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虽然经过均里甲田粮、出甲归宗,赋役不均现象有所缓和;但时值战争连年,差徭繁重,要完成确非易事。各族内部如何完成这份差役,则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应对的措施。
萧氏因尝田不多,移尝产作差费,则祀祖之典乏费;计灶敛费,又科及穷户。族绅萧其寀有感于此,捐出每年收租20余石的田产,以每年所入作为五年轮差之费用。此田因而名为“义田”,为当役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董理。其原委和田迹详刻于石碑,名为《义田碑记》,竖于康熙元年(1662)重修的大宗祠左侧的墙壁内:
我萧族统溪北、车头,则五年值其一,永以为例。独计我族食指虽繁,其中房分有荣枯,家殖有丰啬,质性有良顽,凡有公举,派醵维艰,动移祖尝以给用。夫值役之年,公务亦伙矣。欲移尝费,则祀典缺。如均派烟丁,恐终穷者难以猝应。哀我征人,其不读何草而伤芃狐者,罕矣。壬申春正月,有十三世孙其寀,恻然念及此,发愿捐租二十六石五斗,共载米二斗二升柒合。其田坐在本村下坝,并吴家畲、竹园下三处,共种九斗五升,为溪北、车头合族当烟义田。即日请族各房长书契交众,任择族之贤者司出纳。时生息,积五年之租利,以备值年地方公费,不以科及余户。如其有余,则累利息。俟其盛大,增置田亩,以丰祖祀,建义学。族人高其义,镌碑以垂不朽,属翙材记之。[299]
保安甲的张可梯,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因差役繁重,人户逃走过半。为纾民困,他倡设“安均田”,以每年所收租谷补助应役的正户。“时地方差役繁重,挨户科敛,烟灶逃亡过半。乃议立安均田,首捐多赀。复劝同乡捐助,置息得谷三十余石,俾正户递年应差。永兴一甲,赖以苏息。”[300]
而堠南的杨姓,从康熙五年开始赎回因战乱而消耗殆尽的八世祖直斋公尝产,至康熙二十二年陆续赎回及新置田租共计262石7斗。因应差役,族人“佥议将所置田租,除出坪山八十石,本村田心、陇裹、丁公神前、黄砂隔等处共二十六石,又大楼东边田租七石,为递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301]。特从尝产中划出了113石租谷,作为每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成为应役的专项经费。
至于原来的小户,由于户小丁单,没有公费可以承充,因此力役一直是他们的沉重负担。直到雍正年间,各小户还在不断地请求各大姓补贴调剂。“[雍正六年(1730)八月]念七日,钟、郭、危、陈、熊、连各正户请通乡绅衿,求余户帮贴伊正户,地方少苏穷苦,立合议字为凭。”[302]
各小户对萧其寀捐资作义田资助差费的态度,在雍正三年萧其寀去世时,以“通乡余户”名义撰写的《通乡余户祭诚义公文》中有集中反映:
呜呼!名不在位,有德则显;行不在贵,有功则远。岂无金张,莫我青眼;亦有陶白,如鹿在圈。大哉我公,德功并檀!公生右族,世家硕彦;间气挺生,诚宽义健。博学多才,文武兼善;学尽伦常,才能御变。入孝出弟,人言无间;捍患御侮,脊令在原。本立道生,胞与缱绻。吾侪散处,乡僻氓佃;久托字下,幢幪匪浅。不我愚贫,不我微贱;周恤抚训,诫亦兼劝。地方供役,逐户派灶;连年追呼,举家惶窜。公捐义田,征敛以免。村有长江,南北断岸;鞭石无术,舆济难偏。公捐渡田,江横夜航。约束乡里,阳春布暖;解忿息争,救灾恤难。顽良在鉴,是非立判;无敢欺诈,无敢媟嫚。利固难诱,势亦不惮。[303]
落款是鲍、刘、朱、阙、熊、钟、江、何、巫、卢、李、谢、危、邓、林、温、丘、陈、黄、周、黎、傅、吴、郭、曾、许、苏、张28姓,共45人。
祭文对仗工整,言简意赅,颇具文采,显为文人士绅执笔所撰,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事实:这些人都是小户人家,居于偏僻的山村,居处分散,世代为萧姓等大户右族耕山种田,地位低下,每年按烟灶户口摊派地方差役,不堪重负。自萧其寀捐置义田作为差役之供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关于差役扰民之事,刘志伟在《清代前期广东地区的里甲差役及其改革》一文中认为,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以后,广东各地已陆续革除了里甲差役,“尽管各地革除里役的先后和程度不一,但很显然,在康熙末年以后,广东各州县已经很少看到过去那种繁重的差役征派了。当然,在雍正以后,里甲仍然担负着催征钱粮的任务”[304]。
而在大埔,里役的减轻似乎要稍晚一些,大致至雍正初年才解决。在前人改革的基础上,雍正元年(1723)县令崔懋又“革征粮火耗、地方对差及杂派、造春牛色料,夙弊为之一清”。[305]第二年调任英德县后,接任的白日宣于雍正五年实行摊丁入粮,减轻疲排的负担。“先是赋役丁粮各征疲排,粮少丁多者徒烦笞比。乃援例申请将丁银匀配田粮输纳,由是畸零穷户得免追呼,官民两便。”[306]通过摊丁入粮的方式,困顿大埔贫民多年的里甲差役似乎终于得到了解决。官府文献亦显示,“摊丁入地”后,百姓差费摊派基本解决。“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自后徭役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307]
但在乡村社会,实际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白堠至雍正六年,承担正户之役的钟、郭、危、陈、熊、连等小户仍在请求大户补贴调剂。而各大宗族,至乾隆年间仍在经营义田等公产,以完差役。下以萧氏义田的经营为例。
萧其寀康熙三十一年(1692)所捐置的义田,一直成为萧姓完纳地方差役的主要经济来源。其经营和运作情况,可见乾隆二十年(1755)由其子萧俊章所撰之《义田后碑记》,全文如下:
吾乡之正户当烟,自康熙二十二始。盖按地供役,名曰地方,而我族则五年值其一。其时供亿频繁且急,每遇轮值,计烟灶征敛,稍贫乏者典鬻难应。先严睹此恻然,于康熙三十一年捐出田租共二十六石五斗,为合族供应地方公务,免灶科派。以五岁之租入,供一岁地方公用外,欲赢余息,更置田业,为建义学,振兴家运。赠编修鸣西公撰记文,镌碑于大宗祠。时赖赠君经理,略有余积生放。何期孕子失母,不数年,下坝之田有奸线上手取赎。赠君乃以下坝田赎价银并历年余积,另置坳背田租,计额与下坝相当。厥后赠君交落他手收理,遂有侵混。
康熙庚寅(四十九年),赠君乃命先严自收应办。岁壬辰(五十一年),吾族癞案公呈及坳背告赎,翻洗并印契等费交迫,兼谷贱而值年公务重繁,竟至揭债。先严捐供应,经营十数年,至雍正甲辰(二年,1724)始得清脱。是冬先严得病矣,以愈勷公同玉裔侄二人公正,明年春具帖请二位收理,岁命余兄弟中一人执总簿,记出入之数。及愈勷公辞世,则请最焕叔承之。最焕叔辞世,其男创儒承之。玉裔侄辞世,其男尚千承之,加请联升协理。十数年来,创、升、千三人收办勤洁,余弟纶甫总记,出入清楚。幸而四海升平,圣天子加惠元元,列宪台清廉抚字,革去地方之对差及一切官船、差船、迎上司等费,计值年供应,较前省三分之一。又以迩年谷贵,创、升、千三人乃以积余,加置本村段尾及石涵塘田种,合原共三十余石。在昔先严欲建义学兴家运之志,庶几可望焉,皆创、升、千三人之力也。因念前时变卖,而凹背田种、粮米前碑未入爰序,先严自乙巳(三年)辞世后,所请托收办得人,不欲没三位之功,且以劝来者。并新置田种、租粮,另勒碑以志之。[308]
由碑文内容可知,白堠五股办役轮差,至乾隆二十年(1755)仍在进行,只是负担有所减轻。“幸而四海升平,圣天子加惠元元,列宪台清廉抚字,革去地方之对差及一切官船、差船、迎上司等费,计值年供应,较前省三分之一。”所革去之差与费,可能就是雍正元年县令崔懋所革除的,但仅减轻1/3。
而堠南担任族长的杨之徐之孙杨必拔在乾隆四十九年去世前,还因“禁绝乡蠹,以安轮年值役之五正户诸事”[309],获得乡人好评。
由此可以看到,官府的文书档案以及一些制度性的规定,并没有如实地反映乡村民间社会的实际情形。而一些制度性的规定,在民间社会中可能有着多种表现方式。
在地方差役制度变迁过程中,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临时性措施到制度化建设,都是地方士绅在推动和执行,体现了士绅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顶甲归宗”等官府政策的实施,则契合了地方宗族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宗族的建构和发展,宗族成为乡村催征和完纳赋役的基本单位。
有关白堠乡的故事 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的文章
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各族内部如何完成这份差役,则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应对的措施。族绅萧其寀有感于此,捐出每年收租20余石的田产,以每年所入作为五年轮差之费用。此田因而名为“义田”,为当役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董理。为纾民困,他倡设“安均田”,以每年所收租谷补助应役的正户。特从尝产中划出了113石租谷,作为每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成为应役的专项经费。官府文献亦显示,“摊丁入地”后,百姓差费摊派基本解决。......
2023-08-30
对于祖先开基的传说故事,只有置于当地的社会环境中,结合地方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才能理解其社会意义。不过李默对此辩驳甚详,认为取郎名是闽、粤、赣边方言区的一种命名习俗。表明当时社会深受畲瑶风俗的影响,或者说,当时社会受畲瑶族群所控制。闽省凡深山穷谷处,每多此种,错处汀、潮接壤之间。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许夫人助宋抗元的故事,可以充分反映。......
2023-08-30
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2023-08-30
为分析的方便,选取杨氏为例进行统计。据报告人称,白堠杨氏宗族人口众多,宗支发达,传统以来有“八大房”之称,即俗称的上三房和下五房。为分析方便,下以房派为依据,分别统计大宗、小宗以及各房的人丁数和所占的比例,说明明代嘉靖以来杨氏人口的发展情况。在统计人口时,已将迁居于白堠地区以外的人口剔除在外。在四十一年平定“张琏之乱”前后,杨氏人丁损失22人,超过20%。......
2023-08-30
杨氏的另一传奇人物是八世杨淮。关于杨淮的传奇故事,影响最大的是“杨李相[109]”。该故事的发生与明代中后期粤东地区发生的“张琏之乱”有关。明代中后期的岭南地方社会,动荡不居是其突出特点,尤其以粤东的潮州为最。关于“黄萧养之乱”与地方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前人时贤多有研究,尤以刘志伟、罗一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本节试以杨淮故事及其解读为切入点,就“张琏之乱”与地方社会及其变迁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2023-08-30
直到六世杨安采取了与本地土著“结盟”的策略,取得有势力的土著支持后,杨氏才开始崛起。[65]所谓“结盟”,就是当地传说的“杨钟结盟”。关于杨氏的发家,在白堠一带一直流传着“鬼子担银”的传说。在路过礤下克昌家茅房时,被温氏母子发现,便婉言相劝,并留宿于家中。把俗称的“鬼子担银”故事说成是“鬼运神输”。杨氏兄弟因此发财致富,身份陡贵,先后八次被县令聘请为“乡饮大宾”,参与县中学宫举行的乡饮酒礼。......
2023-08-30
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