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BIM的施工方案模拟与BIM技术应用

基于BIM的施工方案模拟与BIM技术应用

【摘要】: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模拟,是指在管廊工程开始施工前,应用BIM软件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从而发现综合管廊在加工制作、运输、吊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施工进度拖延、安全问题出现、管廊裂缝、管廊漏水等工程项目通病,通过多方案选优,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用于施工。图6-5施工模拟BIM应用操作流程3.注意要点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过程演示模型。

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模拟,是指在管廊工程开始施工前,应用BIM软件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从而发现综合管廊在加工制作、运输、吊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施工进度拖延、安全问题出现、管廊裂缝、管廊漏水等工程项目通病,通过多方案选优,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用于施工。

1.应用目的

在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附加建造过程、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信息,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

2.应用流程

(1)数据准备:主要包括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作业模型、施工图纸、工程进度要求、施工现场条件、人员、材料和设备的调配情况等与施工方案相关的文件资料。

(2)创建施工过程演示模型:在确保收集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根据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资料和文件,将基于技术、管理等方面定义的施工过程附加信息添加到施工作业模型中,进而构建施工过程推演模型,在该模型中,工程实体和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顺序、施工机械位置及运行方式、临时及永久性设施位置等都将一一得到模拟展示。

(3)优化施工过程演示模型:通过模拟演示的可视化功能,结合综合管廊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提前发现施工过程的隐性问题,从而消除质量与安全隐患,进行优化,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生成模拟演示模型和视频等阶段性成果,并提交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及BIM咨询服务单位审核。

(4)形成最终施工模拟成果:从施工模拟的可行性、施工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性、施工进度对总进度的影响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可进一步完善阶段性施工过程模拟成果,从而形成最终施工模拟成果,主要包括施工过程演示模型、演示视频和可行性报告三方面的内容。随后,用于可视化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实施。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模拟BIM应用操作流程如图6-5所示。

图6-5 施工模拟BIM应用操作流程

3.注意要点

(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过程演示模型。模型应表示施工过程中的活动顺序、相互关系及影响、施工资源、措施等施工管理信息。

(2)施工过程演示动画视频。动画应当能清晰表达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的模拟。

(3)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报告应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记录不可行施工方案的缺陷与问题。

4.工程实践

在中国药城(泰州)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中实施BIM施工方案模拟,既用于管廊项目的全过程施工模拟,也对关键施工工序进行模拟,例如对廊体吊装施工模拟(图6-6)和管线入廊施工模拟(图6-7)。

图6-6 廊体吊装施工模拟

图6-7 管线入廊施工模拟

施工方案模拟的技术路线是,在REVIT软件环境下,对管廊施工图设计模型、施工环境条件模型、施工措施模型进行合模处理,然后导入Navisworks软件,并关联施工进度Project文件,进行BIM-4D模拟分析,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管廊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