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0年,他主谋驱逐卫出公,后立悼公而为其相。公孙弥牟又称卫将军文子,已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环视诸侯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惠王勉强答应后离开,公叔痤又将实情告诉商鞅,劝他抓紧时间逃跑。这段初试锋芒的短暂经历,足以证明商鞅的确具有过人的才智和非凡的胆识。......
2023-11-22
秦穆公在登位之后,开始把目光盯着东面热闹的中原,这里是东周王朝统治的中心,是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带,是霸主们争夺霸权的腹地,“射王中肩”“九合诸侯”的霸业之剧在这里一幕幕上演,谁掌握了这里,谁就占据了霸坛上的制高点。南边的强楚虽早在郑庄公之时就具备与中原诸侯霸主抗衡的势力,但至楚成王时,仍一直未能控制这一制高点,因此其霸业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原的霸主们。
走出关中,走向中原,这是秦穆公梦寐以求的。然而东进的路上,首先拦住秦穆公脚步的是强大的晋国,为了能过晋国这一关,秦穆公费尽了心思,他用了许多精力来培养与晋国的感情,除了利用传统的婚姻形式来加强联络外,他还多次插手晋国的内政,在晋国动乱的年代里,曾先后辅立了晋惠公和晋文公。在晋文公强大之时,秦穆公成为其最好的盟友。但就总体情况而言,秦穆公的这些努力收效并不太大,因为归根到底,霸主的交椅向来只容得一人,即便是秦晋结好的日子,这种矛盾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只是没有充分暴露而已。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便是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矛盾的结果。
晋文公上台后,为了报复流亡之时郑的无礼行为,与秦联手围郑,使郑都危在旦夕。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国国君建议道:“如果让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师必退。”
郑君同意了,没料到烛之武却推辞道:“我年轻时尚不如他人,如今老矣,更无能为力了。”言辞之中,明显含有郑君平时没有重用他的愤懑。
郑君赶紧抱歉:“我不能早用您,现在危急之时却来求助于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覆灭,对您也没有利啊!”
烛之武见郑君认了错且言语恳切,便答应下来,夜里遁出城外,见秦穆公说:“秦晋围郑,郑已知危亡在即。如果郑亡对君有利的话,那么您就这样努力去做吧。然而您知道,越过他国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此,灭亡郑国则只能使您的邻国晋国得益,邻国的增益自然对您是没有好处的。您如果网开一面,放郑国一马,让它作为您东进路上的东道主,为您的人马往来提供物资,供其乏困,对您大概没有害处。况且晋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在晋惠公时就已暴露无遗,这一点您应该深有感触。晋国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今天向东扩展其领土,明天就要向西拓其疆域。向西,如果不损害秦国,其地将从何处攫取?还望君在下一步行动之前,细细地思量一下。”
烛之武虽然是为郑的前途而游说秦,但自始至终似乎没有为郑说一句话,并且宣称只要灭郑于秦有利,鼓励秦君去做此事。就在这为秦设想的过程中,烛之武巧妙地将秦的利益和郑的利益糅合在一起,将秦和晋的利益分割开去,得出亡郑只会对秦不利,存郑反可使秦得到东进路上的东道主的结论,盟友与敌人在这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人们往往不易接受口口声声只为自己着想的意见,为他人着想尤其是为听话人着想的意见,则常常是人们喜欢听取的。烛之武抓住了人的这一心理,存郑而不言郑。藏起私心,打出为他人着想的公心,不直奔目的,而是巧妙地、悄悄地引导着对方的想法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不言郑而存郑之目的,这确实是一种游说技巧。
这样,烛之武退走的不仅仅是一个秦师,同时他也为秦晋之间的龃龉埋下了伏笔,从而从根本上解除了秦晋联手对付郑的危机,为郑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与大国周旋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晋文公死后,秦晋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炽烈起来,秦穆公一个错误的决定,致使秦国企图向东打开出路的部队全军覆没。
有关春秋韬略的文章
公元前470年,他主谋驱逐卫出公,后立悼公而为其相。公孙弥牟又称卫将军文子,已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环视诸侯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惠王勉强答应后离开,公叔痤又将实情告诉商鞅,劝他抓紧时间逃跑。这段初试锋芒的短暂经历,足以证明商鞅的确具有过人的才智和非凡的胆识。......
2023-11-22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派人追杀公子纠。齐桓公就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让他管理朝政。齐桓公就借周天子的名义,召集诸侯在齐国会盟,说是要与诸侯共同帮助宋国平定内乱。但是,齐桓公的威望还并不高。通知发出后,一共只来了四个国家,还有几个诸侯国根本不把齐国的号召当回事。齐桓公就先拿鲁国为突破口,出兵攻打,将鲁国制服。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终于得到了各诸侯国的认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
2023-08-30
蜀国的材料不多,满想下手整理,写一篇古蜀国的传说。不幸历代人士为秦汉的大一统思想所陶冶,认为古代也是一模一样的,终不肯说这一块土地上的文化在古代独立发展,偏要设法把它和中原的历史混同搅和起来,于是处处勉强拍合,成为一大堆乱丝。彼此纠缠,把人们的脑筋弄迷糊了,古蜀国的真相,再也看不清了。现在就写出这一篇,做古蜀国史研究的一个引子。......
2023-08-10
为战胜国民党军的“扫荡”与“清剿”,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各军区部队和从事地方工作的党政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这三类地区的地方武装和党组织为了坚持巩固和发展解放区,在1948年都积极地开展了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刘邓首长转至中原后,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5月24日他给邓小平的复电《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中又说:“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有全盘考虑之必要。”......
2023-08-21
开战之前,袁绍就开始在曹操的后方打主意,英雄所见略同,袁绍也想到了张绣。当然,曹操如此举动,也并非完全是在作秀,此时张绣来归,不仅仅是少了一个敌人增加一个帮手那么简单,更是在人心惶惶之际,给己方阵营以鼓舞,大战之前,振奋士气。......
2023-08-26
旧史所谓中原,只是现今黄河流域的中部,即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及河北、山东之一部,此外或为夷、狄、戎、蛮之地,或为汉族与夷、狄、戎、蛮杂居之地。春秋以后,因为各国努力开辟疆土,于是异族所居之地,逐渐为汉族所占有;而中原的文化,也就因此广播于四方;降至战国之世,异族剪灭几尽,于是我国今日疆域的规模,才大致确定。以下先述疆域的拓展,次述中原文化的广播。这便是汉族兵力及于今云南的第一次。......
2023-08-17
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原小城一夜之间成为大汉王朝的政治中心。不久,为庆祝乔迁新居,朝廷举行盛大宴会,朝中文武百官悉数到场。事后,曹操派人探明杨彪等人并未搞阴谋诡计,只是虚惊一场。杨彪当初选择与袁术联姻,抱的无非也是这个目的,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本准备自保的政治联姻,反而给他招来一场杀身大祸,并险些为此丢了性命。罪名如成立,杨彪必死无疑。......
2023-08-26
[101]这句话如果可靠,那么古代的蜀帝以五色为庙号,这个五色帝和中原神话中的五色帝有无关系,大足注意。自从人皇到黄帝,他们对于巴蜀的关系大抵由于一二人的掉舌弄笔生出来的枝节,没有历史的价值。颛顼和若水蜀山的关系却比较严重。......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