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明清时期的动乱与乡村社会建构:白堠乡的故事

明清时期的动乱与乡村社会建构:白堠乡的故事

【摘要】:明末清初的潮州及其所属的大埔,先是发生地区性的动乱,后为全国性的王朝更替之乱,社会动荡不安。康熙十二年又卷入“三藩之乱”,潮州再次成为主战场之一。本章以堠南贡生杨士薰为中心,探讨在明清之际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以士绅为主导的乡村社会如何进行应对,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明清之际,他担任族长,掌理族务,修复土堡,重建祖祠,救助被掳永定妇女。他的一生,见证甚至参与了明清之际的乡村社会变迁过程。

明末清初潮州及其所属的大埔,先是发生地区性的动乱,后为全国性的王朝更替之乱,社会动荡不安。崇祯元年(1628),平远县发生苏峻等“五总之变”,引起粤东地方社会动荡。一直延至明末,大埔地方时受骚扰。明亡后,粤东土豪竞起,先后有江龙、刘良机、吴六奇等占据大埔。至顺治八年(1651),始归入清朝版图。但至顺治十年,又经历郝尚久“反清复明”之变。而在沿海,郑成功南明势力与清兵在潮州地区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拉锯战,直至康熙元年(1662)据守南澳的郑军将领陈豹向清朝投降。康熙十二年又卷入“三藩之乱”,潮州再次成为主战场之一。直至康熙十六年,刘进忠投降清朝。康熙十九年清兵攻克达濠寨,丘辉逃往台湾。从此,清王朝对潮州的统治终于得以稳固下来。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同年开海禁。至此,粤东地方近60年的动乱局面,终于结束,地方社会秩序渐趋稳定。[1]

面对如此频繁而巨大的社会动荡,乡村社会如何应对?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其中典型的有陈春声的《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等,揭示了从明嘉靖到清康熙100余年间潮州地方社会动乱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的互动关系[2]。但关于一个具体的乡村聚落如何应对,研究成果很少。目前所见,较著者有赵世瑜的《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3]等。本章以堠南贡生杨士薰为中心,探讨在明清之际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以士绅为主导的乡村社会如何进行应对,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杨士薰(1623—1688),字伯解,别号南麓,为杨淮的四世孙。关于其生平,乾隆《大埔县志》载其传记曰:

天性孝友,刻励绩学,补校官弟子员。旋食饩,应选拔。尝倡族人兴复宗祠,趣治土堡。适沸,赖堡保聚。耿逆之变,闽永定城陷,妇女系累,鬻于途,辄倾襄倡亲友代为赎还。乡有烟户杂派,苦累小户,乃集合乡议,巨族独办,次联二三姓,或四五姓协办,五股匀值,不偏累下户贫民,时甚赖之。子之徐成进士,寿六十有六,即于是腊而终。乾隆二年(1737),以孙黼时赠文林郎、翰林院编修。[4]

杨士薰出身于大家族。据乾隆族谱统计,杨淮有2个儿子,5个孙子,28个曾孙,79个玄孙(其中夭亡6人)。即杨士薰有27个堂叔伯父,72个堂兄弟。其中其父有6兄弟,本人有5兄弟:长兄士兰;次兄士隽,岁贡生,康熙二十七年(1688)惠州龙川学训导;三兄士蔚,康熙十四年任粤闽赣义军首领,被杀;自己第四,五弟士旐,庠生。

杨士薰生于天启三年(1623),天资颖异,“甫及童,即抱志欲成大名,发愤勤读”。年十九娶堠北萧氏,为顺治八年(1651)举人、十五年进士萧翱材之姊。崇祯年间考中秀才,顺治八年清政府第一任大埔县令上任后,重新考取庠生。顺治十一年考取拔贡,但未任官职。“丁酉廷对,部司授以教习。父(即杨士薰)力辞不就,冀得一第而后甘心。奈五战数奇,竟以明经老。”[5]卒于康熙二十七年。除偶尔外出考试外,一直居于村中,以教读为业。在明清之际,他担任族长,掌理族务,修复土堡,重建祖祠,救助被掳永定妇女。他的一生,见证甚至参与了明清之际的乡村社会变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