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其主神即是五显大帝。因而士绅在重新建构传统以来民间所信奉的神明系统时,有意地将其与本地历史结合在一起,使之经历了一个地方化与正统化的过程。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神明被当作家神来祭祀的现象。据科大卫分析,这可能是为避免被认为是“淫祀”,有意将自己所崇信的神明作为祖宗带来的家神,因而与崇拜祖宗一样具有合法性。[493]无疑,以上传说将神明与地方历史结合在一起,成为士绅将神明正统化的重要依据。......
2023-08-30
传统乡村社会的民间信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最隆重、最重要的主要是作福和打醮,即“迎神赛会”。白堠的作福和打醮活动,随着士绅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深入,其仪式活动也经历了一个正统化的过程。
1.作福
乡人为求祥邀福,纠合神明,供奉斋荤,行大礼,上疏表,并举行迎神赛会,娱神娱人,俗称“作福”。潮州各县迎神赛会,非常热闹,但所赛之神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九邑皆事迎神赛神。海阳有双忠会,以庆张巡、许远。届三年小会、五年大会,小会数百金以上,大会数千金以上。潮阳有土地会,揭阳有三山国王会。”而大埔的特色是各里社的春秋二会,乾隆《潮州府志》的编者认为:“大埔春秋二仲月,里社各宰牲设,犹古者春祈秋报之意。”[507]
在潮州各地最盛行的迎神赛会中,大埔以最合古意的春祈秋报活动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这种春祈秋报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士绅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明嘉靖年间,大埔乡村即有春秋两社的祈报活动。“春社,乡落椎牛,醴酒,作会祈谷。”“秋社,乡落作会报神,如春社仪。”[508]至康熙年间,祈报仪式依然。[509]
对于乡村传统的神明祭祀活动,士绅们为了避免“淫祀”的嫌疑,力图将其置于儒家伦理的范畴之内。如白堠的杨之徐,去职回乡后,曾在家族中组织了一个“方社会”的组织,定期举行春秋祈报活动。
杨之徐的方社会,创立于康熙四十年代。每年组织会员进行春祈秋报活动。其活动情况最早见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祈春福。关于作福的具体情形,下以康熙五十七年秋季的作福为例。这一年他60岁,照例,祈求神明保佑信众的奏疏由他撰写。在他的《编年录》中收集了这一年他所作的《方社会祈秋福疏》,其具体内容如下:
食毛践土,明神之诒。春有祈也,秋则报之。堠之南里,伊谁是司?三山五显,无择人斯。会名方社,告虔惟时。家凡十四,久仰福绥。岁逢戊戌,孟秋届期。金风淅淅,新稻荐禧。醇酒冽冽,醵赀陈牲。既报丰泽,更祝新厘。驾云驭鹤兮,神之来思。醉饱无疆兮,神之歆思。跪而宣读兮,情见乎辞。赐福降康兮,俾我罄宜。老幼恬适兮,物类蕃滋。长厥子孙兮,仁寿咸熙。险恶不撄兮,各惬其私。洋洋如在兮,而俯鉴兹。
十四家:瑨字子斗,嗣英字子育,字子锦,景琳字子遂,鲲云号沧腾,甡字并生,凤来号仪廷,之徐号慎斋,和弓字协威,烋字乃臧,燮字和宰,炯如号濬垣,永祚乳尔祉,琼字子奎。[510]
这次活动由方社组织,时间是水稻收割后的八月,所请的神明有“三山五显”,即村中上洋宫的三山国王和下洋宫的五显大帝,他们被认为是主管堠南地方的社神。在春季播种期已向社神祈求保佑,至秋收时获得丰收,因而在收获之际奉上丰盛的供品,向社神汇报今年的年成,各家的人丁变化,感谢神明一年的保佑。同时祈求他们继续保佑,“既报丰泽,更祝新厘”。
查对族谱,该会由杨氏下五房的家庭所参加,其中多为十三世有功名身份者。一房有冠带乡宾、庠生和弓两家,二房有进士之徐、贡生鲲云、副贡凤来、恩拔寿官嗣英和景琳五家,三房有廪生瑨、廪生炯如、监生琼、监生燮、庠生存礼子永祚五家,五房有寿官冠带甡和庠生烋两家。四房没有人参加。
以其内容而言,完全是春祈秋报的儒家伦理规范。以其范围而言,似乎很小。但以杨之徐的身份和地位,其所主持的方社会的春祈秋报活动,无疑在村民中具有示范作用。
而杨之徐之兄杨凤来不仅参与发起的方社会,而且对白堠的神庙乡社等多有举措。他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游泮,三十二年援例充贡,以训导职衔居籍候选。他为人“赋性刚方,见族党有不平事辄义形于色,扶弱抑强,拯厄济困,其素志也。生平一介不苟取,自奉甚俭,而缩简所余,悉以行利济事”。是一个利人济物的士绅。注意以自己的声望与地位,对传统以来乡间民间信仰进行整合,出力尤多(详见前文)。他信奉因果之说,同时与其弟之徐最相契合,因而对民间信仰活动的整合,当和杨之徐一样,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从而在白堠民间信仰活动建立起系统的儒家正统化仪式。
此外,每年冬至,村中还举行赛神活动。乾隆年间进士杨天培有《冬至赛神歌》,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四序流兮未央,羌将启兮青阳。正昏中兮东壁,揆日影兮既长。芸芸兮徂畛,我稼同兮禹甸。洁骍黑兮齐明,将邀福兮于我神。适中田兮和惠,畅灵风兮。式歌兮且舞,馨管喤兮具举。吹云璈兮碧落,于皇乐兮士女。神连蜷兮始来,乘玉虬兮骖文鲵,使云师兮执盖,及风伯兮前驰。皇皇兮既降,发阳兮在上。穆将愉兮陈词,瞻玄威兮遐畅。堠之土兮一抔,犬牙交错兮如绣。神偃蹇兮来萃之,乘迴风兮戴云旗。化雨时兮风和,吹麦浪兮参差。是乡之人兮于神托命,神莫我疵兮我惟神聪。下无苦湿兮高无燥,去虫螟兮坚以好。俾田穉兮充羡,驱彼厉鬼兮穷岛。福我兮寿我,肸響兮无颇。我民报祀兮有常,愿惠兹兮无疆。[511]
所记虽为乾隆年间之事,但康雍年间实已相当普遍了。
2.打醮
士绅以儒家伦理为价值观,对于佛、道教的观念并不一定信服。如杨之徐对寺庙庵堂就不以为然:“尝读梓橦帝君阴文,种种善行,未易一二殚述。余窃谓如拜佛念经,修创寺院诸事,可以诱愚顽而不可以动贤哲,稍有识者,鲜不识之笑之。”[512]认为佛家、道家的主张和行为,只能骗骗普通百姓。但当自然灾害发生、并对乡村社会产生较大冲击而无其他缓和措施时,亦不得不依从传统习俗,组织打醮。请来和尚道士,设立道场,以驱灾祈福。
雍正三年(1725)八月十五日晚,白堠“陡发大水,至次日午时方退,漂圮铺户民房不计其数”。不仅冲垮了店铺、房屋,还淹死了不少人。第二年,因春旱而大饥。“兼值时疫,有患即殒。民之流亡死丧者,不计其数。”五年,大饥。“民之饿病死者、流散者不可胜记,计开邑以来,未有此二年之惨。”[513]接连三年,白堠遭受严重灾难,死人不少。为“安抚”孤魂野鬼,也为安慰生者,在灾情减缓、经济渐次恢复后,于雍正六年(1728)起,连续请和尚、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打醮三年。
雍正六年九月初一日开始的打醮,七十岁的杨之徐亲自参加,“起坛建醮,七日乃止”。还为此特意赋《建醮有感》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的感受:“食素非吾愿,神临不敢违;洁身勤澡浴,思过慎机枢。经声和磬钹,果核杂粢薇;醮终神藉荫,俗敝道谁依。”[514]认为打醮是弊俗,但又不得不为。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又连续打了两次醮。雍正八年九月二十八日通乡打醮的《建醮疏文》,是由杨之徐的堂侄、贡生杨拔元所撰,其内容如下:
伏以人事多难,永切皈依之心;佛法无边,普度幽轮之厄。来真经于西域,亿万生喜得觉岸;津梁洒甘露于南洲,烦恼地现出清凉世界。妙偈指示,一天花雨覆旃檀;慈旨宏宣,万国巽风嘘几席。慧日高烛,皓月独当;空天际宝,筏渡尽迷。津具千变万化,能只此手足耳目,空宇宙色相之迹,□□今古往来三界。任作行褒交圆照六道,望超拔抢头轻挥。□龙猛虎,□□狰狞,法鼓金钟,震惊聋聩。既无微而来烛,亦有感而辄灵。维兹白堠一撮土,生灵万众,人烟千家。赖天地生成之恩,既日长而月永;沐君相教育之泽,且老安而少怀。然而覆载不齐,缺憾多端。或寒暑灾,祥不得其正,不无夭礼之可虞;又或鳏寡孤独,有失于养,遂致怜忊而生困。加以丙丁戊(雍正四年、五年、六年)三载,饥荒荐至;亦且凶疾瘟诸病,反复重来。途中有饿殂,尸已僵而恨难瞑目;床上无生理,势孔亟而情不灰心。月照寒潭,时动野鬼之哭;风吹衰草,莫解夜台之愁。思麦饭而一孟,谁将可怜。鬼犹求食,望亲友而吊祭莫至,孰谓魂其无他。若仰药投河,轻生赴死,了性命于片时,弃家室于顷刻,白杨翻飞,凄然欲痛。缘水幽咽,苦矣难言。凡兹可怜可伤,皆能为灾为戾,非借佛法之广大,曷拯苦海之深沉,续胜事于甲酉二载之后,扬休风于庚戌九月之秋。爰合乡善缘,各办诚心一片,伏冀威灵之覆庇,更请菩萨而扬徽襄最之因。黄金能舍,成清静之境;白云为炉,涌狮象于平地。作东土选佛之场,现缨给于禅灯。
继往来拈花之会,大善知识。同来高座正法眼藏,各展圆通。击毒鼓以振大千,滴扬枝以苏亿万。香气着氤氲一缕,直上三十三天;呪声听悠长数卷经,能撒九十九地。祥云广覆,不愁魄怨空山;正会全提,能令孤惊道左。为饥饿,为水火,沃以灌顶之醍醐,而恨苦皆平;或罹凶,或遭殃,起以白骨之血肉,而毒害尽释。叹世纲之多撄,请大力一拳,打开悲劫之无穷;借圣水数点,扑灭处处香花,围绕家家幡盖。护拥灯焰常明,无复磷磷野照。烟尘永绝,莫睹昏昏山岚。凡此惠和之风,要归神圣之力。惟愿圣轮常转,满月常辉。持本叶千寻,净拂十里香土。将莲花十丈,深种一乡福田。则少壮髦期,不难共登于仁寿;而士农商贾,皆可各叶于休祥矣。某等无任沾恩之至。谨疏以闻。[515]
疏文中提到,之所以打醮,是因为“缺憾多端”:“或寒暑灾,祥不得其正,不无夭礼之可虞;又或鳏寡孤独,有失于养,遂致怜忊而生困。”尤其是雍正四年(1726)、五年、六年三年自然灾难严重,死了很多人。为了“安抚”孤魂野鬼,因而接连三年打醮。
疏文以上奏佛祖祈求“安抚”孤鬼的形式,通过打醮的宗教仪式,塑造了阴间的社会秩序,对于安抚幸免于难的村民起了重要作用。由士绅主导举行的打醮活动,对于建构乡村秩序,影响深远。
3.耕作的信仰习俗
清初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习俗亦随之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为求得生产丰收,人们形成了求助神明的习俗。
萧应奎为清中叶堠北梅树滩人,在村中为塾师。“岁暮天寒,课蒙功简,童子偷闲,学唱山歌。因戏作《四时耕田歌》,故为鄙俚,使习之,不较愈山歌乎!”[516]见学生忙里偷闲,学唱山歌,便依山歌格式,以村中生产习俗为背景,作《四时耕田歌》。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白堠乡中的生产、生活习俗:
春来三月桃花红,布谷催人上农功。多谢一番连夜雨,今朝田水响丁东。响丁东,日迟迟,插禾谷雨正及时。身骑秧马手驱牛,吠蛙惊人入水投。一张纸钱一炷香,到田先向田祖求。问他什么求?鼠不食禾虫不生,口里啰啰说不休。
夏来六月大有同,禾正垂黄日更红。当朝作罢禾黄福,缠头戴笠走西东。走西东,禾穰穰,新磨镰子白如霜。赤足粘泥手割禾,背心滴滴汗流波。归来犬吠夜三更,不脱蓑衣击钵歌。问他什么歌?笑说锅中新米饭,香过邻家大禾多。
秋来七月倍郎当,割罢熟禾又插秧。三更未睡四更起,行到田中日未光。日未光,勿休休,大暑过了将立秋。一日雇人斗谷偿,闲人莫说夏日长。天上阴云未滴雨,两足走归急忙忙。问他什么忙?门前湿谷晒未干,妻子家中收不遑。
冬来十月春小阳,无风无雨又无霜。上季丰盈冬大熟,禾苗露藁谷满仓。谷满仓,鼓咚咚,迎神作福报田功。担来美酒与肥鸡,硬着长衫四皮齐,一人持珓掷地中,神前再拜神前祈。问他什么祈?预祝明年春雨足,五谷丰登六畜肥。(俗名长衫为四皮齐)[517]
在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三月插秧前要向田伯公祈福,六月收割前要向田伯公作禾黄福,十月要迎神作福。祈求神明保佑生产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整个仪式活动完全是儒家所宣扬了春祈秋报活动。
为求神明保佑生产活动的顺利举行,清初以来还形成了一些地方性的祈福活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堠西的敬牛节和曲滩的牛福。
每年正月初五,堠西过敬牛节——举行隆重的牛头福。堠西村口的小溪边有一座公王庙,敬奉的神明为康葛公王(见图4-17、图4-18),传说是古代的农民头——善于放牧的人。活动由福头牵头组织,福头由养牛户轮流担任。各家用纸剪成牛样,名为牛头纸。家中有两头牛,就要剪两副牛头纸。若是一头母牛一头小牛,就要剪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剪好后把牛头纸挂在带有竹叶的竹竿上,意思是让牛吃青竹叶。到选定的吉时后,福头燃放单响的“泥炮”,村民们便从四面八方向祝福地点汇集。大人挑着供品,牧童举着牛头纸,兴高采烈。供品除了猪肉、鱼、鸡外,主要是用米、面、木薯、芋做的食品。一竿竿的牛头纸,插在公王庙左右两边。
图4-17 堠西唐葛公王宫
图4-18 堠西公王宫唐葛公王
仪式由福头主持,有一整套礼仪。其中最关键的是向神明上疏文,主要内容是祈求唐葛公王保佑牛健壮,驱走瘟疫。
最后一项礼仪最热闹。牧童各自把牛头纸压到燃烧着纸钱的熊熊大火堆中,鞭炮声混合着青竹的爆炸声,响彻云霄。就在这时,牧童们将竹竿从火堆中抽出浸入水潭中,高叫着“牛饮水罗!”在祝福礼仪之余,人们交流着养牛的经验,使牛的技巧,挑选耕牛的秘诀。[518]
据文献记载,唐葛公王实为唐宏、葛雍,加上周武,号称三将军,是古时候驱鬼逐疫的傩神。[519]同时又被道教奉为“天门三将军”[520]。而至白堠,则被村民奉为驱除牛瘟保护耕牛的主神了。
在白堠保护耕牛的神明除唐葛公王外,还有惭愧祖师。惭愧祖师是程乡县(今梅县)雁洋灵光寺的开山祖师潘了拳,为唐代和尚,被粤东北山区居民普遍信奉。[521]白堠青仔凹龙安寺,相传为其分香。每年二月初九,白堠曲滩要请惭愧祖师来作牛福。
白堠曲滩各姓作牛福的习俗,起自清初。相传江冉小村发生牛瘟,情势危急。为祈求合境人畜平安,恭请青仔凹龙安寺惭愧祖师到曲滩来行香拜祭。结果,牛瘟很快被阻止。行香请神那天是二月初九日,第二天便在沙坝作大福庆贺,俗称“联和福”。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形成习俗。月转星移,历经沧桑,一直流传至今。[522]
参加作福的有坑口、外围、陂乾、江冉、坑尾五个自然村,每年各村轮流选出五位福首主理。二月初九,福首组织队伍敲锣打旗迎请龙安寺惭愧祖师回村,依次到各村巡游,驱瘟逐煞,保佑耕牛。二月初十日,各家抬着猪、羊五牲等供品,聚集到作福坪,举行全村的祈福仪式。整个仪式由礼生主持,各福首、户主参加。礼生唱礼读祝,上《许福完神疏表》,行三献礼。祈求五谷丰登,财丁兴旺等。
随着士绅影响的深入,士绅以儒家理论为依据,对传统以来的民间信仰活动进行指导,从而使乡村社会的民间信仰活动,亦相应发生变化,与国家所提供的儒家礼仪基本一致,从而形成乡村居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有关白堠乡的故事 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的文章
据调查,其主神即是五显大帝。因而士绅在重新建构传统以来民间所信奉的神明系统时,有意地将其与本地历史结合在一起,使之经历了一个地方化与正统化的过程。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神明被当作家神来祭祀的现象。据科大卫分析,这可能是为避免被认为是“淫祀”,有意将自己所崇信的神明作为祖宗带来的家神,因而与崇拜祖宗一样具有合法性。[493]无疑,以上传说将神明与地方历史结合在一起,成为士绅将神明正统化的重要依据。......
2023-08-30
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至清初以来,由于人口膨胀与生存资源的有限,导致宗族关系日趋紧张,各宗族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互相竞争,从而不断改变乡村的姓氏关系,形成以杨、萧为核心的地域性宗族社会。李兆新与杨之徐关系亦相当密切。李与杨共处堠南中村,两姓关系密切,有着悠久的通婚历史。禁婚,一直被认为是宗族之间关系最恶劣的表现。......
2023-08-30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奏请求“撤藩”,得到皇帝批准。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反”。缵恐官兵至,复移札山冈。五月二日,在县令刘志毅所率各社乡勇、城守朱樑、参将张星高所率官军进攻下,朱缵战败。“朱败走坪砂,官兵擒缵杀之,余党受抚。”及我朝康熙“甲寅之乱”,强暴侵虐尤甚。乙卯,逆党朱缵寇害湖乡。[95]在“三藩之乱”前后,白堠地方社会相当混乱。其堂兄、子侄为保家卫乡,贡献很大。......
2023-08-30
[436]为祖先找风水,往往成为子孙在现实生活中所利用的一种策略。白堠人崇信风水现象,似乎正是出于这种策略的考虑。因此寻求好风水葬祖先成为人们追求富贵的手段,崇尚风水成为社会的习俗。这些表明25岁的举人杨之徐对风水的本质和危害有深刻的认识,是非常反对风水的,并以此对信奉风水的三兄杨凤来作过劝告。......
2023-08-30
杨氏现为白堠乡村中最大的宗族,有成员5000余人。关于杨氏祖先的传说,以始祖四十一郎、六世祖杨安和八世祖杨淮最多。但实际上,杨淮是明代中后期大埔县清远河流域的一方势豪。本章以杨淮为中心,追溯其始迁祖四十一郎、六世祖杨安,以传说为引子,通过解读传说,揭示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形,展现从宋末到明末地方社会变迁的过程。......
2023-08-30
在白堠村口的西山下地方,原有一座“义祠”,专门祭祀“义勇公”,相传建于明末清初。及三路夹攻,五人膺背受敌,众救不及,遂被害。乡民在五人牺牲后,专门设神牌供奉于村中社庙,名曰“义勇公”。“义勇公”形象的确立,塑造了白堠人“义”的品格,从而完全改变了明嘉靖年间“贼巢”的社会形象。......
2023-08-30
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