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冲突视角的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

基于冲突视角的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

【摘要】:通过综合考察城市化背景、可持续思想、生态城市实践及城市设计的理论溯源,以及社会空间、冲突主义、本土化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探索,可以将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所面临的上述冲突领域,置身于中国城市设计建构的境遇之中进行总括式考察,并有利于进行根源性分析。前者体现为对本土可持续发展建构的冲突话语与冲突角色、冲突领域的分析,后者则体现为对社会建构导向的策略目标、内容及分析路径的考察。

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发展语境下的中国,在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时期,有着自身特殊的城市发展情境以及历史文化原因、地域的广博、每个城市独特客观的自然环境特征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建构面临日趋复杂而多元的冲突交织。上海自1990年以来与可持续城市设计关联的最为紧密和迫切的冲突领域,包含城乡冲突、新旧冲突、环境及资源危机、公私冲突、全球与本土碰撞五个主要方面。这些冲突也是转型期中国本土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中主要面临的,是在当前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其间显露出本土各方利益的消长、交割和冲撞,并对当前中国城市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尽管这些冲突领域的考察并非放之全世界而皆准,也无法覆盖当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构关涉的所有冲突,且冲突的激烈程度与表现也都不尽相同,但却共同指向了在冲突视野下研究“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对于当前全球性问题与本土化表现的联结考察,试图借助可持续城市设计手段,弥合理想的发展理念与现实的社会矛盾之间的实践鸿沟。

通过综合考察城市化背景、可持续思想、生态城市实践及城市设计的理论溯源,以及社会空间、冲突主义、本土化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探索,可以将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所面临的上述冲突领域,置身于中国城市设计建构的境遇之中进行总括式考察,并有利于进行根源性分析(图5.1)。贯穿其中的是政治力、市场力与社会力的合力作用下,借助资源、权力、资本、利益、文化与价值观及社会根源性等主要冲突诱发因素所显示的朝向可持续建构的关键力量:作为变革的动力,促进社会的稳定,激发生成价值导向,型构社会制度及协调整合实践活动。

图5.1 冲突生成的理论与现实关联性分析

作为一种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思路,“本土策略”得以重组构建出来,强调可负担的、可根植的、可联结的原则与方法,尊重历史和现实、关注客观社会环境、分析“此时此地”的本土问题,试图通过涵盖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建构,以促进冲突视野下中国本土契合的可持续建构、促成创新性实践。由此,以审视人与自然关系、重视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构建为前提,密切关联本土社会情境、制度环境等考察视野,尝试建立一种融入社会性考量的建构理想——既注重资源和环境等可持续的自然形态的冲突应答,更注重文化和制度等可持续的社会关联系统的冲突消解,试图在实践中促成可持续城市空间建构领域“从冲突到平衡”的现实性转化,促进实现一种冲突消解的平衡状态:城乡和谐,新旧融合,环境及资源危机消减,公私协调,全球与本土正向谐变。

紧扣“冲突”联结平衡和转换的实践效应与意义,冲突的主题得以从“冲突的局势”(矛盾分析)与“冲突的应对”(策略分析)两个关键方面分解、拓展,从而初步描摹出一种侧重“策略耦合、新质突现”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冲突”建构的实践路径(图5.2)。前者体现为对本土可持续发展建构的冲突话语与冲突角色、冲突领域的分析,后者则体现为对社会建构导向的策略目标、内容及分析路径的考察。

图5.2 “冲突”主题整合性的分析建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