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可持续城市设计社会行动战略

上海可持续城市设计社会行动战略

【摘要】:综合审视苏州河、黄浦江的环境整治与功能再构,则可以从中总结出当前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的思路借鉴。其中,随着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日益完善,滨水空间的建设已然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发展的重心。表4.12对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冲突应对的具体化策略进行了汇总列举,表4.13则对其间所体现出的对主要相关领域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进行了总结考察。

总的来看,经过近几十年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上海中心城区的居住、制造业与部分服务业向郊区转移,高级服务业及绿色生态空间得以合理规划并取而代之,促使中心城区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保上的资金投入与政策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综合审视苏州河黄浦江的环境整治与功能再构,则可以从中总结出当前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的思路借鉴。

(1)进行水系河网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2)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经济发展。苏州河、黄浦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其中历史文脉的保有与传承,可以促进沿岸文化产业的集聚,促进特色空间更为均衡的功能和格局形成,从而以城市功能的复合性、形象的识别性,进一步激发滨水区活力。

(3)强化规划控制引导,促进公共建构与功能转换。应注重规划前瞻性的统筹考量、功能引导,强调公共资源的公共享有;注重公共功能的多层次建构,以促进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及公共保障机制。

(4)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多方参与合作。当前上海城市空间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固然已体现出政府有效决策及主导作用,以及对于公众、专家和社会各利益相关主体意见和需求的日益重视和更多考量。

其中,随着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日益完善,滨水空间的建设已然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发展的重心。不难发现,随着城市生态复苏与环境建构的效应日益显现,虹桥商务区等低碳试点的推进落实,以及“低碳世博”系统推出并付诸实践,并朝向一种“后世博”图景的未来建构……上海的生态建设行动更趋多样化,也更多地与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技术能力相结合,从而呈现出多元冲突下的一种突破格局——其中不乏充满冲击力与创造力的生态理想图景;而实验性的生态社区和宜居城市已经走向临床实践,生态可持续的概念和原则开始向具体的行动和技术转化,并向具体的城市建设渗透。

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仍显不足,还须进一步研究城市功能的转型发展模式,明确制度法规的调节与制约及公共政策的扶持与激励作用、矛盾化解的运作机制,加强社会引导与政策规范。诸如公民论坛、公众听询等更为主动的参与内容还未成为主流,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以鼓励多方力量更为有效地参与到具体的环境规划和建设中来。其次,城市发展仍处于基础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型的初始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土地再开发利用的模式。资源环境承载力极为有限,土地利用面临资源瓶颈,土地综合效益的发挥仍显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及市政配套建设亟待加强;此外,根深蒂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解决,并在某些方面程度加深。城市发展中的高能耗和高排放问题还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一系列生态可持续、绿色低碳技术的实践应用也尚处于试验阶段,生态与社会契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仍亟待探索。表4.12对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冲突应对的具体化策略进行了汇总列举,表4.13则对其间所体现出的对主要相关领域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进行了总结考察。

图4.15 上海市历年污染物排放变化

表4.12 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冲突应对的社会行动策略分析

(续表)

表4.13 上海宜居环境与生态建设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考察

【注释】

[1]2009—2012年上海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90%以上。2013年开始采用AQI指数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当年上海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6%,此后逐年改善,2017年增长至75.3%。

[2]根据工程方案,到2020年,苏州河干流将消除劣V类水体,支流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78%;到2021年,支流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工程结束,苏州河干流堤防工程全面达标、航运功能得到优化、生态景观廊道基本建成;形成大都市的滨水空间示范区、水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开放展示区、人文休闲的自由活动区,为最终实现“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人文之河”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