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BIM技术应用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BIM技术应用

【摘要】:1958年,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建设的约1.3千米长的综合管廊,是北京第一条综合管廊,其断面为长方形,宽3.5~5.0米,高2.3~5.0米,埋深7.0~8.0米。到2020年,北京市将建成综合管廊150~200千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优先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并提高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综合管廊的比例。表3-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情况图3-1施工时北京市中关村综合管廊

1958年,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建设的约1.3千米长的综合管廊,是北京第一条综合管廊,其断面为长方形,宽3.5~5.0米,高2.3~5.0米,埋深7.0~8.0米。

1977年,为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在天安门广场又敷设了一条500米长的综合管廊。

1985年,北京市建设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综合管道,其中容纳了服务于两幢公寓大楼、一幢商业大厦和一幢办公楼的公用管线,管廊内有电力通信、供热管

2006年,北京中关村地下综合管廊及地下商业开发工程建成。该工程共有三层,地下一层是2千米的地下环形车道,连通了区域内20多栋大厦;地下二层则是20万平方米的商铺,以及车库与物业用房;地下三层则是市政管线管廊,施工过程如图3-1所示。管廊中收纳了水、电、冷、热、燃气、通信等市政管线。该综合管廊是我国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

2013年,北京未来科技城综合管廊建成,管廊断面14.2米×2.9米,全长约3.9千米,廊内收纳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通信、热力、电力管线等。

到2020年,北京市将建成综合管廊150~200千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优先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并提高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综合管廊的比例。

到2035年,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将达到450千米左右,逐步构建中心城骨干系统和重点区域系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表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情况

图3-1 施工时北京市中关村综合管廊(刘应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