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使郑庄公为难的是,他已经发了“不到黄泉,决不相见”的誓言,如果就这样硬着头皮去会见母亲的话,既伤君威,又害面子,或许更得不偿失。史书上记载郑庄公在发过至死不见母亲的誓言后,就“既而悔之”起来。果然,有个叫颍考叔的郑国人,听到这事后,向郑庄公献上了“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变通办法,从而使郑庄公终于尽到了自己的“孝心”。“君子”之议,不仅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称许的意味来。......
2023-08-30
一个大国的衰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自巫臣兴吴,楚国的危机一天天加深。楚国在楚灵王时,便开始走下坡路。楚灵王背弃了楚庄王的武德精神,完全凭欺诈诡计来逞一时之能,他召蔡灵侯,又设伏甲杀了蔡灵侯即是一例。叔向曾就此事的恶果精辟地论述为:“不信以幸,不可再也。”(《左传·昭公十一年》)的确,观楚灵王时的楚国,“仅自完也,以持(守)其世而已”。(叔孙昭子语,见《左传·昭公十九年》)
楚平王用佞臣费无极,将伍员、伯嚭赶到敌国吴国,从而为楚国的危亡种下了祸根。
楚平王死,楚昭王立,令尹子常当政,因贪求蔡昭侯的佩玉和皮衣,唐成王的肃爽马,将他们分别囚禁于楚三年,以致蔡侯回国渡汉水时,沉玉水中,发誓道:“我要是再渡汉水往南,有大河为证!”
为雪在楚被囚之耻,蔡侯四处活动,他先送儿子元入晋为人质,请求伐楚,不成。于是又送质子乾于吴,并与唐侯联合助吴伐楚。
鲁定公四年(前506),吴军由淮水乘舟而上,到蔡国之境舍舟登陆向南,与楚军夹汉水对峙。楚左司马沈尹戌向令尹子常建议:“您率军与吴在汉水周旋,我绕至吴军的后面发方城以外的楚军毁掉在淮水中的吴军船只,再掉头断绝吴军的退路,然后我们从前后两面夹击,一定能大获全胜。”
沈尹戌与子常商量好后,便分头行动。如果楚军能照此计划行事,吴、楚谁胜谁负还难以料定。但子常怕左司马抢了功劳,待其一离开,在楚大夫史皇的怂恿下率楚军渡过汉水急战,三战皆败北。
这一年十一月,吴楚两军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对阵,阖庐弟夫概王请求出战,未被允许。夫概王认为臣子只要按义行事,可以不待君命。遂率所统五千人马进击子常之部,楚军大败,子常逃至郑国。
吴军乘胜追逐楚军至清发(水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八十里石门山下)时,夫概王止住了吴军的追击,说:“困兽犹斗,何况人呢?楚军知道不免一死,便会同我拼死决战,这将对我不利。我们不如放慢追击的速度,让楚军觉得有时间渡河,这样先开始渡河的楚军知道过河可以免死,后渡河的楚军必羡慕先渡河的。如此一来,楚军只顾逃命,便丧失了斗志,然后我们可伺其半济而出击。”
生与死,在战争中往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置之于死地,未必就死;留出一线生机,也未必可生。韩信背水、项羽沉舟,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战例。《尉缭子·制谈第三》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一贼仗剑击于市,市人见之纷纷逃避,不是市人都不如贼,而是“必死”与“必生”这两种精神不能相较量。《吴子兵法·励士第六》也举了一个相似的例子,一亡命徒隐伏旷野,上千人追捕他,然而没有一个追捕者不是在瞻前顾后,这是因为害怕亡命徒会突然跳出来伤害自己。所以一人拼命,能使上千人害怕。
追击逃敌,围困敌师,也说明了此理。为了减少己方的损失,也往往采用不置敌于死地的战术,《孙子·军争》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让敌人在本能的求生中丧失斗志,成为一盘散沙,从而更能达到消灭敌人之目的,故《吴子·治兵第三》亦云:“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不追击穷寇,是为了不使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但若为了需求,不留下后患,又必须一追到底时,就不能放松半点。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思想,就是根据当时的特定情形而提出来的。因此对穷寇是否追逼,则当视具体情形而定。
夫概王“放楚军一马”,有可能使“困兽犹斗”的楚军,顷刻成了争渡求生的乌合之众,夫概王抓住机会发动攻击,使楚军死伤无数,血染清发,正像吴子所说的那样“幸生则死”,渡过清发之后,吴军五战五捷,一举占领了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只带着他的妹妹季芈逃出。
伍员逃离楚国到此次带着吴军杀回来,前后经过了十九年,而此时杀他父兄的两个仇人楚平王和费无极皆已作古。于是只得掘出楚平王之尸,鞭之三百,以泄这十九年来一直积聚在胸中的仇恨。
伍员曾在逃离楚国时对他的好友楚大夫申包胥说:“我必覆灭楚国!”
申包胥回答说:“您努力去做吧,您能灭楚,我必兴之!”
至吴军占领郢都,楚昭王逃到随国后,申包胥便去了秦国为楚乞师,他对秦哀公晓以吴灭楚对秦不利的道理,没想到秦哀公婉言拒绝,他要申包胥就馆静候,申包胥回答说:“寡君逃亡草莽之中,没有一个安身之地,我怎敢有片刻的休息呢?”于是靠着庭墙而哭,七天七夜,滴水不进,哭声不绝于耳。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秦哀公终被感化,叹道:“楚虽无道,有此忠臣,能不存乎?”
于是对申包胥吟诵秦诗《无衣》: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
与子偕行!
申包胥知秦哀公已决定出兵援楚,顿首九次后便瘫坐于地。
秦师一出,立即将吴军赶出了楚境,捷足先回吴国的夫概王自立为王,被阖庐击败后逃到了楚国。楚因惧怕吴军卷土重来,只得迁都至鄀(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
阖庐之时的吴国,用伍员、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霸道之业,可谓如火如荼。
然而,就在吴国得意四方之时,它的近邻越国已在悄悄兴起。吴军在楚时,越国就曾偷偷摸进过吴国的后院。吴开始感到,要想继续霸业,就必须搬掉眼前这块绊脚石。
有关春秋韬略的文章
然而,使郑庄公为难的是,他已经发了“不到黄泉,决不相见”的誓言,如果就这样硬着头皮去会见母亲的话,既伤君威,又害面子,或许更得不偿失。史书上记载郑庄公在发过至死不见母亲的誓言后,就“既而悔之”起来。果然,有个叫颍考叔的郑国人,听到这事后,向郑庄公献上了“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变通办法,从而使郑庄公终于尽到了自己的“孝心”。“君子”之议,不仅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称许的意味来。......
2023-08-30
而要战胜这些姬姓小国,楚国在实践中已逐渐认识到,仅凭武力是不够的。楚国见状,便未敢进一步采取行动。楚国正是凭借它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一一制服和并吞了周边的诸姬小国。在经历了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的开疆拓土的扩张之后,楚国已是一个立于江汉流域的赫然大国。......
2023-08-30
蹇叔对随军的儿子说:“晋人必在殽山袭击秦师,殽山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北陵为文王避雨之地,你一定死在这两陵间,让我就在那里去收拾你的尸骨吧!”这说明锦囊妙计若无人采纳,也无异于粪土瓦砾。弦高急中生智,使毫无防备的郑国免遭了覆顶之灾。这年的四月,晋军在殽山一带截击秦军,俘获了孟明、西乞、白乙等将领。故秦穆公虽有殽之役的耻辱,亦有后来渡河焚舟,封殽尸而还的雪耻之功。......
2023-08-30
纵观近三百年的春秋史,可以说是一部霸权的兴衰史。齐桓公去了,晋文公去了,楚庄王也去了,霸权在经历了它辉煌的年代后,也迎来了它衰败的末日,日渐专权的卿、大夫们,便成了它的掘墓人。诸侯们在为旧势力掘墓时,也“培养”和“选择”了自己的掘墓人,这些或许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然而历史的进程就是如此,它从来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23-08-30
能钓到整整一个封国的,当然不是太公手中的那根三尺鱼竿,而只能是太公胸中的那根智慧之竿。有的确实是未遇上“周西伯”,有的恐怕是缺乏太公这样的“垂钓智慧”,其所怀之“才”,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之才了。太公由垂钓入仕,凭智谋兴周,从一个渭河之滨的老叟一跃为东海之滨的封君。齐国的出现,无疑是人的谋略智慧结出的硕果。太公至国后,垂钓的智慧亦用于治国之中。......
2023-08-30
孔子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通达权变的思想中,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毋必毋固”,即不绝对肯定什么,也不拘泥固执什么。孔子还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提炼成四个字:毋必毋固。这种“毋必毋固”的观点显然已含有对任何外在权威的否定,这与孔子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这正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2023-08-30
《淮南子·泛论训》曾云:“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春秋时代,古代所尚的礼乐仁义开始分崩瓦解,这已频频见诸先秦诸子之说。谋与略,因不合乎他的仁义标准,被一一裁汰。宋襄公不明时代已变、民风已改,仍把仁义作为去取霸业的主要手段,这势必为“智巧”“奸诈”之徒乘机利用。......
2023-08-30
阳处父令士兵驾好战车,做出一副等待子上回复、随时进退的样子。阳子诈胜,倘若没有商臣的诈败,那么阳子之胜顶多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名义上而已。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子商臣,他不仅能行诈,而且能识诈,从而使他在楚国内部险恶的权力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成为楚穆王。......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