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5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事件的冲突发展脉络梳理表4.4上海旧城改造历史演进特征考察1所谓搭桥,是指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和近郊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相结合,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联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此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2023-08-29
上海中心城区汇聚着大量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它们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构成城市魅力和活力的重要部分。如今文化被认为是一种全球性的财富资源,一种传递财富利益和营造地区精神的方式,文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估量。一种综合考察分析一个地域经济、物质环境、社区和生活方式,将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相结合,进行适度规模、渐进式改造的“保护更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对上海城市风貌特色造成破坏,促进历史文脉和“海派”生活方式的保有,并以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振兴城市中心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总的来说,多伦路社区的保护和开发具备了有利的规划设计理念、组织管理机制、资金支持机制、产业开发机制,可以提供如下经验借鉴。
其一,文化资源的保护战略。在开发文化资源之前,大中城市应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和了解资源分类、资源利用。在多伦路地块的保护与产业开发实践中,强调了三个层次的文化资源保护:原则性保护、开发性保护和战略性保护。其中,原则性保护是指尽量保护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以保持地方文化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开发性保护是将能进行产业开发、能产生市场效应、有较大开发投资价值的资源先行保护下来,依据品牌价值、市场拉动、开发附加值等要素制定开发规划、开发序列,及时开发跟进,以开发促保护;战略性保护是将尚无力开发但成规模、能呼应、有特点、有整体概念的文化资源保护下来作为储备资源,为文化产业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升级提供持续支撑,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目标,以促进通过文化设施提升地区活力、通过文化产业创造新的财富、通过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其二,“由下而上”的保护开发组织。从最初的由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的保护开发管理机制,到成立专门的“多伦路综合开发指挥部”,以及后来成立上海长远集团,多伦路区域的保护与开发一直保有管理上的制度保障。而事实上,从资源的归属管理,到资源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都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甚至法制化的管理机制建构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其三,规划设计与实施策略的市场意识与有效推进。一方面,其保护更新提倡政企合作的运作模式,强调“政府导向、企业实施”的开发机制,这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主体单一、资金不足或利用率不高等目前存在于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普遍问题,促进“市场化模式、企业化运作”。另一方面,该地区的实践建设贯穿了多层次、连续性的规划设计行动推进,有力地保障了一种“保护更新”的改造模式推演。
其四,渐进式的小规模开发。与新天地“布景式”的城市更新不一样,多伦路社区的更新改造强调保持和发展文化特色和建筑格局、补充新的功能等来增强社区活力、建构公共生活空间,其更新方式与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有着相似点,都是渐进式、小规模推进。这一模式灵活高效,更易容纳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长期沉淀的旧城区的空间形态、社会生活及市民需求,有利于分解复杂问题、避免大规模改造带来的盲目及破坏性以及纯市场经济操控下对公众利益的损伤。
然而,“保护更新”的理想模式在我国旧区改造中的现实推进仍面临重重阻力。就多伦路社区而言,一方面,尽管具有“政府导向、企业实施”的开发机制的合理架构,也计划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促进改造实施。然而,其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企业投资中断、社会资本引入乏力的现象,因此导致社区开发因资金不足而搁置。其投融资的运作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另一方面,其发展还面临如何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同时,激发本地区的内生活力,综合更为现实的居民意愿和实际需求,来达成本地居民对于整个区域发展导向和具体模式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的运作和保障机制方面,更具现实操作意义的实施策略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强组织与协调(表3.6,表3.7)。
表3.6 多伦路社区规划建设的冲突特征及影响考察
表3.7 多伦路社区规划建设冲突应对的策略评价
【注释】
[1]规定原则上所有车辆均不能进入社区中心,而是在道路入口附近直接下至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范围涵盖所有新建部分,以促使其通过公共性的地下车道相联系;考虑到区域内没有公共停车区域、严重制约了旅游发展,规划设置七处地下车库出入口。社区内部则通过步行道及广场连通为舒适宜人的纯步行区域。
有关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本土策略的文章
图4.5上海旧区改造与文化复兴事件的冲突发展脉络梳理表4.4上海旧城改造历史演进特征考察1所谓搭桥,是指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和近郊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相结合,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联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此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2023-08-29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伴随着迅速工业化的过程,近10年来年均提高约1.26%,2017年城市化率已达58.52%,中国2030年城市化率预测可达70%。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生质的变化,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阶段,跨入了城市社会的门槛,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并引起全球层面人口的城乡布局转变。这对于处于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尤其如此。图1.1中国城市化之路......
2023-08-29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3-08-29
基于上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的阶段耦合与特征解析,并借助一种社会建构下空间建构与社会行动策略耦合的生成机制,本书将上海的实证研究具体落实于“技术路线”和“行动路线”的联结性分析。......
2023-08-29
本土策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极为广泛的理论体系。究其特征而言,本土策略首先体现为一种尊重传统、强调归宿感、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冲突应对的哲学思路,既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功用和理论价值,是人类对现代化社会之弊端与缺陷加以反思的一种现代性努力,也反映出人类在面向21世纪时一种更为智慧也更为平等的努力,强调注重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联内涵。......
2023-08-29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考察视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战略研究、机制建构、评价体系及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考察视角,可以说构成了其中关键、核心的内容,也成为本书多学科交叉探寻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的支持路径,并探索其间的实践机制与应用可能的重要思路借鉴。......
2023-08-29
生态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影响着并反映了城市对可持续性建构的追求,从而促使生态城市相关的实践探索,成为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表1.4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实践总体来看,生态城市已成为中国各地城市发展的模式导向,其建设实验也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遍布各个区域和主要城市。......
2023-08-29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革,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与社会问题威胁着城市的发展,也迫使人们更为迫切地探寻可以促进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聚集模式。当然,也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与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联系与影响。......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