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澳门学:汉名探考与商业伙伴

澳门学:汉名探考与商业伙伴

【摘要】:[2]这段掌故一般读者耳熟能详,但其主人之汉名及位置的考证却很稀少。因无法偿还,遂于1841年12月10日在澳门劏狗环投海自尽。Thomas Beale 经商几十年,在中国、东南亚及澳洲有许多商业伙伴。其全名为Thomas Chaye Beale,简写作T.C.Beale,汉名作“比理”。该公司于1811年在广州成立,1817年结束。1817年,已经成立“Shank &Magniac”,但汉语中还是习惯称“啼行”。

有关澳门的史地杂文中,经常有见涉及“咇哋花园”[1]和“百鸟巢”。[2]这段掌故一般读者耳熟能详,但其主人之汉名及位置的考证却很稀少。[3]

19世纪著名的“百鸟巢”位于“咇哋花园”内,其主人为英国伦敦人Thomas Beale(1775—1841)。

1802—1803年间的Thomas Beale 油画肖像(钱纳利绘)

Thomas Beale 为19世纪澳门首富,有“鸦片王”之称,甚至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也大名鼎鼎。从1787年起,开始从事对华贸易。1791年,作为普鲁士领事(其兄Daniel Beale,1759—1842)[4]的秘书得以常驻广州和澳门。[5]1797年来澳出任普鲁士领事,同时从事鸦片、棉花、锡、丝绸和茶叶等商品的贸易,为当时屈指可数的“港脚商(country trader)”之一。

历年“港脚商”列表(Carol Matheson Connell,A Business in Risk:Jardine Matheson and the HongKong Trading lndustry,Westport,Conn.:Praeger,2004,p.7)

“至1829年,为莫克尼亚克洋行(Magniac and Company)成员。”[6]1832年7月1日,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 and Company,Ltd.)在广州成立,渣甸(William Jardine)、孖地信(James Matheson)系大股东,次要合伙人有荷林华斯·莫克尼亚克[7](Hollingworth Magniac)、央孖地臣[8](Alexander Matheson)及Thomas Beale 等人。Thomas Beale 在澳门居住了近半个世纪,是“澳门最老的外国侨民”。[9]后来由于鸦片生意失败,[10]负债高达1 亿多(112,316,839)澳币。因无法偿还,遂于1841年12月10日在澳门劏狗环投海自尽。一月后,葬于基督教坟场。[11]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称:“有咇哋花园者,园中以铜丝结网蒙之。内有大树一株,小树数株,有假山,有水池。壁上多插以树枝,蓄各种鸟,红黄白绿,五色灿然。鸟之上下飞鸣,宛如园林中也。或巢于树,或巢于山间水旁,或巢于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鸟巢。”[12]

“以铜丝结网蒙之”的巨型鸟笼,实际上就是现代动物园的鸟苑。澳门早在19世纪中叶便已经有了这种沿用至今的建筑形式。Thomas Beale 经商几十年,在中国、东南亚及澳洲有许多商业伙伴。他们知道Thomas Beale 有搜养奇珍异鸟的嗜好,于是投其所好,在各地大力搜集,托前往澳门的船只运送给他,因此,“百鸟巢”的鸟类来源广泛,成为澳门一处“胜景(the great object of attraction at Macao)”。[13]“咇哋花园”中还搜集了各种奇花异木,多达2500 盆,傲居远东之首。

造访过百鸟巢的卫三畏称“百鸟巢”拥有150种以上的鸟类:“这里提及的比尔鸟舍,1838年以前是澳门吸引人的一个主要去处。主人托马斯·比尔,在他的住所一侧建造了铁丝笼两间,各高约50 英尺,中有几棵大树;几个小笼和鸟棚放在有遮蔽的地方,角落挖个池塘以供水禽戏水。此地气候温和,鸟舍无需顶盖,鸟儿乐于在这两间内平静相处,自由活动。这里简直是鸟的天堂,吸引许多人来参观,主人在1840年去世之前,身强体壮,经营了18年。鸟舍在一时之间接纳了不同的雉近30种,除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还有其他不同品种的鸟类达150种以上,有的在笼中,有的在架上,还有的在鸟舍里自由活动。角落里有一只大猫的窝,它在这里产仔;它的职责是保卫鸟舍免受老鼠侵害。一只来自达满的华丽的孔雀,一大群花色齐全的金刚鹦鹉和风头鹦鹉,一对喜鹊,另一对是超等的冠鸠(Goura coronata),其中一只因丧偶悲伤而死,还有几只尼科巴的地鸽,这些就是宝贵的珍藏品中的一部分。”[14]卫三畏著作出版于1849年,但他访问“百鸟巢”的时间是在1833年,向前倒推“18年”,可知百鸟巢约建于1831年。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访问澳门的欧美人士的游记及居澳外国侨民的日记中,对“咇哋花园”及“百鸟巢”有较多的描写。[15]

Thomas Beale 去世后,“百鸟巢”迁往上海。由其子继承并扩充。此人生于澳门,在英国接受良好教育。其全名为Thomas Chaye Beale(1805[16]—1857[17]),简写作T.C.Beale,汉名作“比理”。“1826年,来广州担任莫克尼亚克洋行(Magniac and Company)公司的业务员,后任职新加坡怡和洋行。”[18]1843年,他成为颠地洋行(Dent &Co.)的股东后,适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对外开埠,他来外滩主管位居上海第二的宝顺行(Dent,Beale &Co.),有“商人王子(A merchant-prince)”之称。[19]1857年,比理逝世于上海,葬山东路公墓。[20]

“Thomas Beale”在汉语文献中,还有其他音译形式。

《两广总督百龄奏覆查明上年英兵入澳系图占地并参吴熊光等办理不当各节折(嘉庆十四年四月初八日)》中作“单鹰国夷人啤啼”。[21]

在《香山县丞周飞鸿为饬将藏匿蕃人家中要犯林博板等交差解究事下判事官谕(嘉庆二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内,作“啼行”。“啼行”为“Beale &Co.”的对译。该公司于1811年在广州成立,1817年结束。1817年,已经成立“Shank &Magniac”,但汉语中还是习惯称“啼行”。章文钦先生解释说:“啼其人,亨特著、沈正邦译《旧中国杂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作托马斯·比尔(Thomas Beale)。英国散商,早年随其兄丹尼尔·比尔(Daniel Beale)至中国,长期居留澳门,从事鸦片贸易。该书谓澳门的中国人称之为Low-pe-tae,即老比弟。粤语悲啼与比弟音近。”[22]“老比弟”一说源自亨特。“一些进城的葡萄牙人从我们身旁走过,喊道:‘老比尔(Senhor Beale)!’中国人也喊着他的名字‘老比弟(Low-pe-tae)’。”[23](原注:意谓:“老比尔的弟弟”——他这个称呼在中国人中众所周知。校注:‘老比尔’,指丹尼尔·比尔。”[24])我们认为,“老比尔”,非指丹尼尔·比尔。理由如下:鉴于丹尼尔·比尔的主要活动地点是广州,知名度不如居澳50 载的Thomas Beale,因此,我们更倾向于“Low-pe-tae”是指Thomas Beale。尽管原著的作者注释曰“意谓:老比尔的弟弟”,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似有误解。基本上可以判定,“Low-pe-tae”是指Thomas Beale。下列英语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佐证:

这个鸟苑的主人,就其生活派头,温文尔雅和总体的举止而言,堪称和善的英国老绅士(the good old English gentleman)。[25]

上引文献的出版日期是1840年,即Thomas Beale 自杀[26]的前一年。“Low-pe-tae”中的“Low”,在汉语中是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Lowpe-tae”一语既是对Thomas Beale 的尊称,又是指其年事已高。“咇哋”、“啤啼”和“啼”均为“Beale”的粤语不同译音。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Thomas Beale 来澳后,从何时开始对植物感兴趣?首先要从英国皇家派人为座落于英国伦敦三区西南角的邱园(Kew Gardens)[27]收集中国和菲律宾的植物说起。1803—1812年,受派遣者为威廉·克尔(William Kerr,?-1814)。[28]他是苏格兰园艺家和植物收集家,主要活动于广东地区,也是西方首个在华活动的全职收集者。他向英国皇家植物园、欧洲园艺家和科学界运回了238种在与欧洲有贸易关系的广东省、澳门及马尼拉采集来的新植物品种。

根据从1834年10月1日开始访问澳门[29],一直逗留到10月16日[30]离开前往黄埔的英裔澳大利亚医生及自然科学家高治·贝内特(George Bennett,1804-1893)的记载,“这种鸟(白冠长尾雉)的图像由Thomas Beale 先生于1804年送到英国。在前面提到的鸟儿死亡之前,他是在中国见过活标本的第一个欧洲人”。[31]因知,Thomas Beale 先生1804年的举动是直接配合邱园遣华的威廉·克尔。

收集动植物的代价不菲。如John Reeves 称“Thomas Beale 先生首先成功地于1808年采购到了这种漂亮鸟儿的标本,并将它一直健康地饲养了13年。它死亡后,努力促使他再寻找其他的,但直到1831年一直未果。后从中国内地为Thomas Beale 先生的鸟苑带来了4 只,并以130 美元的价格买下。”[32]据说:“这些标本后由约翰·雷维斯(Mr.Reeves)[33]先生带回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