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楼宇自控系统技术:实现ZigBee网络与BACnet的互联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实现ZigBee网络与BACnet的互联

【摘要】:图13-4 BACnet/ZigBee体系结构ZigBee网络分为3层加入到BAC-net网络中,其中的BZLL位于BACnet网络层和ZigBee协议栈之间,为ZigBee和BACnet的互联提供了一个协议接口。为了与ZigBee协议兼容,BACnet/ZigBee网络也引入了簇的概念。APSDE为ZigBee网络层和ZigBee应用层设备对象提供了一系列数据服务,并通过APSDE-DATA的请求、证实和指示3类服务原语实现。

1.BACnet/ZigBee体系结构

ZigBee与BACnet的互联,等同于在BACnet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又加载了一个Zig-Bee网络,形成一个扩展的BACnet的协议体系结构,也叫BACnet/ZigBee体系结构,如图13-4所示。

978-7-111-38144-0-Chapter13-7.jpg

图13-4 BACnet/ZigBee体系结构

ZigBee网络分为3层加入到BAC-net网络中,其中的BZLL(BACnet ZigBee Data Link Layer,虚拟数据链路层)位于BACnet网络层和ZigBee协议栈之间,为ZigBee和BACnet的互联提供了一个协议接口

2.BACnet/ZigBee网络

有些学者将采用图13-4所示体系结构的BACnet网络称为BACnet/ZigBee网络。每个BACnet/ZigBee网络都属于ZigBee网络中的一个ZigBee组,由ZigBee网络上的一组BACnet/ZigBee节点组成,存在惟一的ZigBee组地址,用ZigBee组ID进行标志。

为了与ZigBee协议兼容,BACnet/ZigBee网络也引入了簇(Cluster)的概念。在ZigBee的覆盖区域,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接力传递,传送给网关节点,最后再由网关节点传送给远端的监控中心。传感器节点在监测区域的数据传递使用分层的路由算法很普遍,分层的路由算法就是分簇的算法,为便于BACnet数据和ZigBee数据的转换,隧道方式也起着网关的作用。ZigBee常用隧道簇是一种包含了可利用隧道机制传输非ZigBee数据的通用属性的簇,常用隧道簇和BACnet协议隧道簇确定一个BACnet ZigBee节点,该节点具有传输BACnet NPDU(BACnet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报文的能力。

3.虚拟数据链路层(BZLL)

对BACnet网络通信系统的底层通信系统进行的扩展,必须要考虑与BACnet网络层接口的兼容,即在BACnet网络层和ZigBee协议之间定义了一个微协议层。该协议层相当于Windows网络编程中的API,在此处也相当于BACnet的链路层。

当BACnet/ZigBee节点接收到一个组播报文时,该节点通过查找组表得到对应的BACnet端口,再将报文通过该端口传输到BZLL处理。当该节点发送一个广播报文时,BZLL将报文通过BACnet协议隧道簇传输到ZigBee协议栈,然后在绑定表中查找到对应的组ID,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到该ZigBee组上。

在BACnet网络中,如果采用PTP、ARCNet、MS/TP和Ethernet网络做自控网络,当这些局域网的MAC地址超过6B时,要使用BACnet虚拟MAC(VMAC)地址。

BZLL使用APSDE-DATA服务原语实现对BACNet NPDU的传输。APSDE为ZigBee网络层和ZigBee应用层设备对象提供了一系列数据服务,并通过APSDE-DATA的请求、证实和指示3类服务原语实现。这些服务原语在ZigBee协议规范中有详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