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5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事件的冲突发展脉络梳理表4.4上海旧城改造历史演进特征考察1所谓搭桥,是指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和近郊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相结合,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联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此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2023-08-29
城市是在历史传承中发展的,其传承的方式主要是改造,而非重建。旧城改造追求的是多目标系统的综合利益,它既要符合城市功能定位所决定的产业升级导向,又要符合社会和谐目标所追求的改善民生权益的指向,还要符合科学发展模式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指向——这些目标实现的关键则取决于旧城改造的理念及改造模式。
第一,健全管理制度与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应作为社会整体利益代表,在旧城改造中扮演积极、公正和引导性的角色,而非“趋利”一方。上海在现阶段采取的“拆、改、留”并举的多元化改造方式,促进“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居民参与”三方互动的协调机制,采取“阳光拆迁”政策、事前征询制度,将政府责任、百姓意愿、社会评判进行有机结合、组织和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旧区改造过程等,实际都体现出了在管理制度与利益协调机制上的公共利益导向。更加多方位和深层次地,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空间规划与设计对策、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土地使用流转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其职能建构、健全公共利益与社会保障。在国外,开发权转移、区划奖励制度等富有成效的做法都值得本土研究并合理改进,探索其符合国情的实践应用。
第二,社会公正导向的政策法规建构。旧城改造与保护中的社会公正性,主要体现在旧城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及对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的利益保护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广泛的居民参与。而在实际运作中,居民的意见与意愿往往是比较多元化的,意见很难统一,这就要求政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元对策。具体来说,可以借助政策框架和规划设计的架构指引,采取问卷调研、居民座谈等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并配合投资激励、多标准改造、专项补贴等,来促进误解与分歧的消减,减少拆迁引发的矛盾。
第三,社会协调导向的保护更新模式。从上海旧城改造具体的推展进程可以发现,分区分片、分阶段地进行开发推进已成为一种主流,如何在具体的实践开发中避免单一的经济考量与单一模式、机械运作,促进区域整体的保护更新、文脉延续,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同时,作为一项高技术性的系统工程,旧城保护与更新的保护对象与保护方式的确定、制定更新规划的具体内容等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应地,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的作用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特别重视,专家团体被赋予很大的权限与责任,以此来保障旧城保护与更新在理性与科学的指导下合理推进。
第四,社会和规划系统下的文化复兴。今天本土城市发展正面临处理日益稀缺的资源,管理生产、交换和居住过程的艰巨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一种平衡的、多中心的、可持续的和竞争的地域发展格局的建构,离不开历史遗产、特色风貌、重大事件等文化力量的型构。任何文化都面临一种经历变化的永久性压力,包括外部(如重大事件,政府决策)和内部(如地震、洪灾、自然沉降)的因素,并通过不同方式的变化——以新的创造、研究、态度上的政治变化及其他类型的创造行为等各种形式,来推动或激发文化发生变化——或整合,或同质,或分解,进而改变本土原有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促进生成一种动态整体的文化复兴的综合图景。具体来说,未来社会和规划系统下的文化复兴离不开以下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社会发展资源,将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促进综合多功能的环境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服务行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促进社会关系的平衡与生活格局的延续。旧区改造中,社区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质量需要改善,更新过程中被动迁的居民更应当妥善安置。如何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将原有老居民留下来,是保护工作中的一道难题,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也决定了本土生活格局如何延续,这对于城市文化的演绎和传承极为重要。因为生活是城市文化坚实的载体,而市民的衣食住行实际构成了城市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文化缘于真实,缘于朴素(孙德禄,2008)。
从根本上来说,旧城改造的策略建构应该是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尽管上海在旧城改造与文化建设方面已列于全国前端,但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发展经验来看,不可否认还存在需要改善及加强的地方。未来上海还亟须在旧城改造的方式和机制、拆迁补偿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以制定更加合理有效、促进社会公平的行动规则,并借助对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多元文化价值的发掘,朝向更趋可持续的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表4.5对主要相关领域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进行了总结考察,表4.6则对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冲突应对的具体化策略进行了汇总列举。
表4.5 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考察
表4.6 上海旧城改造与文化复兴冲突应对的社会行动策略分析
(续表)
有关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本土策略的文章
图4.5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事件的冲突发展脉络梳理表4.4上海旧城改造历史演进特征考察1所谓搭桥,是指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和近郊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相结合,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联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此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2023-08-29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构视野下,同时存在相互制衡的三种话语的主导:政治的、经济的、民生的。其中所内含的对于经济、政治、民生话语权的争夺与宣称的过程,则会在冲突中促进整合和朝向某种共识,并共同奠定了当代中国一种新型话语的基础。这一新型话语所构成的复合语境,体现为一种包容着冲突与矛盾的实践情境,并围绕着政治的强势与弱均衡、经济的优先与反优先及民生的孱弱与强主张展开。......
2023-08-29
通过考察冲突发生的背景、各方参与冲突的动机与目的及事件主要发展过程等内容,把握内在关系与过程机制,构成了对复杂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与解构的基础,从而成为解决冲突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体来看,多学科交叉地引入对冲突问题的研究、从分析冲突角色及其利益关系的视角切入、探讨综合性立场下的协调与应对策略等,是当前冲突研究的重要内容构成。......
2023-08-29
后世博的开发建设运作,则是由世博发展集团负责世博地区开发项目的现场管理和服务,代表政府负责地下空间和地面公共空间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这意味着世博园区作为市中心最大的一块储备开发土地,其后续建设将和城市经济转型及城市规划密切关联。这也需要世博会后续利用规划和有效的制度建构与配合。......
2023-08-29
而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则整体上体现为人口的急剧增长,中小城市人口则快速增长。而中国城市的开发节奏尤其迅速,生态承载力已接近峰值。从世界范围来看,非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关注,保护程度较好。与此同时,尽管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常较小,但恶劣行为的累积影响则会凸显。环境保护问题会牵涉一系列部门,需要各部门及机构调整政策方针,共同努力。......
2023-08-29
借助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可以促进这一本土建构过程的实现。图2.3“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概念体系生成框架第二,时空关系。因此,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又必须在一种博弈建构的视野下,通过行动体系的配合,对冲突进行协调与缓解,对空间建构和策略实施的过程进行规范、约束或引导。尽管目前关于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直接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但已经有很多学者和机构进行了丰富的相关研究。......
2023-08-29
就多伦路社区而言,一方面,尽管具有“政府导向、企业实施”的开发机制的合理架构,也计划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改造实施。表3.6多伦路社区规划建设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考察表3.7多伦路社区规划建设冲突应对的策略评价[1]规定原则上所有车辆均不能进入社区中心,而是在道路入口附近直接下至地下车库。......
2023-08-29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伴随着迅速工业化的过程,近10年来年均提高约1.26%,2017年城市化率已达58.52%,中国2030年城市化率预测可达70%。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生质的变化,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阶段,跨入了城市社会的门槛,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并引起全球层面人口的城乡布局转变。这对于处于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尤其如此。图1.1中国城市化之路......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