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疆特殊地区公路注浆治理工程验收成果

新疆特殊地区公路注浆治理工程验收成果

【摘要】:压水试验在注浆结束 7 d后进行,合格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岩体波速在注浆结束14 d后进行,合格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2)竣工资料和报告各类注浆工程完工后,应按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提交完工验收资料,具体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及简易压水、注浆记录等。注浆工程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需对浆液、钻孔、注浆质量、封孔质量、技术资料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验收和控制。

1.浆液验收

各制浆站应按设计要求测定浆液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工程质量。本导则制定浆液的质量检测及控制标准如表4.4。

表4.4 浆液质量检测及控制标准

2.钻孔验收

本工程通过对先导孔和检查孔进行岩芯采取率测试进行钻孔验收,具体标准见表4.5。

注浆完成后,为了验注浆质量,需钻探检查孔,检测频率按每 1 000 m2加固范围内钻 1孔检查孔,质量控制标准见表4.5。

表4.5 钻孔质量控制标准

3.注浆质量验收

(1)注浆质量检查应结合钻孔、注浆施工记录、注浆成果资料和检验测试资料(压水试验、测量岩体波速、检查孔取芯和固结体强度等)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具体见表4.6。

(2)检查孔钻孔位置选在:

① 岩体破碎、塌孔、掉钻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② 末序孔注浆量大的孔段附近;

③ 注浆情况不正常以及分析认为注浆质量有问题的部位。

(3)压水试验在注浆结束 7 d后进行,合格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岩体波速在注浆结束14 d后进行,合格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

(4)注浆检查孔岩芯采取率按设计要求执行。

(5)注浆的封孔质量应进行检查。

(6)先在导孔先采用弹性波法测现状波速值,注浆后在检查孔中检测注浆后的波速值。

表4.6 注浆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注:检测各项指标待现场试验完成后提出。

4.变形监测

通过在钻孔中预埋水平、垂直方向变形观测仪,对注浆施工过程中及完成之后的变形进行长期观测。水平方向布置路基变形观测网;垂直方向每 100 m 设一个横断面,沿拟建道路两侧边界及中央隔离带布置 3个监测点,监测深度为 65.0 m,竖向监测间距为 5.0~10.0 m。通过观测数据的对比,总体评价加固效果。具体为:

(1)变形观测包括相应的钻孔、抬动变形观测仪器的埋设安装及观测、封孔等工序的作业。

(2)变形观测应委派专人进行观测记录,当变形值接受变形允许值或变形值上升较快时,应及时报告各工序操作人员采取降低压力措施,防止发生抬动破坏。如施工中发现变形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处理措施。

(3)变形观测的仪器应经常检查,确保其灵敏性和准确性。

(4)观测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碰撞,保证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精度。

(5)注浆工作结束后,观测孔应进行妥善保护。

5.不合格施工质量工程的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补充注浆和补充检验,直至达到合格要求。

(1)根据勘探、注浆资料、并结合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后,对注浆质量判定为不合格的区域。

(2)在检查孔钻进过程中,出现落钻、冲洗液大量漏失、不返孔口的区域。

6.竣工资料和工程验收

注浆工程竣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组成,验收对象主要包括过工程设计文件和竣工资料、报告两部分。

1)工程设计文件

包括有关的设计文件、图纸及修改通知等。

2)竣工资料和报告

各类注浆工程完工后,应按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提交完工验收资料,具体包括:

(1)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及简易压水、注浆记录等。

(2)抬动或变形观测记录等。

(3)注浆孔成果一览表。

(4)注浆分序统计表

(5)各次序孔注浆成果表。

(6)注浆完成情况表。

(7)注浆孔平面位置图。

(8)注浆综合剖面图。

(9)注浆工程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10)检查孔岩芯柱状图

(11)注浆材料试验测试资料。

(12)工程照片和岩芯实物。

(13)其他。

3)验收流程

经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详细检查和讨论后,认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应签字确认。否则,应由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写出结论和处理意见,待工程处理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再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