4MPa,要求环境安静的场所不应大于0.3MPa,当最大压差超过规定值时,宜串联设置。②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压力应按减压阀失效情况下进行校核,其压力不应大于配水件产品标准规定的水压试验压力。③减压阀前的水压宜保持稳定,阀前的管道不宜兼作配水管。④当阀后压力允许波动时,宜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当阀后压力要求稳定时,宜采用可调式减压阀。⑤当在供水保证率要求高,停水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的给水管道上设置减压阀时,宜采用两个减压阀,并联设置,不得设置旁通管。

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减压阀的公称直径宜与管道管径一致。②减压阀前应设阀门和过滤器;需拆卸阀体才能检修的减压阀,其后应设管道伸缩器;检修时阀后水会倒流时,阀后应设阀门。③减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④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⑤设置减压阀的部位,应便于管道过滤器的排污和减压阀的检修,地面宜有排水设施。

4)当给水管网存在短时超压工况,且短时超压会引起使用不安全时,应设置泄压阀,泄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泄压阀前应设置阀门。②泄压阀的泄水口应连接管道,泄压水宜排入非生活用水水池,当直接排放时,可排入集水井或排水沟。

5)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气装置:①间歇性使用的给水管网,其管网末端和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②给水管网有明显起伏积聚空气的管段,宜在该管段的峰点设自动排气阀或手动阀门排气。③气压给水装置,当采用自动补气式气压水罐时,其配水管网的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

6)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管道过滤器:①减压阀、泄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等阀件,阀前应设置。②水加热器的进水管上,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进水管上宜设置。③水泵吸水管上宜设置。

7)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的入户管及公用建筑物内需计量水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①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给水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②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给水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③在消防时除生活用水外尚需通过消防流量的水表,应以生活用水的设计流量叠加消防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流量不应大于水表的过载流量。④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易受损坏处。

8)其他规定:①安全阀阀前不得设置阀门,泄压口应连接管道将泄压水(气)引至安全地点排放。②给水系统的调节水池(箱),除进水能自动控制切断进水管外,其进水管上应设自动水位控制阀,水位控制阀的公称直径应与进水管管径一致。③给水加压系统,应根据水泵扬程、管道走向、环境噪声要求等因素,设置水锤消除装置。④隔声防噪要求严格的场所,给水管道的支架应采用隔震支架;配水管起端宜设置水锤吸纳装置;配水支管与卫生器具配水件的连接宜采用软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