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澳门学:琉球闽南华裔的探索与汇聚

澳门学:琉球闽南华裔的探索与汇聚

【摘要】:基于这一认识,可对澳门开埠初期与葡萄牙人为伍的华人集团的构成作一新的探索。首先,其时在澳门的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可能有一聚居地。

基于这一认识,可对澳门开埠初期与葡萄牙人为伍的华人集团的构成作一新的探索。首先,其时在澳门的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可能有一聚居地。闽南人在琉球的聚居地称“唐营”,那么“营地大街”[98]很有可能是当时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在澳门的宿营地,[99]其对应的葡名是“商人街(葡语作“Rua dos Mercadores)”,或多或少与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的商人、买办身份有些联系。再看一段家谱资料。晋江《瀛洲王氏族谱》载:“葬澳门三巴外营口”。[100]此处的“营口”,据对“三巴寺”的方位来看,就是今“营地大街”的入口处。

其次,可以重新探讨有关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在香山洋面的活动及其影响。嘉靖《广东通志》载:“正统十年,[101]按察副使章格[102]巡视海道,时流求使臣[103]蔡璇[104]等率数人以方物买卖邻国,风漂至香山港。守备当以海寇,欲戮之以为功。格不可,为之辩,奏还其赀而遣之。番夷颂德。”[105]这是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进入香山洋面活动的最早记录,不过此处正统十年有误,应为成化十年。由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等文献多有转录,故而几乎所有学者所使用的是成化十年(1474)这条史料。其实,嘉靖《广东通志》共有两处记载。葡萄鬼教授指出了在卷七还有一条,但年份是成化八年(1472)。“秋九月释流球使臣遣归国。按察副使章格巡视海道,时流求使臣蔡璇等率数十人以方物买邻国,被风漂至广之香山港。守备当以海寇,欲戮之以为功。格为之辩,奏还其资而遣之。公论以格为是。复累迁至大理寺卿,人谓格阴德所致。”[106]此外,《宪宗成化实录》记录的是成化九年。“(成化九年四月)丁卯,琉球国中山王尚圆遣王舅武实等来朝,贡方物谢恩,宴赐如例。武实复奏,国王常遣人往满剌加国收买贡物,被风坏船,漂至广东,有司转送福建,俟臣等同还,乞自备工料修船回国。许之。”[107]

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这三条不同日期的信息,实际上指的是同一历史事件。此事发生于成化八年,上报朝廷的时间是成化九年,最后执行的日期为成化十年。从发生到最后解决前后共延续了两年之久。

由此看来,澳门早期开埠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葡萄牙和其他非洲、南亚和东南亚人,闽南及闽南裔琉球人;②葡萄牙和其他非洲、南亚和东南亚人,闽南及闽南裔琉球人,广东等省份人。是这些人一起共同建立了澳门这个居留地。澳门历史上的琉球因素应该成为澳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即琉球闽南华裔或琉球人也是澳门早期建造者之一,这打破了以前由葡萄牙人和闽南人缔造的传统观点。

第三,关于妈阁庙起源问题。[108]妈阁庙外水道,[109]自唐宋以来,属传统内航线的水程,为下西洋必经之路。这一带早有闽南人活动的足迹。闽南人及其琉球闽南华裔共同信奉妈祖,建立“天妃宫”是必然的。如是看来,澳门妈祖信仰及妈阁庙的历史大概远远不止500年了。“那么早期在香山出现的福建航海者也应与琉球航海有着某种联系。可能这也使妈祖信仰在香山地区得以传播。”[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