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核心发展目标,可以过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预期。由于兼具空间、时间、政策等多维内容,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建构,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中对本土现实机遇的把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并挖掘潜在价值。......
2023-08-29
回看虹桥商务区的战略开发与规划设计进程,显而易见,虹桥商务区的建设开发属于当下我国政治经济改革进程中典型的“顶层设计”事件,其开发与规划都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与渗透下推进和制定的。同时,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具有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这一重大引擎,在政治经济战略推进上占有先机,且规划设计多层次推进、优势理念“概念先行”,似乎具备了可堪想象的未来良好发展前景——大虹桥蓄势待发,作为未来上海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与大浦东一起,策动上海未来经济的再次腾飞。正如《解放日报》指出的:“大浦东和大虹桥这两大板块的‘发展极’效应不仅能有效推进上海城郊均质化发展,消除城市二元结构,也可以有效带动长三角、泛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大大提升上海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图3.33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规划鸟瞰效果图
图3.34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构成
图3.35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规划总平面、土地利用规划
但是,战略与规划的实现渠道只能是市场和实际建设,虹桥商务区的未来发展还面对着浦东和上海中心城区竞争的压力。而且,虹桥商务区主要关涉长宁和闵行两个区的行政区划,也与青浦、嘉定、普陀的行政区划相关联,本质上是内含多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功能区。2009年7月成立的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并非实质性的权力决策和执行机构,而是类似于早期浦东新区开发所成立的“浦东开发办公室”,是一种协调机构。这一状况也影响了规划和开发规程当中更有效的合力与协调力的发挥,甚至可能会由于竞争而产生离心力。
再者,尽管“低碳商务社区”的规划设计理念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但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机场周边有较大范围的建筑限高及交通产生的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市级交通枢纽又是物流和人口的快速进入区及导出区。因此,这一区域并太不适合企事业商务服务单位和人群居住集聚,这一状况会对高档住宅及商务区的建设发展造成明显阻碍。
另外,结合虹桥商务区的建设实施情况,可以发现,从虹桥已完成的招商情况来看,大型商贸企业这类战略性伙伴在开发运营中的缺位,就上海将其定位为国际贸易中心最主要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而言,是一个明显的缺失。虹桥商务区内的10幅土地曾在之前一年多时间里推出,并收获超200亿元土地出让金。然而,到2012年6月初却只正式挂牌了一块地。与此同时,无论是在虹桥商务区启动建设之初,以及2012年召开的上海市党代会上,促进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的加速发展被不断强调。有学者认为,从供需上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中央宏观调控的影响,另外则有人分析指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在管委会招商引资的思路和能力——顶层设计下的虹桥商务区开发,其现实的推展似乎又无可避免地与顶层设计机制的利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此刻,有必要将这一问题与现实的改革进程相联系来认识:“……由于金融危机突袭,加上强拆、官员贪腐、截访等诸多负面事件频发,政府总体上处于‘见招拆招’的阶段。简单来说,危机意识推动体制改革,利益预期驱动制度创新(贺海峰,20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十三五”规划提出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顶层设计的改革思路更加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更加凸显。可以说,与其将城市发展与重大项目的建构仍局限于政治经济的顶层设计范畴,不如把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推向公众、面向全社会,更多地考量社会公平、自然生态,在一种兼具基本公平与足够动力的条件下,推进我国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表3.14,表3.15)。
表3.14 虹桥商务区开发战略与规划建设冲突应对的策略评价
表3.15 虹桥商务区开发战略与规划建设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考察
有关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本土策略的文章
我国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核心发展目标,可以过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预期。由于兼具空间、时间、政策等多维内容,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建构,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中对本土现实机遇的把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并挖掘潜在价值。......
2023-08-29
先期完工的“新天地”更新改造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罗小未指出,上海新天地规划设计在构思上强调“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引进新的生活内容”。“新天地”更像是特定时代的一个“华丽舞台”——这个舞台虽然融汇了激情与梦想、传统与新潮,但演绎的却是“别人的故事”,是在把自己精彩的故事排挤掉后才能上演。......
2023-08-29
由此,城乡统筹的思路逐步形成与完善,而此后发布的十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重点体现。“国际方案征集”成为“一城九镇”城市规划与设计组织的重要方式,其城市设计思路也对之后郊区城镇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3-08-29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3-08-29
而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则整体上体现为人口的急剧增长,中小城市人口则快速增长。而中国城市的开发节奏尤其迅速,生态承载力已接近峰值。从世界范围来看,非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关注,保护程度较好。与此同时,尽管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常较小,但恶劣行为的累积影响则会凸显。环境保护问题会牵涉一系列部门,需要各部门及机构调整政策方针,共同努力。......
2023-08-29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考察视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战略研究、机制建构、评价体系及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考察视角,可以说构成了其中关键、核心的内容,也成为本书多学科交叉探寻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的支持路径,并探索其间的实践机制与应用可能的重要思路借鉴。......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