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社会建构:白堠乡的故事与地域史脉络

乡村社会建构:白堠乡的故事与地域史脉络

【摘要】: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或塾师以自家书斋为塾馆,招徕族中子弟就学。在长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塾师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导之法。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只有“读圣贤之书,必行圣贤之事”,才能有所收获。[78]

白堠人以读书相尚,子弟在很小时即被送进书馆接受教育。如杨之徐的儿子杨缵绪,四岁即入馆启蒙。[79]孙子杨一麃、杨遇廷在三岁时就开始“入馆受学”。[80]除外出考试外,书馆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场所。

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

学贵先难,志期向上。磨穿铁砚,一篑可以成山;熬尽萤灯,九仞不难掘井。阐濂洛关闽之奥,析理则剥茧抽丝。穷典坟邱索之精,拥书则汗牛充栋。文高绣虎,必董醇与贾茂齐临;笔妙换鹎,务颜筋与柳骨比胜。顾种义积学,业务精勤;而浴德澡身,士先气质。圣贤原有律度,木必从绳;诗书自具楷模,帛毋裂幅。廉隅自守,弗比匪人;策励维勤,毋作无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诸生荐绅世胄,诗礼名家,执玉捧盈,期无负柳玭之庭训;操觚染翰,宜不坠谢凤之家声。夫繁弱儆而益调,干将磨而益锐。冀北之骏,务必夺此日精神;南溟之鹏,方可卜将来变化。用疏短约,读告同人:

一,背诵期在侵晨,习复限以两夜。浩歌商颂,朗奏金石之声;详考周官,细阐支离之解。摭拾子史,何妨渔猎百家;勃萃先儒,要必杼柚一说。签列甲乙,闻呼当不诺而唯;笔记课程,考业则计日以校。无容推故,不得稽迟。

一,读书贵听敏,作文期迅速。诗成七步,曹子建信是解人;赋就八叉,温庭筠真正才子。窗明几净,笔精墨良,但毋为谑浪之谈,自无烦膏油之继。盖风檐寸晷,不容稍迟,而雪案分阴,必先着紧。申牌即缴,当为郢之斤;漏尽方完,莫怪赵之璧。

一,作字贵端庄,临楮毋苟且。虫书鸟迹,稽古便涉荒唐;伏猎弄獐,近今訾其乖误。故书能瘦硬,虽不及逸少临池;而画必端楷,须常念思叔铭座。止戈之义,贵核其真;豕亥之谬,必辨其似。错写三字,罚惩一钱。

一,馆务忌喧哗,斋居宜静。趋采齐而行肆夏,毋施橐橐之履;啄柳戒而缄金人,当谨哓哓之口。门庭非近市,岂是嚣尘湫隘之场;冠服皆为襦,须称章甫颖掖之度。夫卫武之觞政,号呶必惩;而条侯之军容,驰驱有约。况系诵读之所,乌容纵肆之人。己从事乎诗书,自宜凛乎绳尺。

一,守己以狷介为高,同人宜切磋是务。李元礼门墙深峻,便号登龙;杜季良好尚游侠,卒讥画虎。谊同车笠,金固可分;气别薰莸,席何妨割。故潜修必闭户,除非问字勿敲门;而守静宜独居,莫浪闲谈以越位。宁为狷介,不必圆通。

一,棋易荒功,博尤败行。赐绯掘子,只成戏弄之技;脱帽呼气,难免名教之罪。乃群居燕呢,或反于此用心;而侣好浮漓,甚且指为韵事。盍思奕小数也,何苦歇日玩时;岂果博犹贤乎,恐致败家蔼产。若为此斯养之戏,必惩以夏楚之威。[81]

杨清裔自小聪颖,学识渊博。“聪记迈伦,博览群书,淹通经史。凡所寓目,终身不忘,尤酷嗜庄骚,与族侄天培唱和无虚日,所作诗古文词脍炙人口。弱冠受知于夏丰谷学士,连拔冠军,文名藉甚。领乾隆壬申(十七年,1752)乡荐。未及仕而卒。”[82]

他是白堠的名士,诗作极好,同时也是乡中的名师。除出门考试外,一直在乡中设塾施教。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背诵期在侵晨,习复限以两夜”、“读书贵听敏,作文期迅速”、“作字贵端庄,临楮毋苟且”等条,合情合理,符合教学规律,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杨清裔设馆授徒主要在雍乾年间,但其教学经验,当是对传统以来白堠人科举生涯的总结,因而可以说明清初以来白堠人读书生涯一般情况。

白堠人聪明好学,科举成就引人注目,但为科举所付出的代价亦相当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