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在白堠村口的西山下地方,原有一座“义祠”,专门祭祀“义勇公”,相传建于明末清初。[17]至道光二十年(1840)冬,由增生杨景行担任总理,进行重修。[18]村民平时作福,要请义祠神牌供奉。[19]清嘉庆年间开始出现的湖寮广福宫保生大帝作福,也专设“义勇公”神牌进行供奉。[20]溯其缘由,实为纪念因护家卫乡而牺牲的白堠乡勇丘子康等人。
在明末社会动荡的环境下,白堠士绅所倡办的乡兵因保障地方有力,成为维护地方社会安定的主力。至崇祯十六年(1643),白堠乡兵再一次重创来自饶平的“贼寇”。
崇祯十六年八月,饶平“贼寇”陈鸾、丘缙纠集党徒,由饶平上下扇掳掠至大埔枫朗,各乡震动。白堠、湖寮出动乡勇,进行抵抗:
时贼分三路,一由石云楼,一由黄沙坑,一从溪背坪,势甚猖獗。义勇丘子康、陈日维、丘照璘、吕士奇、吴必显,率丁壮奋勇杀贼,贼皆披靡。以三路,背腹受敌,贼众我寡,五人皆没于阵。乡众痛五人之亡也,次日复磨厉以往,贼遁去。是年贼不入境,五人血战之功也。[21]
关于义勇丘子康、陈日维、丘照璘、吕士奇、吴必显五人率白堠乡兵抗“贼”及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康熙五十年(1711)杨士薰的堂弟、91岁的庠生杨士锡(1622—1713)是这样回忆的:
十六年八月,贼首陈鸾、丘缙集伙数千,由饶平上下扇至枫朗屯札,以五人故,未敢径抵白堠。五人侦知其实,纠集本乡暨湖寮二处乡壮百余人,于初八日堵御群贼于员潭头。贼分三路出,五人奋勇,先陷其阵,贼皆避易。及三路夹攻,五人膺背受敌,众救不及,遂被害。然贼俱丧胆,旋退去。阖乡感五人之功,祀之于社庙。[22]
民国年间丰顺县学者李介丞在所著《明季岭东山砦记》中,认为丘子康等为湖寮人,死于湖寮,实为误解。“湖寮在大埔县东南。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土寇陈鸾、丘缙纠党由饶平上下扇掠枫朗、湖寮。乡人联合丁壮御于圆潭头,义勇丘子康等五人战死。贼乃不敢入境。”[23]实际上丘子康等五人都是白堠人,并战死于白堠。
乡民在五人牺牲后,专门设神牌供奉于村中社庙,名曰“义勇公”。后又于村口西山下,建专祠奉祀。“义勇公”形象的确立,塑造了白堠人“义”的品格,从而完全改变了明嘉靖年间“贼巢”的社会形象。
有关白堠乡的故事 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的文章
白堠人以读书为时尚,村中众多学馆,皆由村人所设,聘请有学识的族人教导家中子弟。如杨之徐之兄贡生杨凤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其所撰《教条》中,明确指出了读书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认为“为学”与“为人”,应该是一回事。关于白堠人的在书馆中的读书生活,下以杨清裔所定《馆规》为例:学贵先难,志期向上。规行矩步,不讽佻达之青衿;行表言坊,允称威重之君子。从其所定“馆规”而言,对于学习方法尤为注意。......
2023-08-30
各族内部如何完成这份差役,则各显神通,各自采取应对的措施。族绅萧其寀有感于此,捐出每年收租20余石的田产,以每年所入作为五年轮差之费用。此田因而名为“义田”,为当役之专项经费,由专人负责董理。为纾民困,他倡设“安均田”,以每年所收租谷补助应役的正户。特从尝产中划出了113石租谷,作为每年“纳丁粮及公费之需”,成为应役的专项经费。官府文献亦显示,“摊丁入地”后,百姓差费摊派基本解决。......
2023-08-30
杨之徐等士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影响建构乡村社会的同时,对于整个村落兴盛的社会形象,亦着意进行塑造。在与各地文人互相唱和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人文,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堠乡十二景”的创造。但白堠杨之徐,在晚年竟创出“堠乡十二景”,并附以诗歌,言之凿凿,使人闻后,无不向往。赋役制度和村民的传统生计亦发生很大变化。......
2023-08-30
为分析的方便,选取杨氏为例进行统计。据报告人称,白堠杨氏宗族人口众多,宗支发达,传统以来有“八大房”之称,即俗称的上三房和下五房。为分析方便,下以房派为依据,分别统计大宗、小宗以及各房的人丁数和所占的比例,说明明代嘉靖以来杨氏人口的发展情况。在统计人口时,已将迁居于白堠地区以外的人口剔除在外。在四十一年平定“张琏之乱”前后,杨氏人丁损失22人,超过20%。......
2023-08-30
对于祖先开基的传说故事,只有置于当地的社会环境中,结合地方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才能理解其社会意义。不过李默对此辩驳甚详,认为取郎名是闽、粤、赣边方言区的一种命名习俗。表明当时社会深受畲瑶风俗的影响,或者说,当时社会受畲瑶族群所控制。闽省凡深山穷谷处,每多此种,错处汀、潮接壤之间。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许夫人助宋抗元的故事,可以充分反映。......
2023-08-30
杨氏的另一传奇人物是八世杨淮。关于杨淮的传奇故事,影响最大的是“杨李相[109]”。该故事的发生与明代中后期粤东地区发生的“张琏之乱”有关。明代中后期的岭南地方社会,动荡不居是其突出特点,尤其以粤东的潮州为最。关于“黄萧养之乱”与地方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前人时贤多有研究,尤以刘志伟、罗一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本节试以杨淮故事及其解读为切入点,就“张琏之乱”与地方社会及其变迁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2023-08-30
直到六世杨安采取了与本地土著“结盟”的策略,取得有势力的土著支持后,杨氏才开始崛起。[65]所谓“结盟”,就是当地传说的“杨钟结盟”。关于杨氏的发家,在白堠一带一直流传着“鬼子担银”的传说。在路过礤下克昌家茅房时,被温氏母子发现,便婉言相劝,并留宿于家中。把俗称的“鬼子担银”故事说成是“鬼运神输”。杨氏兄弟因此发财致富,身份陡贵,先后八次被县令聘请为“乡饮大宾”,参与县中学宫举行的乡饮酒礼。......
2023-08-30
清与反清势力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征战,各地相继陷入战火。同时正朔不明,国法家法难行,地方割据势力纷纷崛起,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因击败叶阿婆等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明政府委以官职,“当事嘉其能,委守丰顺营”。明亡后,先后归附南明隆武政权朱聿健、永历政权朱由榔,被授为总兵官,“明亡,附桂王为总兵”,以“舟师驻南澳”。至明末清初,多次成为势豪的勒索对象。......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