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田氏代齐,春秋韬略:斗新势力攻Overold!

田氏代齐,春秋韬略:斗新势力攻Overold!

【摘要】:田氏与齐公室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一直颇受齐国历代君主的恩宠。在田氏的新斗面前,公室节节败退,日渐徒具虚名。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田常对残留的旧贵族鲍氏、晏氏以及有势力的公族赶尽杀绝,将安平以东至琅琊的地区划为自己的封地,其面积大大超过了齐平公的食邑。这些措施和对策,不仅巩固了田氏在齐的统治地位,而且逐渐获得了他国的承认。姜氏政权已名存实亡,田氏代齐姜之君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春秋初期,陈国内乱,公子完避难奔齐,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这是陈氏(即田氏,古时陈田音近,陈公子完至齐后,改陈为田)立足于齐国的开始。田氏与齐公室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一直颇受齐国历代君主的恩宠。

但是随着齐公室的日渐衰落,田氏不想成为其殉葬品,开始另谋出路,便渐渐生出“反骨”来。齐景公当政时(前547年—前490年),田桓子利用减轻剥削的方式,与公室展开了争夺民众的斗争。过去齐国的量具是升、豆、区、釜、钟,从升到釜是四进位制,从釜到钟是十进位制。田氏另外制作了一套家量,从升到釜是五进位制,从釜到钟仍是十进位制,这样田氏的家量显然比齐国通行的公量大得多。田氏往外借粮时用家量,收回粮食时用公量,这就是所谓的“大斗出,小斗进”。田氏用这种手段获取了民心,民众大量归附田氏门下,田桓子将这些依附的民众变作“隐民”,使其不受国君的控制。如此一来,公室的劳动力大量流失,而田桓子的“隐民”不断增多。在田氏的新斗面前,公室节节败退,日渐徒具虚名。从此,田桓子创制的新斗成了他后来的子孙们与公室较量的一件锐利武器。

田桓子的儿子田乞看到当时国氏、高氏在齐国位高权重,他要夺取齐国的政权,就必须先除掉这两只拦路虎。不过就田氏当时本身的力量而言,还无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于是田乞导演了一出漂亮的离间戏。

田乞先装出一副侍奉国、高二氏的样子,每逢上朝必陪坐在他们的车上,一个劲地说诸大夫的坏话:“他们都很傲慢,想不再听从你们的号令。他们私下里谋划道:‘高氏、国氏受君宠信,必然会胁迫我们,何不将他们去掉呢?’他们已经在图谋你们了,你们应该早点考虑对策才是。而最好的对策莫如将他们一网打尽,不留后患。千万不要犹豫呀,迟疑不决没有不坏事的。”

田乞把这边的火点起来之后,又跑去对那边的诸大夫说:“国、高二氏要发难了,仗着国君的宠信来对你们下毒手,他们说:国家患难之所以多,完全是你们造成的,只有将你们全部铲除干净,国君才能安定。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定下了计划,我们何不趁他们没有动手时先下手呢?等他们发难之后再吃后悔药,就来不及了!”

国、高二氏以为田乞是亲近他们的,于是对其所言深信不疑。诸大夫以为田乞一向接近国、高二氏,对国、高二氏的底细一定有所知晓,于是也信其所言。他们再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那被田乞已经煽动起来的怒火时,于是更信了。

诸大夫听从了田乞的安排,于鲁哀公六年(前489)夏季六月二十三日起兵冲进宫,国、高二氏的军队随即进宫救援,双方发生激战。由于国人都站在田乞和诸大夫一边,国、高二氏军队战败,高氏的当权者高张逃往鲁国,国氏的当权者国夏亡奔莒国。

田乞的儿子田常(即田成子)为齐国左相时,田氏代齐的路上又遇到一只拦路虎——齐简公的宠臣、任右相的监止。当时有个叫御鞅的官员曾英明地断言:“田常和监止不能并存!”田常也意识到了他与监止之间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将无法避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田常继续实行其先辈田桓子的办法:“大斗出,小斗进”。田常用这一祖宗法宝所取得的功效,在当时齐国流传的一首歌谣中便生动地体现出来了:

“妪乎采芑(采芑菜的老妪),

归乎田成子!”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策划,田常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五月先发制人,杀了监止和齐简公,立了简公之弟骜为齐平公。从此,田常独揽了齐国之政柄。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田常对残留的旧贵族鲍氏、晏氏以及有势力的公族赶尽杀绝,将安平以东至琅琊的地区划为自己的封地,其面积大大超过了齐平公的食邑。同时为了避免他国干预,田常主动归还鲁、卫被齐占领的土地,与晋、韩、赵、魏结盟订约,派使者去吴、越访问。这些措施和对策,不仅巩固了田氏在齐的统治地位,而且逐渐获得了他国的承认。《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齐自是称田氏。”姜氏政权已名存实亡,田氏代齐姜之君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斗,量具也,它是被人用来量谷物的。然而,它到了二千多年前的田氏手中,却量来了民心,量来了万乘之齐。呜呼!古往今来,天下用斗者对其功能的发挥和妙用,还能超过田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