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自明末白堠科举崛起后,经过长期积累,尤其是科举的鼎盛,白堠渐渐超越湖寮、茶阳,而发展成为清远河流域乃至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
1.文献之邦
白堠人不仅精于科举制艺,而且善于诗词歌赋,文章著述甚丰,水平很高。
白堠第一个进士萧翱材,结交粤东名士李士淳、陈衍虞、李晦庵、侯止庵、吴文源等,互相唱和,“大文尤雅重当时”,名重一时。“凡寿序、墓志、诔章、疏引之属,登门求者踵相接。亦刻板行世,名《松存轩文集》。”一生著有《松存轩诗集》《咏史廷音诗集》《韩江萃英录》《青柳馆集》等。[45]
杨之徐平生好学嗜古,手不释卷,结交的文人更多,往来赠答,异常频繁,一生著述甚丰,自认为“生平为文,意到笔随,文成法立,吾第知写吾性情,不知其有合于古人否也”[46]。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即已刻有《企南轩诗文前后集》近200篇行世。后又写有诗集、文集若干卷,存于家。其子杨缵绪著有《佩南轩诗文集》《粤秀课艺》《谦受堂诗文集》等,杨黼时著有《撷英斋诗文集》《撷英斋四书文稿》,杨演时著有《紫来堂诗文集》等,萧俊章著有《易义》《祉无堂问答》《中庸历法岁差》及《诗文稿》若干卷,[47]杨文振著有《种德堂文稿》。
乾隆年间的杨缵烈,学业优异。“每试数冠军,尤受知于督学惠鳍门先生,延校各郡试卷。”颇受当时广东督学惠士奇欣赏,所著《环山书屋内外集》,“索其全稿,亲为之序”[48]。杨骏贤为举人元彝长子,是一个奇才,深得族人赞赏。“素嗜古,百家诸子,靡不周览,歌赋诗词,下笔立就,询以僻书,原委井井。未弱冠,文名丕著。祖祠会课,进士步山公(即杨搢云),得其卷惊叹曰:‘此未易才也,不图族课中见之。’喜而且疑,召与语,知为博学士,远大相期。”著有《囊中锦》《博古篇》《竹窗诗文稿》等。[49]
其中著述最多的是进士杨天培,他著有《杨氏谱系考》《方言录》《奇姓录》《西岩文稿》《潮雅拾存》《西岩诗钞》《西岩唐稿》《西岩杜稿》等。
文人之间,互相唱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如《编年录》中,就记载了杨之徐与萧翱材、萧元溥、萧宸捷、池延宗等,以及与其兄弟、子侄们的唱和诗达115首。白堠文人与周围茶阳、湖寮等村落文人之间,也多有唱和,在《编年录》中记有40多首。在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杨之徐《堠乡十二景》的创造。各地文人,和之者众多。茶阳饶庆捷于乾隆四十年(1775)成进士,点翰林。在成名前后,与白堠士绅多有来往,曾有《堠乡四景和杨钦斋先生韵》[50]。杨钦斋即杨允玺,杨缵绪的侄儿。杨缵绪亦作《堠乡十二景》[51],与之唱和。士绅之间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地方文化交流,提高了白堠的文化地位。
据民国《大埔县志·艺文志》《潮州府志·艺文志》及田野调查统计,白堠人著述达130余种,其中文集类60余种,族谱类40余种,科举类20余种,家礼类10余种,大部分为康乾时期的作品。数量之多,为粤东各村落所仅见,成为著名的文献之邦。其中著名的有萧翱材的《松存轩文集》(二卷)(见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善本书库),杨之徐的《企南轩文集》(二卷)、《企南轩诗集》(三卷)(见藏于潮州市博物馆),杨天培的《方言录》《潮雅拾存》(见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因时代变迁,不少现已难觅踪影。
2.书院山长
白堠人以书香门第相尚,闭门课子,热心教读,认为这是高尚之事。如杨演时所撰斋联:“容膝易安,且喜藏书万卷;力田有获,何如教子一经。”[52]反映他热衷于教读、提掖后人的人生态度。这也是白堠读书人以教读为业者的一般心态和真实写照。当然,生计的压力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自清初以来,白堠人口发展较快,人多地少,谋生艰难。很多文人为维持生计,多从事“舌耕”,就教于各地学馆、书院。如萧翱材曾就馆于程乡李士淳家以及丰良吴文源总兵家的青柳馆,杨之徐曾设馆于河源、茶阳、平和。随着白堠人口的繁盛,科举的鼎盛,尤其至雍乾年间,朝廷鼓励地方官府创办书院,外出从教以谋生者更多。
清初统治者鉴于前明朋党之争的祸害,以及当时汉人不服清朝统治,其中领头者多为士绅官员,自由讲学的书院有可能成为反叛的策源地,因而顺治帝下令各地“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53],以巩固清朝统治。广东著名书院如白沙书院等,因此先后关闭,在清初沉寂了数十年。由于书院教育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不能为官学和私学所完全取代,因此至康熙中期以后,随着全国局势的稳定,各地书院逐渐得到恢复。尤其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下令各地省会创办书院,并提供经费膏火,官府规定章程,参与管理,以科举考试为办学宗旨。雍正此举,使书院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后正式取得了合法地位。在官府的支持下,各地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据研究者统计,广东从康熙年间至嘉庆年间,各地创办的书院达255所。[54]得风气之先,清初以来科举兴盛的白堠,很多人在科举成名后,即被聘请到各地书院任教,甚至担任书院山长。
如明通进士杨缵烈在乾隆年间致仕归家后,“家素窘,惟事舌耕。历受当道聘请,为惠来、琼山、黄岗等处书院山长”[55]。举人萧虞,曾任黄冈、饶平、揭阳各书院院长。[56]诸生萧俊章,“幼负才名,学有根柢,为文辞,刊落浮华,独标真谛。游闽之漳州各县间,各县士夫,争延致之”[57]。
许多白堠文人就教于大埔、饶平、程乡、兴宁、平和、永定、海阳等各城镇乡村,“生平以馆谷为恒产”。其中不少很有成就,对推动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翰林杨演时在历任潮州龙湖、广西秀峰、福建鳌峰及各郡书院任山长时,提出“为学务将圣人道理从身心体验,徒摭拾词章以弋取科名,无裨也”。结果,“其乡士习文风,翕然丕振,登贤书者指不胜屈”。名声大噪,被评价为“真道学人”[58]。
明通进士杨缵烈主讲琼州苏泉书院时,“勤于讲解,严立课程,教人读书,以四书为主,其余经史,必约之以四书,然后为有用。士多从之”[59]。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应潮州海防同知郭正寀聘请,担任黄岗书院山长。他训迪生员,为改变当地学风付出了很大努力。正如他在感谢潮州知府周硕勋亲临书院考试生员的《谢周太尊月课启》中所言:“潮州人士,类多囿于家塾。而授句读者,亦拘于时下论议。以故文风卑靡,少标新颖异之趣。某不揣固陋,谬奉防宪老公祖之命,训迪书院生童。见此都人士,抄题构文,于篇法、股法、句法、字法,多不讲究。虽大声疾呼,力为挽回,无如信者半,疑者亦半,力绵负重,深怀愧赧。”[60]所谓“力绵负重,深怀愧赧”,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他的努力,得到了知府周硕勋的肯定。
他们以文教为职业,教读各地,对于促进各地文化的发展,提升白堠的社会声望与地位,影响显著。其中影响最大者是杨缵绪。他曾受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之聘,两度出任广州粤秀书院山长,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包括清代广东第一个状元庄有恭,从而给白堠带来崇高威望和社会影响。
关于杨缵绪担任书院山长的时间,道光二十七年(1847)梁廷枏所编《粤秀书院志》多有谬误。民国年间刘伯骥所撰《广东书院制度沿革》[61]以及近年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与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所编之《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62],均沿其错误。
《粤秀书院志》卷之九《师席表》言:“雍正元年(1723),杨院长缵绪。谨按:杨院长缵绪籍大埔,自庶吉积官山西按察使,主席之年不可考。今潮州人士佥谓初设院即聘先生主讲,众口相沿,颇确。然据《澄海县志·选举表》,先生以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乡举,六十年壬丑成进士,与《广东通志》同。核其登第之年,后设院八载,非首主是席明甚。”[63]乾隆八年(1743),“杨院长紫川,前后两次主席,初次不知其年也”[64]。
又卷之十四《传一》:“杨紫川先生,江南扬州人,乾隆三年丁巳来粤主讲。”[65]
据杨缵绪传记及其子所撰《显考节庵府君行状》,杨缵绪,号紫川,则杨缵绪与杨紫川实为同一人。杨缵绪于御史任上因“焦弘勋案”于雍正二年四月罢职,七月十四日至家。因此不可能在雍正元年任粤秀书院山长。至于潮州人说康熙四十九年开办书院时就由杨缵绪任山长更不可能。那时的杨缵绪还年仅13岁,连秀才都还不是。
《显考节庵府君行状》云:“甲寅,受本省大司马、后升大学士鄂公,大中丞杨公,大方伯、后升大司马甘公聘,为粤秀书院掌教……今上御极之元年,起用为知府。”[66]
由此可知,杨缵绪出任粤秀书院山长,是应两广总督鄂弥达、广东巡抚杨永斌之聘,于雍正十年至乾隆元年间担任的。乾隆元年被朝中任命为甘肃省知府后,就辞任了。
乾隆四年正月从甘肃庆阳知府任上丁母忧居家,至乾隆七年起复为江南松江知府。在此期间,杨缵绪再次应聘为粤秀书院山长。
《粤秀书院志》卷之十四《传一》载曰:
杨紫川先生,江南杭州人,乾隆三年主讲……明年四人又同登会榜,而殿撰且魏然甲首,词部亦选庶常。东粤自入国朝至是始大魁天下,当道咸以陶镕大器归功于先生矣。逾一年先生筮仕甘肃,辞席去。(《鉴塘诗钞》有《京邸留庄滋圊小饮,同瑞一、念中、卓升年兄》诗云:“迢遥南北东西路,不是程门立雪时。”注云:“时杨紫川先生官甘肃。”)未几以忧归。六年庚申,高邮王中丞来抚粤,稔悉先生教泽,即具聘迎之,复入讲席。时燮奄司马已需次南返,方奉亲家居,选辑《广东诗萃》,僻鉴塘为文酒会,村居乐甚。闻先生至,出见于会城。先生留襄校艺,扫北院御书楼,令下榻其中。司马以先生恩义深,不敢却,勉应之。九年先生服阕,将还韩江。王中丞尚在任,筹别延代席,知士论所宗,无逾司马者,遂聘定焉。(《鉴塘诗钞》有《送杨紫川夫子归韩江》诗云:“万里一麾陶复地,七年两席粤山春。”云“七年”者,自三年丁巳推至九年癸亥也。其云“万里一麾”,指前次官甘肃言。用“一麾出守”语其为官太守,抑作泛词,均未可考其实矣。)[67]
就实际情形而言,乾隆三年(1738)杨缵绪还在甘肃庆阳知府任上,不可能主讲粤秀书院。乾隆四年守孝在家。再次出任山长,当是六年应广东巡抚高邮王某所聘。至七年起复为松江知府后,推荐其学生梁善长任山长。至于梁廷枏所据以说明杨缵绪乾隆三年至九年在任的依据——《鉴塘诗钞》中《送杨紫川夫子归韩江》诗句“万里一麾陶复地,七年两席粤山春”,应该指的是杨缵绪乾隆元年的去任和乾隆七年的去任,两次都是在春季,因有是言。
由此可见,杨缵绪出任书院山长,一次是雍正十年(1732)至乾隆元年(1736)春,一次是乾隆六年至乾隆七年春。乾隆十五年杨缵绪在广西泗城知府任上撰写《创建云峰书院碑记》时,对自己的经历作了简要回顾:“余自通籍来,忝居清要,恒不得一日亲民。十年林下,与吾乡粤秀诸君子,朝夕讲论。”[68]也表明他在雍正十年至乾隆七年这十年间曾在粤秀书院任教。
杨缵绪在两次主讲书院过程中,对书院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贡献尤大。
时初开书院,府君楷模后进,陶铸英才,立书院条约,敦崇实行,雅尚清真。二年内文风丕振,髦士蒸蒸,列贤书、登黄甲、居清要者,从此不一而足,其德业闻望,为广东人士所矜式。[69]
当时杨缵绪正值壮年,正是意气风发之际,“负经济才,淹通经史,博览群书,尤精于性理周易”。在教学过程中,“每课士,必先拟作,以示诸生”。并将所作例文编成《粤秀课艺》[70],作为学生研习的教材。因教学得法,“出其门者皆知名士。庄殿元有恭、冯太史成修、胡太史杰,皆其最著者”[71]。
关于其培育学生之法及与学生的和洽交流之情,时人亦有详细的描述:
先生两度主讲,适人才至盛之时。行后及门飞腾去者,指不胜屈,至今往往留为美谈。其时同堂两掌教,副者为蔡广文,与先生颇称投契。凡品评文字,必和衷商榷。校课之暇,招集名流,泛舟珠海,谒李忠简祠,流连凭吊。灯红酒绿,扣舷懽吟。偶以五日出游,偕其高足群英,挈画客陈石樵,胜侣诗朋,同开雅会。当时门下献诗,有“夫子在川上,从游即舞雩;吾人多逸兴,三日两同游”之语。亦可想其适性陶情,不在季与女乐矣。[72]
杨缵绪在粤秀书院期间教学有法,多所成就,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称为“状元之师”。整个潮州都以他为荣,称他是广东最高学府粤秀书院的第一任书院主讲。[73]时至今日,白堠还流传着状元庄有恭来村中拜谢恩师的故事,并留下不少他给恩师题写的字画。
杨缵绪致仕归家后,受地方政府之聘,乾隆三十二年(1767)掌教于端溪书院。与在高要县任训导的儿子杨德基时有往来,相处和洽。但年事已高,几年后即辞任居家。
白堠人以其文教优势,或被聘任于各地书院,或被聘至各地为师,或至各地设馆授徒,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埔高陂、桃源一带,虽然自康熙年间以来瓷业兴盛,[74]经济发达,但文化一向落后,科举人材很少。大埔桃源对门岭郭氏,明末由枫朗大埔角迁此创家立业,为一典型农耕家族。至乾隆年间传至第六代创下一定家业后,郭谷堂认为“读书为保家第一策”[75]。因此投下巨资,建书楼,立书田,从白堠聘请名师教育四个儿子。白堠举人杨以南、杨应祖,庠生杨道奇、杨策轩等,先后任教于此。结果乾嘉年间四个儿子三个成为岁贡生,孙子多人成为庠生。[76]其中郭铨嘉庆年间被誉为大埔三大才子之一,考中了举人。在白堠杨氏的引导下,郭氏宗族迅速由一个农耕家族崛起为士宦家族,成为大埔南部地区著名的科举世家。
3.参修县志
随着白堠人文的崛起,白堠人在参与地方文献——《大埔县志》的编纂过程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崇祯九年(1636)大埔县令张燮任主修县志时,虽总纂为举人饶希燮,但“一切征文考献,发微阐幽,则有耆学杨生闱子衿,蓝生守柄,饶生希镇,吴生士廷”[77],白堠文人杨闱参与其中,打破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编修《大埔县志》时完全由茶阳饶氏垄断的局面。
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宋嗣京主修《大埔县志》时,白堠进士萧翱材、贡生杨闱等参与其中。
乾隆九年(1744)县令在县儒学明伦堂开局编修县志时,聘请的分编为杨缵烈、饶商、蓝山,白堠人三占其一,均为乾隆丙辰科举人;校订6人,其中有白堠生员萧俊章;襄事共11人,其中有白堠岁贡杨梦时、萧秉中,监生杨对时,廪生杨乘时。[78]总计有本地文人20人参与,白堠占了6人,足见白堠文教在大埔的发达程度以及白堠的社会地位的重要。白堠人基本控制了地方文化的话语权。
分编杨缵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学者,十分重视乡土历史,对于乡村掌故,多有考证。乾隆九年应县令之请,参与编写《大埔县志》,其中卷12《杂志》部分的《大埔邑名考》《埔邑之赋役》《饶剑州释囚》《蔡仙人碑》等,都是他撰写的。所撰内容,颇得好评。“前县令蔺延请襄修邑志,考献征文,无不该洽。”[79]
4.“菱角子”歌谣
白堠人文中心的地位,民间故事多有反映,其中最典型的是到白堠来“借书种”的传说。在白堠等地,过去流传着一首儿歌“菱角子”,其歌词为:
菱角子,菱角塘,菱角开花白茫茫。一阵姊妹嫁到了,留吾细姑忆爷娘。忆着爷娘心肝脱,忆着姊妹路头长。半夜梳头送姊归,送到深山雨微微。黵黦罗裙还较得,黵黦绣鞋千步针。[80]
相传,这首客家儿歌是乾隆年间白堠“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黼时之妻教唱的。当时饶平县石井村有一位姓刘的财主,为了“传书种”,特地来白堠寻娶媳妇。有人介绍说翰林杨黼时有个最小的女儿满姑未嫁,于是刘财主找上门去说亲。杨黼时不愿把小女嫁到相距较远的饶平,但出于礼貌又不便当面拒绝,便用委婉办法出难题给刘财主,说如果明日能挑100床甜粄[81]作订婚礼便答应。他估计在这时间短、数量大的情况下,刘财主肯定难办到,这样便可达到不辞而退的目的。没想到刘财主却马上答应。刘财主当日回程时,从枫朗开始,一路布置农家为其蒸甜粄,用高价订购。回到饶平石井村又布置家家户户蒸甜粄,据说当夜石井村一夜碓声不停。第二天100床甜粄如期完成,即派专人送到白堠。杨黼时见随行而来的未来女婿相貌端庄,谈吐不错,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满姑嫁到饶平石井刘家后,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名桃,一个叫李,长至学童后被送到白堠外公家读书。后来兄弟俩同时考中举人,轰动当地。当地人认为这是白堠的“书种”传过来的结果,对白堠非常佩服。[82]
菱角塘是枫朗的一个小地方,为白堠往饶平的必经之地。在无车代步的年代,嫁到饶平真可谓“忆着姊妹路头长”。特别是姊姊们远道而来探望妹妹之后欲返回白堠时,路途遥远,步行回家必须“半夜梳头”。送姊到深山密林处,遇到微风细雨天气,看着被打湿的姊姊缝制的绣鞋,更是情意难舍。儿歌反映满姑远嫁饶平后的忆爷娘、忆姊妹的思乡思亲情景。数百年来,一直为白堠、枫朗等地孩童所传唱。[83]
故事中的桃、李两兄弟,即刘映华、刘映春,他俩于嘉庆三年(1798)同时考中举人,轰动当地。映华还于道光二年(1822)考中进士。[84]这个故事反映了白堠文教在周边地区中心地位的认同感以及所产生的辐射作用。
民间还有与此相关的很多传说。相传两兄弟考中科举后在当地很有名气,因而有点瞧不起外祖家。有一年趁回外祖家拜祖前,两兄弟花了几个月时间,专挑生冷字写了一篇告外祖祭文。告祖那天,请白堠人念祭文。到祠堂的文人很多,坐在前面的进士、举人等不屑一顾,一直传到最后穿青衣的秀才庶公手里。庶公考试虽然总是名落孙山,但他不仅一口气念完,而且还为外甥指出哪些字用得不当,还有更好的字,在字典的第几页。后来他们兄弟俩回去一查对,果然如此,从此再也不敢小瞧舅家了。[85]
这一故事在饶平石井一带广为流传。堠南池屋人池其荣1941年被聘请到石井小学教书时,当地人还给他讲这个故事。当地人一直认为白堠人文化水平高,民国初年创办新式教育时,还特意到白堠杨家来请教师。1941年到白堠村来请教师时,杨家派不出人来,结果与杨家相邻的池屋池其荣刚初中毕业就被聘去了。[86]
白堠科举兴盛,文人往来唱和频繁,出外为官、从教者众多,积累至相当高的社会声誉与地位,逐渐成为粤东地方社会的一个地域性的文化中心。正如后来客家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罗香林关于客家文化中心的研究所揭示的:“降及清代,客家的文物中心,渐由汀韶惠各州,而移于嘉应及大埔二地。”其主要理由是,“有清一代,广东的科甲,以嘉应本州及大埔为最盛”[87]。而白堠是大埔科举最发达之地,当然成为客家地区的文化中心。
白堠科举的鼎盛,培养了大批士绅,儒家传统在乡村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以此作为指导,进一步对乡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适和建构,从而使村落社会出现新的变革。
有关白堠乡的故事 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的文章
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436]为祖先找风水,往往成为子孙在现实生活中所利用的一种策略。白堠人崇信风水现象,似乎正是出于这种策略的考虑。因此寻求好风水葬祖先成为人们追求富贵的手段,崇尚风水成为社会的习俗。这些表明25岁的举人杨之徐对风水的本质和危害有深刻的认识,是非常反对风水的,并以此对信奉风水的三兄杨凤来作过劝告。......
2023-08-30
在白堠村口的西山下地方,原有一座“义祠”,专门祭祀“义勇公”,相传建于明末清初。及三路夹攻,五人膺背受敌,众救不及,遂被害。乡民在五人牺牲后,专门设神牌供奉于村中社庙,名曰“义勇公”。“义勇公”形象的确立,塑造了白堠人“义”的品格,从而完全改变了明嘉靖年间“贼巢”的社会形象。......
2023-08-30
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2023-08-30
各族内部如何完成这份差役,则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应对的措施。族绅萧其寀有感于此,捐出每年收租20余石的田产,以每年所入作为五年轮差之费用。此田因而名为“义田”,为当役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董理。为纾民困,他倡设“安均田”,以每年所收租谷补助应役的正户。特从尝产中划出了113石租谷,作为每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成为应役的专项经费。官府文献亦显示,“摊丁入地”后,百姓差费摊派基本解决。......
2023-08-30
关于杨淮和“杨李”的故事,民间一直有各种版本流传,至今仍为村民津津乐道。山寇张琏为乱,新泉公被本乡李某杀死。敦义公困顿讼狱者数年,卒之获解脱于理刑某公,而李氏凶首伏法诛。经过一番曲折后,终于将“凶手”绳之以法,只是一般案件,而并非什么“惊天”大案。遂大噪,拔刀杀人,害同姓住下村者近百人。时新泉公病,乘舆而行,为贼所及,遂殒命。......
2023-08-30
明中叶以来,赣闽粤交界地区一直动荡不安,乡村向有修筑土堡楼寨以自卫的传统,[29]“贼寇”来则入为防守,走则出为耕种。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老三池淼庵在村中筑有土围子。面对此次改朝换代的全国性社会大动荡,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各乡村纷纷在平地修筑土堡,在山中修筑楼寨,增强自卫能力。[35]建筑土堡楼寨以防寇自卫,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而乡村之远于城者,则有土堡楼寨。[36]为此,村民修筑了许多防御性的土堡楼寨。......
2023-08-30
对白堠这个具体客家村落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村落变迁过程,也是以士绅为主的村民充分利用各种国家和社会资源,不断进行有意建构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官府的支持下,士绅开始替代传统的“乡豪”,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主要控制力量和建构乡村社会的主角。乡村整体格局与乡民居住形态随着社会局势的变化、士绅的有意建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士绅为落实官府政策,建构乡村社会成为其基本任务。......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