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济南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及BIM技术应用

济南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及BIM技术应用

【摘要】:2001年,基于济南市泉城路的特殊地位,济南市下决定心上马综合管廊工程。2010年,济南市结合旅游北路道路建设,实施了旅游北路综合管廊工程。济南市二环西路综合管廊是目前济南市容量最大、技术最复杂、先进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2011年度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科技示范项目。

2001年,基于济南市泉城路的特殊地位,济南市下决定心上马综合管廊工程。整个综合管廊工程(图3-20)分为南北两条,分别宽3.4米、高2.75米和宽3.75米、高2.75米,内设监控、消防、通风、排水系统,地下还将建设主控室,系统由地下主控室控制,建成后,将对供水、供电、供暖、通信交通、有线电视等地下管线实施统一铺设,既满足当前需求,又留有发展余地,以确保在较长时间内不再刨掘路面。

图3-19 珠海横琴新区综合管廊(2013年)

第11届全运会前期,在奥体片区建设过程中,济南市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该片区超前设计建设综合管廊。该处管廊共分两路,一路沿奥体西路、奥体南路、龙奥西路、旅游路、龙鼎大道向南敷设,另一路沿奥体北路向东敷设至玉顶山附近,全长约4.8千米,铺设供水、强电、弱电等管线。该处综合管廊不仅保障了全运会的正常举办,而且为今后该片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0年,济南市结合旅游北路道路建设,实施了旅游北路综合管廊工程。该工程位于旅游北路北侧,西起舜华南路,东至港九路,全长约3.1千米。该工程首次将热力管线引入综合管廊,为片区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空间,集约利用了地下空间,最大限度避免反复挖掘道路,减少因道路维修对交通出行和市民生活的影响。二环西路工程建设中,为保障道路货车走廊通道和城市交通要道作用,强化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能力,工程高标准同步规划建设了大型综合管廊。管廊南起段金路,北至滨河南路,主线全长约4.5千米,包含支线共6千米。为确保管线安全运行,管廊内设置了消防、照明、监控、排水、通风、安全标识等配套设施,并于2013年6月实现主体完工。

济南市二环西路综合管廊(图3-21)是目前济南市容量最大、技术最复杂、先进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2011年度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科技示范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对于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西进、北跨”战略、迎“十艺节”及加强省会都市圈,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3-20 济南市泉城路综合管廊工程(2001年)

图3-21 济南市二环西路综合管廊(2011年)

根据已经建成的综合管廊建设经验,结合地下现状及各管线的运行特点,特别是旅游北路及二环西路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济南市2012年编制发行了《城镇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4-089—2012),开展了《城镇综合管廊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作为地方标准进行推广,指导综合管廊建设。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加强对燃气管线入沟等相关专业难题的研究,尽可能实现多管线行业入沟,形成综合管廊的规模效益。管廊管理部门设立了2个综合管廊信息系统,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综合管廊内各类管线的实时监测采集、指标的实时采集,并快速发现管线的异常情况,避免供水、供热管网爆管或电缆发热起火等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