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春秋韬略:齐桓公霸台之路

春秋韬略:齐桓公霸台之路

【摘要】:在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

太公开创齐国后,诚如周公旦所料,太公的子孙们接过了那根智慧之竿,继续保持着齐国恢宏大度、活泼开放的优良传统,从而使齐国一直成为周王朝非常重视的头等封国。即便在郑庄公“小霸”之际,齐僖公仍能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充当郑与宋、卫之间的和平使者,从中斡旋,在当时有“小主诸侯盟会”之声誉,更有人送给他“小伯(霸)”之桂冠。

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继位的郑厉公(原公子突)对此深感忧患,于是指使祭仲的女婿雍纠去谋杀祭仲,雍纠在没有摸清其妻底细的情况下,却与她商量起此事来。其妻一时没了主意,便偷偷地跑去咨询她的母亲:“丈夫与父亲,哪一个更亲?”其母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人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而能做你父亲的只有一个人,这怎么能相比呢?”就这样,祭仲从女儿那里获悉了厉公与雍纠的密谋,先下手杀了雍纠,厉公因谋败只得出奔逃亡。事后,祭仲大嘲其女婿:“谋及妇人,不也死得活该吗?”由此可以看出谋,尤其是密谋,不可不慎也。厉公去祭仲心切,匆匆谋及雍纠这种见识浅陋的愚夫,等待他的自然是流落异乡的可悲下场。

郑国内乱,使它很快丧失了郑庄公苦心经营所获得的霸主地位。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祭仲赶走厉公后,迎立了公子忽为昭公,不久高渠弥又杀了昭公,立公子亹。鲁桓公十八年(前694),诸侯在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盟会,齐襄公于盟会期间杀了公子亹,从而迫使郑国屈服于自己。不久他又暗使力士彭生拉杀鲁桓公,使鲁国也不能奈他何。可以说在齐桓公登位之前,齐国已在向霸主的地位步步逼近。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为了躲避齐襄公的淫威,他的两个弟弟出奔国外,公子纠奔鲁,由管仲、召忽辅佐;公子小白奔莒,由鲍叔辅佐。

鲁庄公八年(前686),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两位大夫戍守葵丘,当时正是瓜熟季节,故约定待明年瓜熟之时再派人去替代他们。可是时间到了,齐襄公不守承诺,两个人于是怀恨在心。齐襄公有个堂弟名叫公孙无知,在齐僖公时颇受优待,齐襄公却将其待遇大大降低。连称、管至父因此与公孙无知联手,以齐襄公的侍妾、连称的堂妹为内应,于是年冬天十二月,乘齐襄公田猎坠车伤足之机,起兵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齐君。不久,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杀掉,齐国出现一时无君的局面。

齐国的内乱,为逃亡在外的群公子返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齐国的大贵族国氏和高氏阴召公子小白回国,与此同时,鲁国在得知无知的死讯后,亦发兵送公子纠返国,并派管仲另率一支部队埋伏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旁,张弓以待。当小白一行路过时,管仲伏弩射小白,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大功告成,赶紧派人驰报公子纠,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闻讯后,便放慢了赶路的速度,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然而,令管仲和公子纠一行大吃一惊的是,这时捷足先归的小白已被高傒等拥立为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