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入廊管线管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入廊管线管理

【摘要】:综合管廊的入廊管线管理,应依据各管线单位与管廊运维管理单位签订的入廊协议进行。如果出现管道破裂频率较高或者出现影响管廊及其他管线安全运行等情况时,给水管道权属单位应加强巡视工作,缩短巡检周期或者实施24小时巡检。针对管道脱节、管道破裂等情况,权属单位应及时对上游管道进行封闭并视情况采取合理的修复措施。主要包括管道运行期间的维护、管道停运后的维护。

综合管廊的入廊管线管理,应依据各管线单位与管廊运维管理单位签订的入廊协议进行。为保证入廊管线和管廊的安全运行,同时保障管廊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线单位和管廊运维管理单位应明确各自的权限、职责和义务,做好各类管线的日常巡检与监测、专业检测、维护保养等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给水管道、排水管渠、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各类管线。

1.给水管道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入廊的给水管道、阀门、接头以及支吊架等附件的直观属性巡视和对管道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给水管道的日常巡检可由给水管道权属单位和管廊运维管理单位共同开展,具体任务分工可在签订管线入廊协议时明确。日常巡检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管道的阀门、连接头等部位。如果出现管道破裂频率较高或者出现影响管廊及其他管线安全运行等情况时,给水管道权属单位应加强巡视工作,缩短巡检周期或者实施24小时巡检。综合管廊内给水管道的运行状态由其权属单位的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参数包括管道的压力、流量、水质以及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阀门。

(2)专业检测。主要由综合管廊内给水管道的权属单位负责,检测给水管道运行中的节点压力、管段流量、漏水噪声等动态数据,对管道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对管网水压水质数据。阀门操作等均应有文字记录。重点应检测管道水压、水质、管内防腐和阀门启闭等状况是否异常。

(3)维修保养。主要包括对给水管道、阀门、支吊架、标识牌等进行清洁和保养,对设施、设备部件进行停水更换。给水管道权属单位应根据管廊内给水管道的实际情况编制维护操作说明书,根据管道的运行情况开展相应的检修。给水管道发生漏水时,其权属单位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维修,发生爆管事故,专业人员应该在4小时内止水并开展抢修工作。阀门作为给水管道中的重要控制设备,用于调节管网中的流量、压力以及在管道出现爆裂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控制故障管段。阀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对保证综合管廊内给水管道的安全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水管道的保养维修应重点关注管道上附属阀门的维修保养:传动部件保养和检查井定期清理。

2.排水管渠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管渠外观、管道接头、检查井以及支吊架等附件的直观属性巡视以及对管廊内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防止排水管渠中的污水释放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对人员产生伤害。

(2)专业检测。主要由管道权属单位负责,排水管道专业检测主要包括对管道水压、水质以及管道内外防腐性能的检查。检测时应做好检测记录,用于对比分析和管理。

(3)维修保养。主要由其权属单位负责,制订详细的维护作业计划、维护作业手册,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教育。对于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清理疏通不应少于2次。进行排水管渠疏通作业时管道内的水位不能过高。对排水管道进行疏通时需要开启井盖,开闭井盖一定要采用专用工具,并且开启时应采取防爆措施。针对管道脱节、管道破裂等情况,权属单位应及时对上游管道进行封闭并视情况采取合理的修复措施。

3.天然气管道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天然气管道,阀门及标识牌等附件的直观属性巡视和对管道压力、流量及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天然气管道的日常巡检内容包括管道外观,管道防碰撞保护设施,管道上标识,管廊内警示标志,进出口、通风口、吊装口等地面设施的安全警示标识、阀门外观等是否有损坏。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状态由其权属单位的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参数包括管道的压力、流量、温度及泄漏报警信号。

(2)专业检测。主要由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的权属单位负责,包括对管道压力、管道泄漏以及管道内外防腐性能。

(3)维修保养。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的维修保养主要包括管道的防腐和阀门的维护两方面。由管道权属单位负责,明确管道的维护保养周期,做好相关记录,维护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热力管道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管道保温层、管道接头及阀门等附件的直观属性巡视和对管道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应该安排合理的巡检时间,通常情况下热力管道的巡检周期一般不大于两周,对高温蒸汽管段的巡检周期一般为3天。日常巡检主要包括管道保温层是否有开裂剥落、管道及附件是否有泄漏、指针式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等内容。综合管廊内热力管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主要监测参数包括管道的压力、温度及流量。

(2)专业检测。主要包括对热力管道的压力、补偿器、疏水器及阀门开关的检查,检测其参数指标是否正常,必要时拍照记录,存档和分析研究。

(3)维修保养。主要包括管道运行期间的维护、管道停运后的维护。热力管道供热期间的防堵裂是保证供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在热力管道运行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中的水质,确保水的循环使用,避免发生堵塞管道现象。管道停运后的维护,要求对所有管道、设备及安装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对于腐蚀严重的管道应进行更换,对管道上的阀门等安装附件进行保养,保证阀门等转动件在下一年供暖时灵活有效。系统停止供热后,应将系统中的水全部排放干净,再用净水冲洗管道,最后用经处理合格的水充满系统,使满水状态一直保持到来年再次运行。

5.电力电缆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电力电缆、支吊架、标识牌等的直观属性巡视和对电缆运行温度的监测。对入廊电力电缆的日常巡检包括电缆外观是否有损坏、电缆及接头位置是否固定可靠、接地线连接处是否牢固可靠等相关内容;在电力电缆上布置感温光纤实时监测电缆及接头的温度,对电缆及电缆中间接头中可能存在的热量聚集点进行精确定位,防止电缆故障从而导致爆炸或者造成火灾等严重事故。

(2)专业检测。主要包括对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试、绝缘监测以及防雷接地系统检查。

(3)维修保养。主要包括对综合管廊内电力电缆的状态检修和故障修复工作。依据《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DL/T1253—2013),对于投入运行一年后的电力电缆,权属单位应对电缆进行全面检查和状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合理安排状态检修计划;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其权属单位应积极组织专业人员抢修,以快速恢复供电。对管廊中电力电缆抢修的工序为:故障点巡查→故障修复→故障分析。

6.通信线缆的管理

(1)日常巡检与监测。主要包括对线缆、标识牌及敷设线缆桥架的直观属性巡视和对线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信线缆的日常巡检包含管线外观是否有损坏、管线支架(桥架)是否有脱落、标识牌是否脱落等相关内容。综合管廊内通信线缆的实时监测,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系统准确定位线缆故障点位置。

(2)专业检测。主要包括对通信线缆的故障测试、线路绝缘测试、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等检测内容。

(3)维修保养。主要是依据《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的有关要求进行综合管廊内通信管线的维护管理,另外,根据通信线缆的实际情况,综合管廊内各通信线缆权属单位应对重要用户、专线及重要通信期间加强维护,从而保障通信管线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