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城市空间演进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成果

上海城市空间演进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成果

【摘要】:本书将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简要分析、总结其核心特征、主要表现和作用机制。表2.10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阶段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续表)图2.17上海三大产业经济结构的演变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上海由此开始更为积极地开展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

本书将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简要分析、总结其核心特征、主要表现和作用机制(表2.10)。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总量规模已迅速壮大。1978年上海的生产总值仅为273亿元,1990年为782亿元,至2011年已达到19 1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1990年,年均增长约7.5%;1990—2011年,年均增长近12%;特别是1992—2007年,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1990年以来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东风、产业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呈现具有外延扩张的特征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双维度调整的格局,并促使上海经济增长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经济增长迅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

总结来看,1990年以来上海经济增长呈现三个阶段的周期性发展:①1990—1998年为一个增长周期,经济增长陡起平落,1990—1992年大幅上升,1992—1998年又缓慢回落;②1999—2005年,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呈现抖起陡落,1999—2004年波动上升,至2005年又快速回落;③2006—2015年,经济增长陡起抖落,其中2006—2007年快速上升,2007—2015年则波动回落。

在产业发展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二产业中重点扶植的六个新兴支柱行业得以确立,同时第三产业投入在投资、人力资源及技术改造等方面不断增强。上海的产业结构在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不断发展之后,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趋于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则趋于逐年下降;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开放机遇,20世纪90年代初“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得以建立,服务业随即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990—1998年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达到13.8%,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在1999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00年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速有所放缓,并从2002年的52.9%开始逐年有所下降,在2005年降至低点50.4%。2006开始,随着《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等政府政策的推出及实施,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又在上海聚生出新的发展能量,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开始有所回升,近几年则不断上升,目前已基本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结构,城市功能正在朝向服务化方向发展(图2.17)。

然而,这条转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服务业增长幅度近两年所呈现出的较大波动,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在2010年上海经济企稳回升的同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约57.3%,较前年的59.4%反而有所下滑。实际上,2010年上海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世博效应”的影响,有专家认为,服务业近年来的波动似乎表明,上海之前的增长并非基于一种坚实的基础,房地产所占比重过高,而其他高附加值、创新型的服务业则相对缺乏。统计显示,世博会举办直接带动了上海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快速增长;拖服务业“后腿”的则是前几年的两大“功臣”。总体上,就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上海正大力推进建设现代服务业和改造加强传统服务业这两大领域的建构,促进现代服务业朝向高产出附加值、智力密集、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模式转型。

回顾上海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格局,可以发现“两个转变的同步进行”:经济体制上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结构上的从工业社会后期向后工业社会的结构转型的转变。在当前,渐进式体制改革在先易后难的发展之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转型反过来对体制转轨造成了“倒逼”式的反推机制,强调改革从经济向社会领域的全面扩展,以及对于社会公正和利益协调的注重。上海40年来时空压缩式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现实中亟须面对的多种不同性质的发展问题和两难困境,各个层面的社会风险日趋增高。譬如,上海既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便通过扩大就业来消化庞大的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也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以便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消化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还要不断加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力度,以便能够可持续发展

表2.10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阶段性特征的综合分析(1990—2015)

(续表)

图2.17 上海三大产业经济结构的演变

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强调以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保障城市环境安全,构成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作为我国的特大型城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延续了单中心“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位于城市边缘的规划控制的隔离绿带屡受蚕食,导致市区与近郊工业区黏连成片,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及其造成的环境隐患引发城市环境问题,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上海由此开始更为积极地开展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图2.18)。

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建设和改造中心城、重点对浦东地区进行开发、充实和发展卫星城等城市发展方向得以明确。然而,由于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地位特殊,中央对上海城市转型持审慎态度。总的来说,1978—1990年上海城市空间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以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城市转型速度开始加快,城市空间显著重构。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模式建立在旧区城市更新与新区空间拓展之上,“土地级差”效应吸引的投资将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和危棚简屋迁移至城市边缘地区,腾让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并实现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开始从单边发展过渡到跨越黄浦江开始向东部地区展开,城市形态则逐步从沿黄浦江西岸的南北两翼格局向同心圆形态演变。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上海的专家层和领导层引起了重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生态型城市成为发展推进的重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在2001年5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其中明确指出:“上海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上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由此,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和大都市圈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上海着力于改变“大都市、小郊区”格局,推进从“一城九镇”向“1966计划”转变的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郊区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并进一步推动上海从过去高度集聚的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布局模式向“多心、多核、组团式”的模式转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图2.18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

在今天,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规模已大大增强,城市建成区也从苏州河两岸、黄浦江沿岸,逐步向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两翼”发展,并越过黄浦江向浦东纵深发展,初步确定了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城市布局结构逐步完善,中心城从单心向多心发展,市域范围从单一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型的特大城市,并促成了郊区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并存的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图2.19)。然而,在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城市体系及产业结构的多个方面,上海与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城镇乡村发展布局,推动市域空间发展一体化等。2017年12月“上海2035”获得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2035”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对接“两个阶段”战略安排[1],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提出逐步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图2.20)和“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图2.21),强调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提升主城区功能等级,完善新城综合功能,促进新市镇协调发展;提出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调,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规划还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坚持“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图2.19 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图2.20 上海市域空间结构图 

图2.21 上海市域城乡体系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