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管廊竖向净空分析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管廊竖向净空分析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摘要】:在不发生碰撞的基础上,利用BIM软件等手段,调整各专业的管线排布模型,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图5-41竖向净空分析BIM技术应用操作流程3.注意要点确定调整后的管廊及其附属工程各专业模型深度及其基本信息内容,符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要求。优化报告应记录综合管廊竖向净空优化的基本原则,对管线排布优化前后进行对比说明。图5-42净空优化关键部位的BIM检测表5-4综合管廊关键部位的净空高度

通过优化管廊内部的土建结构(廊体尺寸),入廊管线,动力、消防、通风、弱电、照明等综合管线与设备的布置,在无碰撞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自动获取各功能分区内的最不利管线排布,绘制各区域机电安装净空区域图。

1.应用目的

基于各管廊、入廊管线、附属工程等专业模型,优化管廊内的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对管廊内部及其监控室建筑物最终的竖向设计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并给出最优的净空高度。配合施工安装标准,以达到各区在不改变管廊结构和系统情况下的最大管线安装高度,为后期的施工及管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2.应用流程

基于BIM模型的竖向净空优化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确定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如综合管廊检修走道、主次管廊交叉位置、管廊监控室、管廊出入口等。

(3)在不发生碰撞的基础上,利用BIM软件等手段,调整各专业的管线排布模型,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

(4)审查调整后的管廊及其附属工程各专业模型,确保模型准确。

(5)将调整后的管廊信息模型以及相应深化后的CAD文件,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其中,对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管廊结构、管廊节点、入廊管线及设备系统等提供三维透视和轴测图等三维施工图形式辅助表达,为后续深化设计、施工交底提供依据。

竖向净空分析BIM技术应用操作流程如图5-41所示。

图5-41 竖向净空分析BIM技术应用操作流程

3.注意要点

(1)确定调整后的管廊及其附属工程各专业模型深度及其基本信息内容,符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要求。

(2)优化报告应记录综合管廊竖向净空优化的基本原则,对管线排布优化前后进行对比说明。

(3)优化后的入廊管线及附属工程的机电管线排布平面图和剖面图,应当反映精确竖向标高标注。

4.工程实践

中国药城(泰州)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如图5-42所示,主要包括综合管廊检修走道(主管廊和两个次管廊)、主次管廊交叉位置、管廊监控室和管廊出入口。基于BIM模型检测,获得各关键部位的净空高度如表5-4所示。对于不满足净空高度要求的位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提升了主次管廊交叉位置的管线布置,便得满足运营管理和维护的需求。

图5-42 净空优化关键部位的BIM检测

表5-4 综合管廊关键部位的净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