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或塾师以自家书斋为塾馆,招徕族中子弟就学。在长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塾师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导之法。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只有“读圣贤之书,必行圣贤之事”,才能有所收获。[78]
白堠人以读书相尚,子弟在很小时即被送进书馆接受教育。如杨之徐的儿子杨缵绪,四岁即入馆启蒙。[79]孙子杨一麃、杨遇廷在三岁时就开始“入馆受学”。[80]除外出考试外,书馆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场所。
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
学贵先难,志期向上。磨穿铁砚,一篑可以成山;熬尽萤灯,九仞不难掘井。阐濂洛关闽之奥,析理则剥茧抽丝。穷典坟邱索之精,拥书则汗牛充栋。文高绣虎,必董醇与贾茂齐临;笔妙换鹎,务颜筋与柳骨比胜。顾种义积学,业务精勤;而浴德澡身,士先气质。圣贤原有律度,木必从绳;诗书自具楷模,帛毋裂幅。廉隅自守,弗比匪人;策励维勤,毋作无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诸生荐绅世胄,诗礼名家,执玉捧盈,期无负柳玭之庭训;操觚染翰,宜不坠谢凤之家声。夫繁弱儆而益调,干将磨而益锐。冀北之骏,务必夺此日精神;南溟之鹏,方可卜将来变化。用疏短约,读告同人:
一,背诵期在侵晨,习复限以两夜。浩歌商颂,朗奏金石之声;详考周官,细阐支离之解。摭拾子史,何妨渔猎百家;勃萃先儒,要必杼柚一说。签列甲乙,闻呼当不诺而唯;笔记课程,考业则计日以校。无容推故,不得稽迟。
一,读书贵听敏,作文期迅速。诗成七步,曹子建信是解人;赋就八叉,温庭筠真正才子。窗明几净,笔精墨良,但毋为谑浪之谈,自无烦膏油之继。盖风檐寸晷,不容稍迟,而雪案分阴,必先着紧。申牌即缴,当为郢之斤;漏尽方完,莫怪赵之璧。
一,作字贵端庄,临楮毋苟且。虫书鸟迹,稽古便涉荒唐;伏猎弄獐,近今訾其乖误。故书能瘦硬,虽不及逸少临池;而画必端楷,须常念思叔铭座。止戈之义,贵核其真;豕亥之谬,必辨其似。错写三字,罚惩一钱。
一,馆务忌喧哗,斋居宜静。趋采齐而行肆夏,毋施橐橐之履;啄柳戒而缄金人,当谨哓哓之口。门庭非近市,岂是嚣尘湫隘之场;冠服皆为襦,须称章甫颖掖之度。夫卫武之觞政,号呶必惩;而条侯之军容,驰驱有约。况系诵读之所,乌容纵肆之人。己从事乎诗书,自宜凛乎绳尺。
一,守己以狷介为高,同人宜切磋是务。李元礼门墙深峻,便号登龙;杜季良好尚游侠,卒讥画虎。谊同车笠,金固可分;气别薰莸,席何妨割。故潜修必闭户,除非问字勿敲门;而守静宜独居,莫浪闲谈以越位。宁为狷介,不必圆通。
一,棋易荒功,博尤败行。赐绯掘子,只成戏弄之技;脱帽呼气,难免名教之罪。乃群居燕呢,或反于此用心;而侣好浮漓,甚且指为韵事。盍思奕小数也,何苦歇日玩时;岂果博犹贤乎,恐致败家蔼产。若为此斯养之戏,必惩以夏楚之威。[81]
杨清裔自小聪颖,学识渊博。“聪记迈伦,博览群书,淹通经史。凡所寓目,终身不忘,尤酷嗜庄骚,与族侄天培唱和无虚日,所作诗古文词脍炙人口。弱冠受知于夏丰谷学士,连拔冠军,文名藉甚。领乾隆壬申(十七年,1752)乡荐。未及仕而卒。”[82]
他是白堠的名士,诗作极好,同时也是乡中的名师。除出门考试外,一直在乡中设塾施教。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背诵期在侵晨,习复限以两夜”、“读书贵听敏,作文期迅速”、“作字贵端庄,临楮毋苟且”等条,合情合理,符合教学规律,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杨清裔设馆授徒主要在雍乾年间,但其教学经验,当是对传统以来白堠人科举生涯的总结,因而可以说明清初以来白堠人读书生涯一般情况。
白堠人聪明好学,科举成就引人注目,但为科举所付出的代价亦相当沉重。
有关白堠乡的故事 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的文章
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各族内部如何完成这份差役,则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应对的措施。族绅萧其寀有感于此,捐出每年收租20余石的田产,以每年所入作为五年轮差之费用。此田因而名为“义田”,为当役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董理。为纾民困,他倡设“安均田”,以每年所收租谷补助应役的正户。特从尝产中划出了113石租谷,作为每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成为应役的专项经费。官府文献亦显示,“摊丁入地”后,百姓差费摊派基本解决。......
2023-08-30
对于祖先开基的传说故事,只有置于当地的社会环境中,结合地方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才能理解其社会意义。不过李默对此辩驳甚详,认为取郎名是闽、粤、赣边方言区的一种命名习俗。表明当时社会深受畲瑶风俗的影响,或者说,当时社会受畲瑶族群所控制。闽省凡深山穷谷处,每多此种,错处汀、潮接壤之间。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许夫人助宋抗元的故事,可以充分反映。......
2023-08-30
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2023-08-30
为分析的方便,选取杨氏为例进行统计。据报告人称,白堠杨氏宗族人口众多,宗支发达,传统以来有“八大房”之称,即俗称的上三房和下五房。为分析方便,下以房派为依据,分别统计大宗、小宗以及各房的人丁数和所占的比例,说明明代嘉靖以来杨氏人口的发展情况。在统计人口时,已将迁居于白堠地区以外的人口剔除在外。在四十一年平定“张琏之乱”前后,杨氏人丁损失22人,超过20%。......
2023-08-30
杨氏的另一传奇人物是八世杨淮。关于杨淮的传奇故事,影响最大的是“杨李相[109]”。该故事的发生与明代中后期粤东地区发生的“张琏之乱”有关。明代中后期的岭南地方社会,动荡不居是其突出特点,尤其以粤东的潮州为最。关于“黄萧养之乱”与地方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前人时贤多有研究,尤以刘志伟、罗一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本节试以杨淮故事及其解读为切入点,就“张琏之乱”与地方社会及其变迁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2023-08-30
直到六世杨安采取了与本地土著“结盟”的策略,取得有势力的土著支持后,杨氏才开始崛起。[65]所谓“结盟”,就是当地传说的“杨钟结盟”。关于杨氏的发家,在白堠一带一直流传着“鬼子担银”的传说。在路过礤下克昌家茅房时,被温氏母子发现,便婉言相劝,并留宿于家中。把俗称的“鬼子担银”故事说成是“鬼运神输”。杨氏兄弟因此发财致富,身份陡贵,先后八次被县令聘请为“乡饮大宾”,参与县中学宫举行的乡饮酒礼。......
2023-08-30
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