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白堠乡的故事:乡村社会建构的地域历史脉络

白堠乡的故事:乡村社会建构的地域历史脉络

【摘要】: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村落人口发展,科举兴盛,经济繁荣,整个社会欣欣向荣,处于兴盛状态,白堠在大埔乃至粤东地区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

各地人文景观,多为文人所建构。少则四景,如三河四景,湖寮四景;[535]多则八景,如茶阳八景,赣州八景,潮州八景等。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各地文人,和之者众多。杨之徐《堠乡十二景》诗曰:

东廓晚霞:一方巨镇峰高峻,千柳垂枝势蜿蜒;日入西隅迥晚照,霞光一片赤城连。

西岩朝翠:望断西岩不尽峰,连天翠色意何浓;一朝雷雨饶云气,却怪深山有伏龙。

狮潭夜月:狮子临江坐钓矶,江中月涌鲤鱼肥;游人夜唱西江月,只见西江不见妃。

马寺晨钟:僧寺横空镇马岗,松声隐向水中藏;晨钟一觉幽入梦,梦见花飞鸟又翔。

石磜双流:水流两磜为瓴建,雷击中崖似石飞;悬瀑在山高九仞,长年经眼雪霏霏。

桃花三峙:桃花笔架蔚人文,突兀三峰影入云;试问桃花何处见,江郎梦里色缤纷。

梅滩霜叶:梅滩从不见梅花,浪似梅花石半遮;秋景多依霜叶尽,月明古树隐山家。

滑濑雪花:石骨盘空锁玉湾,浪花如雪涨前山;轻舟旋折滩波急,惊却篙师两鬓斑。

古榕荫夏:古榕如盖色苍苍,影入江边百鸟翔;四面风来忘夏日,游人杂还歌沧浪。

野渡横秋:溪映秋云暗淡天,长虹如带锁前川;往来无限悲秋意,野渡安闲水底眠。

平畴犁雨:天子重农频下诏,耕夫冒雨带犁归;平畴一望青青色,为报君王教不违。

比屋炊烟:屋比鱼鳞烟火盖,堠山真见好人家;偏怜烟断长吟客,腹饱仙丹饮晚霞。[536]

从诗中可知,白堠为一方巨镇,位于群山之中,河道弯环水曲,景色宜人,人文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平畴犁雨”,描写在雍正皇帝“重农”政策影响下,村民们在春雨中下地耕作的繁忙景象,成片成片的庄稼长势良好。“比屋炊烟”反映在白堠盆地中,房屋像鱼鳞一样密集而有序地排列,被誉为繁庶的好地方。每当日暮,家家炊烟遂起,烟雾像云盖一样笼罩着村落。长途跋涉的文人墨客见到此番景象,当引起无限的遐想。

在杨之徐等士绅的形塑下,白堠村以清帝国统治下的风景优美、人文兴盛、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的社会形象,呈现于世。

康雍年间,伴随着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白堠科举兴盛,人口增长较快。为解决人口问题,以杨之徐为首的士绅们利用国家的宗族“话语”,建构了一整套的宗族网络,实现村落宗族普及化。同时改革传统习俗,对乡村传统信仰等民间文化重新解释,使乡村出现了一个儒家化的过程。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整个社会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村落形态亦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士绅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雍正九年(1731)杨之徐去世时,其子岁贡杨又时等根据其生平,撰写了《慎斋府君行述》,对其后30年所为“宗族乡党”之事进行了总结:

尤恳恳留意于列祖尝祀。历代祭规,悉亲手酌定,缮写祭簿数十册,族人遵行无失。余祭数目,择老成练达者,分董其事,府君总其成,逐年清算,不惮烦琐。将祭之日,必斋戒沐浴,整肃衣冠,鸡鸣行祭。自缩酒以至徹爼,无倦容,恫恫属属,惟恐陨越,以诒先灵怨。

处族中,与父言慈,与子言孝,一团和气,时流露于辞气颜色间。无长幼老少,皆敬畏而乐亲之。遇不平事,辄义形于色。解忿释争,委曲劝导有加。数十年来,族众无雀角终讼之伤者,府君力也……

历任县父母官,闻府君德望,无不殷勤接纳,然未尝以私相干。或邑中有兴革公事,侃侃持正义,不少屈。年老多病,痰喘增剧,气息不能相属。乡里有斗者,犹牵率至床帷间。是非曲直,必得府君一言而后释,族党以是感府君德。[537]

以杨之徐为首的一批士绅担任宗族首领,以儒家礼教理念整顿族务,使白堠人重构宗族社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完全由士绅所控制的乡村社会,形成“敬畏礼教”的社会风俗[538],成为整个大埔县社会秩序最好的地方。“埔邑为乡,不下数十。求如堠乡之士守卧碑,民安耕凿,未之能或先也。”[539]各宗族和谐相处,共聚一区,共同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注释】

[1]《清圣祖实录》卷249,第15~16页。

[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47页。

[3]同①。

[4]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第11页。

[5]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26页。

[6]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116页。

[7]宋嗣京:康熙《埔阳志》卷2,《政纪》,第5页。

[8]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9]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卷32,《丛谈》,第20页。

[10]同①。

[11]李象元:《请广本邑庠额呈文》,《赐书堂集》,1931年排印本。

[12]王之正:乾隆《嘉应州志》卷4,《官师部·寓贤》。

[13]萧翱材:《哀五弟文》,《松存轩文集》卷下,第64页。

[14]杨德基:《显考节庵府君行状》,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8页。

[15]蔺:乾隆《大埔县志》卷4,《学校志·学宫》,第11页。

[16]《皇朝文献通考》卷70,《学校考八》。

[17]蔺:乾隆《大埔县志》卷4,《学校志·考校》,第18页。

[18]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45页。

[19]吴达源:《达源吴亲家讳启聪赋祝》,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1页。

[20]杨之徐:《答韵》,《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89页。

[21]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0页。

[22]杨之徐:《先考南麓府君行述》,《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2页。

[23]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仕宦》,第14页。

[24]杨之徐:《企南轩诗文集》卷3,雍正十三年刻本,第41页;《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7页。

[25]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文苑》,第7页。

[26]杨德基:《显考节庵府君行状》,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9页。

[27]张鸿恩:同治《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宦迹》,第18页。

[28]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0页。

[29]杨士旐:《牧人五叔诔草》,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71页。

[30]郑际泰:《皇清待赠文林郎南麓杨公暨元配萧孺人合葬墓志铭》,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97页。

[31]杨之徐:《先考南麓府君行述》,《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2页。

[32]同⑤。

[33]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第14~15页。

[34]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7页。

[35]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75页。

[36]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8页。

[37]同①。

[38]杨之徐:《元旦偶咏》(康熙五十九年),《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08页。

[39]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6~7页。

[40]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79~180页。

[4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35页。

[42]同②,第145页。

[43]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19,第29~30页;《明季潮州忠逸传》卷1,汕头华侨印务公司,1933年,第33页。

[44]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人物志·耆德》,第9页。

[45]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25页。

[46]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23,1943年,第3页。

[47]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28页。

[48]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页。

[49]饶堂:乾隆《茶阳饶氏族谱》第8册,《汇志》,光绪三十二年重刊本,第105页。

[5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

[5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2页。

[52]杨之冀等:《皇清待赠恩拔进士候选邑佐六十六寿先考南麓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上编,第63页。

[53]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耆德》,第8页。

[54]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31页。

[55]同③,第39~40页。

[56]同③,第44页。

[57]2005年5月8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58]蔺:乾隆《大埔县志》卷4,《学校志·学田》,第22页。

[59]杨品优:《清中期至民国江西的宾兴组织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0]杨天培:《孝祀祠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页。

[61]同③,第4页。

[62]杨麟书:《九世新泉公十世仰泉公烝尝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6页。

[63]杨焸:《方训公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70~71页。

[64]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儒行》,第7页。

[65]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37~38页。

[66]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83页。

[67]同③,第114页。

[68]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84页。

[69]同⑤,第37~38页。

[70]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26,1943年,第5页。

[71]李兰汀:《九世兆新》,道光《李氏族谱》,1919年李桂臣抄本。

[7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55页。

[73]杨之徐:《会文箴语》(雍正七年),《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84页。

[74]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95页。

[75]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128~129页。

[76]2004年5月8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77]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26,1943年,第5页。

[78]杨凤来:《教条》,《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116页。

[79]杨梦时:《清敕封孺人诰封宜人享寿六旬加四庄理饶太宜人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第19页。

[8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54页。

[81]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126~128页。

[82]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文苑》,第8页。

[83]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35页。

[84]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7~28页。

[85]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48页。

[86]杨缵烈:《公祭六伯父文》(乾隆六年),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38页。

[87]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7页。

[88]同⑤,第30页。

[89]同⑤,第31页。

[9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4页。

[91]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

[92]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94]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95]2004年5月8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96]杨之徐:《八世祖直斋公祭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7~28页;《编年录》下编,第15页。

[97]2006年9月8日,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98]杨自修等:《原乡特设办事处维持公安》,杨子源抄本,存杨兆和处。

[99]碑刻现存侯南村勉确公祠大门背后。

[100]杨鲲云:《修族谱叙》,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0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102]饶相:《白堠永济渡碑记》,《三溪文集》下卷,光绪四年重刊本,第22~23页。

[103]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04]杨之徐:《先考南麓府君行述》,《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1页。

[105]杨之徐:《四世祖清隐公烝尝序》,《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32页。

[106]杨之徐:《五男缵绪放泮告祖祝文》,《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49页。

[107]黄桂:《潮州的社会传统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4~87页。

[108]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67页。

[109]雍正十三年刻本《企南轩文集》收录该文时,丁数改为445人,当是其子杨缵绪在刻印时所增改。(杨之徐:《企南轩文集》卷1,第21页。)

[110]李其礎:《正直公祠记》(康熙二十四年),萧惠南《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90~91页。

[111]池修羽:《绵祀会叙》,《池氏族谱》卷18,《序记》,池昭世同治七年抄本,第41页。

[112]萧翙材:《义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碑存萧氏大宗祠;另载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第69页。

[113]杨之徐:《募建西山溪口石桥小引》,《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20页。

[114]萧建邦:《双合渡记》(康熙四十九年),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80~81页。

[115]中共百侯镇委办公室:《百侯镇2003年年终基本情况表》,2003年12月。按:因未找到其他更准确的统计数据,姑且用现在的数据。

[116]黄挺、杜经国:《潮汕地区元明清时期粮食产量估计》,《潮学研究》第3期,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7]赵天锡:《调查广州府新宁县实业情形报告》,《农学丛书》第6集,第14册。转引自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8]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序》。

[119]杨缵绪:《续修杨氏族谱序》,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20]杨缵绪:《族谱凡例》,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21]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世系》卷1,第8页。

[12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47页。

[123]廖国器:民国《合浦县志》卷5,《前事志·事纪》。

[124]鲍伟:《迁界与明清之际社会变迁》,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2001年5月,第87页。

[125]杨光辅:《归善德化桥杨氏归宗序》,杨桂林《(惠东)德化桥杨氏族谱》卷首,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126]大埔百侯杨氏族谱编委会:《大埔百侯杨氏族谱》(卷1),2003年,第242页。

[127]同⑤,第306页。

[128]余文仪: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卷11,《武备》,乾隆年间刻本。

[129]吴士功:《请准台民搬眷并严禁偷渡疏》,载《台案汇录丙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76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

[130]《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8下,第416册,四库全书本,第437页。

[131]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4~47页。

[132]大埔百侯杨氏族谱编委会:《大埔百侯杨氏族谱》卷1,2003年,第37页。

[133]同②,第30页。

[134]同②,第12页。

[135]同②,第30页。

[136]同②,第273页。

[137]同②,第276页。

[138]2006年9月8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宏恩、杨永汉的访谈。

[139]同②,第59页。

[140]大埔百侯杨氏族谱编委会:《大埔百侯杨氏族谱》卷1,2003年,第276页。

[141]同①,第38页。

[142]杨之徐:《舟中言》,《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33页。

[143]杨凤来:《仪廷三兄赋送式光公车北上二十韵》,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75~76页。

[144]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47页。

[145]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80页。

[146]杨凤来:《仪廷三兄赋送式光公车北上二十韵》,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75~76页。

[147]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29页。

[148]《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7,《礼部·风教讲约一》,顺治九年条。

[149]《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7,《礼部·风教讲约一》,康熙九年条。

[150]陈鸿、陈邦贤:《熙朝莆靖小纪》,载《清史资料》第1辑,中华书局,1980年,第114页。

[15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7,《礼部·风教讲约一》,雍正二年条。

[152]参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各年纪事。

[153]杨之徐:《四世祖清隐公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31~135页。

[154]杨士薰:《小宗祠记》,乾隆《杨氏族谱》,《祠堂序备考》卷3,第4页。

[155]杨之徐:《代沧腾兄作大书斋思孝堂祠堂记》,《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2页。

[156]杨之徐:《代沧腾兄作大书斋思孝堂祠堂记》,《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2页。

[157]同①。

[158]同①。

[159]2004年9月28日,在侯北村对萧清耀、萧延麟的访谈。萧清耀,70多岁,原村干部,萧氏宗亲会主要成员之一,笔者在侯北村的主要报告人。萧延麟,70多岁,原村干部,萧氏宗亲会主要成员之一,笔者在侯北村的主要报告人。

[160]萧氏四大房:《重建小宗祠碑记》(嘉庆二十二年)。碑存百侯萧氏大宗祠椒远堂。

[161]萧翙材:《更建大小宗祠题工费引》,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89~90页。

[162]丘扆徽:《惇叙堂记》,丘焕枢《斯美堂房谱》,卷首,1940年丘树生抄本。

[163]同①。

[164]池用我:《肇祯堂因洪水冲毁复修记》(道光十六年),池昭世《遂晔居疏文禁文书信禁条对联序》卷1,同治四年抄本,第71页。

[165]碑镶嵌在侯北萧氏大宗祠椒远堂下厅右墙。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6~78页。

[166]萧俊章:《祭规》,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99~101页。

[167]陈忠烈:《“众人太公”和“私伙太公”——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设施看祠堂的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68]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第5页。

[169]鲍炜:《复界后的宗族重建——澄海林氏宗族的个案研究》,《潮学研究》第12辑,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5年,第186~196页。

[170]饶堂:乾隆《茶阳饶氏族谱》第7册,光绪三十二年重刊本,第63页。

[171]萧应植:《饶氏族谱序》,乾隆《茶阳饶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二年重刊本。

[172]佚名:《裕后公房谱·祭规》,抄本。

[173]杨士薰:《小宗祠记》,乾隆《杨氏族谱》,《祠堂备考》卷3,第4页。

[174]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81页。

[175]碑镶嵌在侯南中村孝庆堂门楼内右侧砖墙上。

[176]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9页。

[177]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81页。

[178]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第5页。

[179]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9页。

[180]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卷3,第2页。

[181]饶希燮:《大宗香灯簿记》,乾隆《茶阳饶氏族谱》第7册,第48页。

[182]萧俊章:《族规》,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82页。

[183]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184]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礼乐志·民俗》,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2000年整理本,第116~117页。

[185]宋嗣京:康熙《埔阳志》卷1,《地纪·风俗》,第51页。

[186]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第4页。

[187]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18页。

[188]杨之徐:《自作修族谱序》下编,1924年,第35页。

[189]杨鲲云:《修族谱叙》,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90]杨之徐:《序》,乾隆《杨氏族谱》卷首;《自作修族谱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5页。

[191]杨鲲云:《修族谱叙》,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92]杨之徐:《自作修族谱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6页。

[193]郑际泰:《叙》,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94]杨缵绪:《续修杨氏族谱序》,乾隆《杨氏族谱》卷首。

[195]杨缵烈:《本族族谱生卒考》,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9~10页。

[196]萧翱材:《与弟翙材书》,萧济川《椒远堂诗钞》附录1,广州蔚兴印刷场,1934年,第2页。

[197]杨之徐:《先考南麓府君行述》,《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4页。

[198]杨之徐:《告白》,《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18页。

[199]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4页。

[200]同④,第195~196页。

[201]佚名:《十四世润时》,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7页。

[20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87页。

[203]2005年9月28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204]《祭统第二十五》,《礼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205]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6]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07]郑振满、黄向春:《文化、历史与国家——历史学人类学的对话》,《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年第2期。

[208]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9]杨之徐:《八世祖直斋公祭簿序》(康熙五十二年),《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5页。

[210]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11]杨麟书:《九世新泉公十世仰泉公烝尝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6页。

[212]杨学博:《十世邑庠敏恪公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40页。

[213]杨之徐:《四世祖清隐公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33页。

[214]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儒行》,第29页。

[215]杨麟书:《十一世恪裕公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61页。

[216]同①。

[217]同①。

[218]杨麟书:《仲裔十一世寅宾公行状纪略》,乾隆《杨氏族谱》,《附录备考》卷6,第20~21页。

[219]杨行可:《(杨士薰)宗族诔章》,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75页。

[220]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21]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22]杨漱弓:《仲裔次房十世简厚公祭田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44~45页。

[223]详见杨之徐《编年录》及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2。

[224]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25]杨之徐:《父子支分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0页。

[226]杨之徐:《四世祖清隐公烝尝序》,《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33页。

[227]佚名:《五世克昌公起立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1~12页。

[228]杨之徐:《科立六世祖达尊公烝尝小引》,《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6页。

[229]杨玉阶:《五世吾叟公烝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5页。

[230]杨廷仪:《显考恩拔公烝尝序》,杨之徐《编年录》上编,第137~138页。

[231]杨之徐:《祖恺毅公烝尝序》,《编年录》上编,第193页;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57~58页。

[232]杨之徐:《恩拔赠公烝尝后序》,《编年录》上编,第199页;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67~68页。

[233]丘扆徽:《大宗祠记》(乾隆三十四年),丘焕枢《斯美堂房谱》卷首,1940年丘树生抄本。

[234]杨天培:《延庆祠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4~5页。

[235]杨曦升:《始祖烝尝序》,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91~193页。

[236]杨漱弓:《仲裔次房十世简厚公祭田序》(康熙四十五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44~45页。

[237]杨玉阶:《五世吾叟公烝尝簿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5页。

[238]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康熙三十六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39]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9页。

[240]杨之徐:《四世祖清隐公烝尝序》,《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132页。

[241]杨之徐:《科立六世祖达尊公烝尝小引》,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7~208页。

[242]杨鲲云:《达尊公起立烝尝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9页。

[243]杨之徐:《九世祖敦义公起祭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62页。

[244]杨之徐:《九世祖敦义公烝尝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3页。

[245]碑镶嵌在侯北萧氏大宗祠椒远堂下厅右墙;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4~76页。

[246]碑镶嵌在侯北萧氏大宗祠椒远堂下厅右墙;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6~78页。

[247]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37页。

[248]同①,第31页。

[249]同①,第38页。

[250]同①,第33页。

[251]碑镶嵌在侯北萧氏大宗祠椒远堂下厅右墙;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7页。

[252]佚名:《五世克昌公起立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1~12页。

[253]佚名:《五世克昌公起立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1~12页。

[254]大埔百侯杨氏族谱编委会:《大埔百侯杨氏族谱》卷1,2003年,第266页。

[255]杨行可:《公祭恩拔公诔章》,《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76页。

[256]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55页。

[257]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74页;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9页。

[258]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9~10页。

[259]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3,《灾祥志》,第7~8页。

[260]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第14~15页。

[26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33页。

[262]同③,第255页。

[263]同③,第239页。

[264]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康熙三十六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65]杨行可:《八世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康熙三十六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30页。

[266]杨凤来:《祝沧腾二兄六一寿序》,《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79~80页。

[267]杨之徐:《哭沧腾兄奠章》,《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6页。

[268]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第14~15页。

[269]杨之徐:《六世祖达尊公起祭后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61页。

[270]同①。

[271]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9页。

[272]如梁方仲:《一条鞭法》,载刘志伟编《梁方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袁良义:《清一条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3]刘志伟:《清代前期广东地区的里甲差役及其改革》,载明清广东省社会经济研究会编《十四世纪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95~105页。

[274]萧翙材:《义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碑存萧氏大宗祠;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第70页。

[275]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5,《赋役志·正役》,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年,第89页。

[276]萧翙材:《义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碑存萧氏大宗祠;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第69页。

[277]佚名:《五世克昌公起立烝尝序》(康熙三十三年),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11~12页。

[278]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儒行》,第7页。

[279]同②,第5页。

[280]萧翙材:《义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碑存萧氏大宗祠;另见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第69~70页。

[281]李介丞:《明末岭东山砦记》卷2,1936年稿本,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282]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44页。

[283]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儒行》,第30页。

[284]对此,陈贤波有详尽的研究,参见陈贤波:《“割都分治”之下——明末清初潮州属县都图争端的初步分析》,《历史人类学学刊》2005年第2期。

[285]宋嗣京:《详请均田粮里甲勒碑文》,嘉庆《大埔县志》卷18,第18页。

[286]同①。

[287]同①

[288]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仕宦》,第14页。

[289]大埔罗氏族谱编委会:《大埔罗氏族谱(德垂公系)》,1998年修订本,第777页。

[290]蔺:乾隆《大埔县志》卷6,《秩官志·宦绩》,第35页。

[291]宋嗣京:《详请均田粮里甲勒碑文》,嘉庆《大埔县志》卷18,第18页。

[292]宋嗣京:《详请均田粮里甲勒碑文》,嘉庆《大埔县志》卷18,第18页。

[293]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人物志·耆德·张可梯》,第12页。

[294]蔺:乾隆《大埔县志》卷6,《秩官志·宦绩》,第35页。

[295]李兰汀:《十世允恒》,道光《李氏族谱》,1919年李桂臣抄本。

[296]范引颐:《详记滩役原由分合原委》,《松山丛集》卷4,广州市光复中路合利承印,1932年,第70~74页。

[297]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耆德》,第11页。

[298]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义行》,第3页。

[299]萧翙材:《义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碑存萧氏大宗祠;另见萧惠南编《萧氏族谱》卷21,第69~70页。

[300]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仕宦》,第15页。

[301]杨行可:《八世直斋公烝尝起祭序》,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9页。

[30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54页。

[303]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18~119页。

[304]明清广东省社会经济研究会:《十四世纪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104页。

[305]蔺:乾隆《大埔县志》卷6,《秩官志·宦绩》,第36页。

[306]同②,第37页。

[307]《清史稿》卷121,《食货志二·赋役》。

[308]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2页。

[309]杨元兴:《先岁进士茅庵府君墓表》,载《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64页。

[310]如陈运飘:《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黄志坚、黄志繁:《清代赣南的乡族势力与农村墟市》,《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2期。研究概况可参阅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31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12]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13]黄挺:《明代中期潮州工商业重兴与民风之变化》,《汕头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黄挺、陈占山:《潮汕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2~328页。

[314]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礼乐志·民俗》,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第117页。

[315]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地理志·山川》,第20~21页。

[316]同①,《地理志·街市》,第29页。

[317]宋嗣京:康熙《埔阳志》卷1,《地纪》,第37页。

[318]2005年9月28日,在侯北村对萧清耀、萧延麟的访谈。

[319]2005年6月20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的访谈。

[320]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79~80页。

[321]罗书礼、罗锦兴:《大埔县湖寮硿子头发现古摩崖石刻告示》,《大埔文史》第21辑,2003年,第175~176页。

[322]碑刻至今仍在原处。

[323]2005年10月15日,在湖寮古城村对罗书礼、在侯北中村对萧延麟等的访谈。罗书礼,70多岁,乡村知识分子,对湖寮一带历史相当熟悉,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大埔文史》上。

[324]蓝海文:《大埔蓝氏族谱》第6册,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第24页。

[325]刘真汉:《湖寮老街史话》,《大埔文史》第21辑,2003年,第85页。

[326]同②。

[327]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附行述》,1924年,第6页。

[328]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3,《灾祥志》,第6页。

[329]蓝鼎元:《潮州府总图说》,《鹿洲初集》,四库全书本。

[330]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42页。

[33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83页。

[332]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风俗》,第7页。

[333]杨之徐:《禁烟公呈》,《编年录》下编,第44页,1924年。

[334]张燮任:《广询利弊兴革事宜七款》,康熙《埔阳志》卷2,《政纪》,第93页。

[335]同③。

[336]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风俗》,第7页。

[337]同⑤,第23页。

[338]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10,《民生志·农田》,第1~2页。

[339]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10,《民生志·农田》,第2页。

[340]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第7页。

[341]参见黄挺《潮汕史》有关章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2]佚名:《十六世少松公传》,大埔湖寮《崧里何氏族史·家传》,1919年稿本。

[343]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疆舆志·水利》,第70页。

[344]据民国《大埔县志》卷37《大事记·上》统计。

[345]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3,《灾祥志》,第5页。

[346]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3,《灾祥志》,第6页。

[347]吴立思:《天印山碑》,嘉靖《大埔县志》卷8,《文章志》。

[348]佚名:《高县丞回勘文》,大埔湖寮《崧里何氏族史·杂录》,1919年稿本。

[349]蓝鼎元:《大埔县图说》,《鹿州初集》卷12,四库全书本。

[350]佚名:《饭箩山记》,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95页。

[35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24页。

[352]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第8页。

[353]如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54~74页;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5~314页。

[354]典型的研究如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李泳集:《性别与文化:客家妇女研究的新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55]胡希张等:《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2页。

[356]刘广聪:康熙《程乡县志》卷1,第19页。

[357]王之正:乾隆《嘉应州志》卷1,《风俗》,乾隆十五年刻本,第39页。

[358]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1,《风俗志》,第4页。

[359]萧翱材:《哀亡室词》,《松存轩文集》卷下,第39页。

[360]杨之徐:《先妣端懿萧孺人行略》,《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9页。

[36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15页。

[362]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9页。

[363]宋德剑:《清前期赣南客家婚嫁习俗中的“薄聘厚奁”之风》,载罗勇编《“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216~220页。

[364]萧翱材:《溺女诫》,《松存轩文集》卷下,第33页;康熙《埔阳志》卷5,《文纪》,第62页。

[365]萧翱材:《溺女诫》,《松存轩文集》卷下,第34页;康熙《埔阳志》卷5,《文纪》,第62页。

[366]杨之徐:《舟中言》,《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34页。

[367]丘植:《家法》,《槐庭文前集》,道光四年刻本,第4页。

[368]萧翱材:《溺女诫》,《松存轩文集》卷下,第34页;康熙《埔阳志》卷5,《文纪》,第63页。

[369]杨之徐:《哭峨若七弟诔文》,《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71页。

[370]侯国隆:《关于旧时梅州童养媳问题的探讨》,《客家研究辑刊》1995年1期。

[371]房学嘉:《关于旧时梅县童婚盛行的初步思考》,《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1期。

[372]如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吴永章:《客家人生仪礼中的中州渊源》,《中州学刊》2003年5期。

[373]《永乐大典》卷5343,第12页。

[374]饶堂:乾隆《茶阳饶氏族谱》第8册,《汇志》,光绪三十二年重刊本,第103页。

[375]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礼乐志·民俗》,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年,第116页。

[376]宋嗣京:康熙《大埔县志》卷1,《地纪·风俗》,第52页。

[377]同①。

[378]杨之徐:《先妣端懿萧孺人行略》,《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67~70页。

[379]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0,《风土志·民风》,第3页。

[380]同④。

[381]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12,《风俗》,第5页。

[382]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06页。

[383]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4页。

[384]同③,第4~5页。

[385]同③,第1页。

[386]同②,第297页。

[387]同③,第188页。

[388]同③,第113页。

[389]同③,第234~235页。

[390]《礼记·昏义·第四十四》。

[391]王之正:乾隆《嘉应州志》卷1,《风俗》,第39页。

[392]颜奇宿:康熙《平远县志》卷2,《风俗》,第6~7页。

[393]杨时化:《蓝贞女传》,《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0页。

[394]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人物·列女》,第65页。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闺壶》,第59页。

[395]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闺壶》,第59页。

[396]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0~11页。

[397]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87页。

[398]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98页;嘉庆《大埔县志》卷18,《艺文志》,第14页。

[399]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下,1929年,第76页。

[400]同⑥,第4页。

[401]同⑥,第84页。

[402]同⑥,第88~89页。

[403]同⑥,第89页。

[404]蔺: 乾隆《 大埔县志》 卷9,《人物志·闺壶》,第59页。

[405]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人物·列女》,第65页。

[406]2005年10月16日, 在广州对张载炯的访谈。

[407]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0,1943年,第11页。

[408]萧俊章:《族规》,萧惠南《萧氏族谱》卷21,1935年稿本,第182~185页。

[409]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闺壶》,第61页。

[410]同③,第61页。

[411]同③,第61~62页。

[412]据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闺壶》统计。

[413]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列女》,第60页。

[414]《孟子》卷7,《离娄上》。

[415]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183~184页。

[416]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73~274页。

[417]杨之徐:《诸男支分簿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83页。

[418]杨之徐:《诸男支分簿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09~110页。

[419]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42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13页。

[421]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75页。

[422]同①。

[423]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43页。

[424]同③。

[425]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15页。

[426]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15页。

[427]同①,第116页。

[428]同①,第116页。

[429]王之正:乾隆《嘉应州志》卷6,《人物部·懿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古籍部排印本,1991年,第299页。

[430]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75页。

[431]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15页。

[432]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1935年稿本,第72页。

[433]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98页。

[434]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1935年稿本,第75页。

[435]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人物志·闺壶》,第67页。

[436]转引自李亦园:《中国家族及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9期。

[437]《论语》卷1,《学而》。

[438]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79~589页。

[439]杨之徐:《舟中言》,《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32页。

[440]同①,第35页。

[441]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15页。

[442]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15页。

[443]杨之徐:《述胎先祖叔格言》,《企南轩诗文集》卷3,第39页。

[444]同②。

[445]杨之徐:《八世祖直斋公祭簿序》,《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4~16页。

[446]张泉清:《试论“二次葬”的废革》,《客家研究辑刊》1995年1期;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

[447]典型的如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2年,第65页;韩素音:《客家人的起源及其迁徙经过》,《客家研究》第1辑,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448]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第149页;川口敦司:《广东族群捡骨重葬习俗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未刊稿;等。

[449]饶堂:乾隆《茶阳饶氏族谱》第8册,《汇志》,光绪三十二年重刊本,第105页。

[450]杨之徐:《述胎先祖叔格言》,《企南轩诗文集》卷3,第39页。

[451]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3页。

[452]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84页。

[453]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2页。

[454]杨之徐:《进葬先考祝文》,《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5页。

[455]同②。

[456]杨之徐:《赠王霞龄》,《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23页。

[457]杨之徐:《赠王霞龄》,《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25页。

[458]王增能:《客家的丧葬文化》,载郑赤琰《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4,第286页。

[459]张维耿:《客家地区二次葬成因质疑》,载李文生主编《汀江与客家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56~159页。

[46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15页;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4,第27~28页。

[461]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30,《人物·方技》,第20页。

[462]佚名:《杨应试公房谱》,手抄本,第16页。

[463]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7,《人物志·耆德》,第6页。

[464]2005年10月2日,在侯南村对杨同爱的访谈。杨同爱,侯南石屋下人,90多岁,退休工人。

[465]2005年10月2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永汉的访谈。

[466]池昭世:《池氏族谱》卷18,《墓志》,同治七年抄本,第25页。

[467]杨缵绪:乾隆《杨氏族谱》,《祀田备考》卷2,第68~69页。

[468]劳格文:《〈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序论》,载房学嘉主编《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等,1997年,第75页。

[469]黄志繁:《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470]英国学者王斯福在其著作《帝国的隐喻:中国的民间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中对这些研究有很好的总结。

[471]刘志伟:《神明的正统性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大族阴影下民间祭祀:沙湾的北帝崇拜》,载《寺庙与民间文化》,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出版,1995年。

[472]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官员、士绅与“正统”神明的地方化——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载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73]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7,《寺观志》,第1页。

[474]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4,《宫室·寺观》,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年,第82页。

[475]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6,《金石志》,第14页。

[476]宋嗣京:康熙《埔阳志》卷3,《礼纪》,第32页。

[477]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礼乐志·民俗》,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年,第117页。

[478]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7,《寺观志》,第1页。

[479]同②,第8~9页。

[480]同②,《寺观志》,第1页。

[481]2005年11月22日,在侯南村对杨德球的访谈。杨德球,侯南石屋下人,70多岁,农民,为现任下洋宫、马山寺以及正月太平福活动的主持人。

[482]饶墱:《白堠乡义勇公歼寇记》,民国《大埔县志》卷36,《金石志》,1943年,第38页。

[483]《永乐大典》卷5345,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影印本,2000年,第138页。

[484]同③。

[485]陈春声:《地方神明正统性的创造与认知——三山国王来历故事分析》,见《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三山国王信仰与台湾移民社会》,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0期,1996年。

[486]《南游记》卷2,《华光在萧家庄投胎》。

[487]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6,《金石志》,1943年,第10页。

[488]2006年5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教授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讲课时得到指导,谨表谢忱。

[489]饶墱:《白堠乡义勇公歼寇记》,民国《大埔县志》卷36,《金石志》,1943年,第38~39页。

[490]2005年11月22日,在侯南村对杨德球的访谈。

[491]饶宗颐:《潮州志·大事志·明》,1949年,第30页。

[492]宋嗣京:《埔阳志》卷6,《外纪》,第15~16页。

[493]佚名:《重建祠堂记》(同治六年),碑存孝庆堂中堂与上堂之间通往横屋的门额顶上。

[494]萧惠南:大埔《萧氏族谱》卷20,《谱传》,1935年,第23页。

[495]同②,第21页。

[496]佚名:《十三世凤来》,乾隆《杨氏族谱》,《谱传备考》卷2,第24页。

[497]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1页。

[498]杨缵绪:《谦受堂诗文稿》卷2,第26~27页。

[499]罗平:《蔡仙人的传说》,《侯中校友》第9期,1997年2月,第41页。

[500]罗平:《大埔县两大旱坝今昔》,《大埔文史》第22辑,2004年,第117~121页。

[501]2003年8月8日,在侯南村对杨冠钦的访谈。

[502]蔺:乾隆《大埔县志》卷1,《疆舆志·水利》,第67页。

[503]杨缵烈:《蔡仙圳》,《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78页。

[504]杨文振:《建蔡十娘庙序》,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上,1929年,第45~47页。

[505]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6,1943年,第1页。据郑振满教授现场考证,“永与鬼为祭祀田”实为“永与儿孙祭祀田”。

[506]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6,1943年,第1页。

[507]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12,《风俗·社会》,第9页。

[508]吴立思:嘉靖《大埔县志》卷7,《礼乐志·民俗》,大埔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本,2000年,第117~118页。

[509]宋嗣京:康熙《大埔县志》卷1,《地纪·风俗》,第52~53页。

[510]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91~92页。

[511]杨朝珍:《百侯杨氏文萃》卷中,1929年,第173~174页。

[512]杨之徐:《募建西山溪口石桥小引》,《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20页。

[513]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13,《灾祥志》,第7~8页。

[514]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270页。

[515]杨典祺:《家礼》,第178课,民国年间抄本。

[516]萧济川:《椒远堂诗钞》卷3,广州市蔚兴印刷场,1931年,第23页。

[517]萧济川:《椒远堂诗钞》卷3,广州市蔚兴印刷场,1931年,第23页。

[518]唐宋:《牛头福——敬牛节》,《侯中校友》新11期,1998年1月,第61页。

[519]罗勇、凌焰、程文伟:《傩文化与乡村社会——以萍乡市上粟县东源乡小枧傩庙和傩事活动为例》,载《2006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集结文集》,“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2006年12月,第365页。

[520]张择洪:《道教斋蘸符咒仪式》,巴蜀书社,1999年,第121页。

[521]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2页。

[522]杨燕秀:《千禧龙年曲滩联和福民俗风情掠影》,《埔山情》,梅州诗社,2003年,第121页。

[523]杨燕秀:《侯南石街路》,《埔山情》,梅州诗社,2003年,第106页。

[524]2004年9月10日,在侯南村对杨禹功、杨添顺的访谈。

[525]蔺:乾隆《大埔县志》卷9,第14~15页。

[526]温廷敬:民国《大埔县志》卷38,《大事志》,1943年,第4页。

[527]2006年10月12日,在大东坪山村对杨远省的访谈。

[528]同①。

[529]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11~214页。

[530]蔺:乾隆《大埔县志》卷6,《人物志·官宦》,第35页。

[531]2004年5月10日,在侯南村对杨永汉、杨禹功的访谈。

[532]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25~227页;乾隆《大埔县志》卷11,《艺文志》,第50~52页。

[533]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53~254页。

[534]杨之徐:《编年录》上编,1924年,第259页。

[535]洪先焘:嘉庆《大埔县志》卷2,《山川志·形势》,第16页。

[536]杨之徐:《编年录》下编,1924年,第328~329页;嘉庆《大埔县志》卷18,《艺文志·艺文下》,第15~16页。

[537]杨又时等:《显考慎斋府君行述》,杨之徐《编年录》下编,《行述附》,1924年,第5~6页。

[538]杨之徐:《白堠风俗论》,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40,第37页。

[539]杨之徐:《上周邑侯书》,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40,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