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白堠科举:乡村社会建构的起点

白堠科举:乡村社会建构的起点

【摘要】:自明末崇祯年间杨廷纪、丘大复考中举人后,白堠科举开始兴起。白堠科举的兴起,使乡村形成了一个士绅阶层,为重建乡村社会奠定了基础。白堠科举的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自身的传统。自“杨舜事件”杨淮重视读书科举以来,白堠开始形成重视文教的传统,逐渐积累至深厚的家学渊源。在清朝大埔县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中,白堠就有人考中了举人和秀才,从而为科举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明末崇祯年间杨廷纪、丘大复考中举人后,白堠科举开始兴起。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过程中,白堠人依附地方豪强吴六奇集团,后又随吴六奇站在清政府一边。虽然社会局势动荡不已,但白堠人顺应时代潮流,科举仍得到发展。在顺治八年(1651)清政府任命的第一任大埔县令上任后,白堠人即纷纷参加科举考试。其中堠南杨士薰与弟弟杨士旐考中秀才[133]堠北萧翱材在乡试中更是考中第二名举人,引起世人注目。三年后乡人池安国也考中举人,杨士薰、杨联珠被选为拔贡。顺治十五年萧翱材考中进士,再次名震粤东。

小小白堠地方,居然有人接二连三考中举人和进士,粤东人士,为之侧目。特别是萧翱材,因是入清后粤东地方考中的第一个进士,故获得了相当高的社会评价。当时粤东著名乡绅程乡县李士淳在得知其弟子萧翱材考中进士后,特意写信给其弟翙材说:“潮郡十数年,世运沧桑,人情风鹤,哀鸿未集,灵凤不鸣,文明之象,黯然弗扬。今科联翩四人,又得令兄高才邃养,为之首唱,山城生色,梓里生辉。阖邑绅士,相逢手额。知己弹冠之庆,又自不必言矣。闻报之日,掀髯起舞,不独以目前一第为荣,实欲为将来千秋树帜也。”[134]认为白堠萧翱材为粤东地方社会赢得了社会声誉,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康熙十四年(1675),杨士薰的儿子杨之徐考中举人,成为全县的第七个举人,全村的第三个举人。此外,这一时期村中先后获得贡生功名的有杨绍震(顺治十七年,1660)、杨士隽(康熙九年,1670)、杨士萼(康熙十二年)、杨士标(康熙二十一年)、池延宗(康熙二十三年),另有庠生一批。白堠科举的兴起,使乡村形成了一个士绅阶层,为重建乡村社会奠定了基础。

白堠科举的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自身的传统。自“杨舜事件”杨淮重视读书科举以来,白堠开始形成重视文教的传统,逐渐积累至深厚的家学渊源。如白堠的第一个贡生杨善,嘉靖年间“家居教子,甚有义方”。其子世承、世亨,孙绍霖、绍震,曾孙联珠,先后于明末清初“俱以岁荐,世其业”[135]

即使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过程中,仍攻书不已。如杨士薰,“申酉之季,四方鼎沸,干戈蜂起,避居围寨,东西迄无宁宇。父(即士薰)攻书,昼夜不息”[136]。秀才丘宗文对儿子们说:“今天下丧乱,汝弟读书以待天时,可也。”并因此“绝意仕进,惟课子孙,授以经义”[137]。杨廷章在鼎革之际,除留下子孙的口粮田外,将大部分田地贱价出售,并以所得“力购古书,延名师,以敦训儿曹”。“厥后子孙,列庠序者十余辈,选贡登科第,亦不乏人。”[138]而堠北的萧钟宥,更是还在动乱中就放下刀剑,开始读书经商。“生当明末干戈扰攘之际。国朝定鼎后至康熙初,公始弱冠,其时能卖刀买犊、投兵刃而事毛锥者鲜矣。公独乐亩亩而勤诵习,兼蠡湖居积之计。修甘旨,大诒燕,仰事府育,裕如也。由强而壮,称富有矣。”[139]从而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正是这些有识之士的提倡和身体力行,白堠即使在社会动乱中,读书科举仍然成为社会风气。“迨至亲党之后生小子,闻风而发愤,考德而问业,因之胶庠鹊起,斯文蔚兴。”[140]也正是这种在动乱中对社会稳定的肯定判断,于社会动乱中反其道而行,在乱世中读书,不断积累,一旦局势稳定,国家开科取士,则占得先机,从而取得成功。在清朝大埔县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中,白堠就有人考中了举人和秀才,从而为科举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二十七年(1688)杨士薰去世,其弟庠生杨士旐以回忆的角度提到这一段历史

父诞余兄弟五人,兄行四,弟居五焉。兄长弟二岁。犹忆就傅时,兄颖悟绝伦。及绍龄,藉藉有文声。每会课,立就数艺。人咸贺吾父曰:“此宁馨儿。”嗣以苍桑,未及展。迨辛卯定鼎,携弟往试,偕游泮。兄随食饩。甲午,擢恩拔进士矣。[141]

杨士薰兄弟参加清朝第一次在大埔举行的科举考试中,都考中了秀才。他们甚至在乱世中,还参加科举考试。康熙十四年,潮州总兵刘进忠依附台湾的郑经,在惠潮一带与清军作战,形势扑朔迷离,从大埔到广州的道路也不通畅,常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杨士薰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判断,毅然命令儿子杨之徐上路去广州参加乡试。结果17岁的杨之徐考中举人,成为该科年龄最小者。杨之徐曾回忆道:“乙卯(1675)秋闱,正值潮变(时刘进忠作乱),羽书旁午,人有惧志。父独毅然命之徐就道,期成大业。既而获登贤书,人咸服吾父果有卓见也。”[142]

科举的成功,为白堠地方社会造就了一批士绅,使他们有足够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与各种社会势力打交道,尽可能实现乡村“自保”。同时他们针对社会的混乱现象,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为重建社会秩序,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