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3-08-29
空间作为物质性空间实践,既表现为人类活动、行为与经验的一种中介,也表现为一种结果。虽然资本和政府制造和控制着“空间的再现”[2],但人们对于空间某些现象的感知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依赖于空间生产实现的具体情况。今天城市空间的发展演进,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改造与重组的社会发展过程。从表面特征来看,城市体现为各组成物质要素二维和三维的形式、风格、布局等空间表现;而从内涵本质而言,历史、文化、政治、技术及人类各种活动和自然因素则构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而且随着现代城市连通性、流动性的增加,人口、观念、信息及城市规模与技术发展等也都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城市空间的内涵正日趋丰富、变动日趋频繁,社会化特征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动态发展和多元感知的特征。结合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对城市发展的空间样态和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将是一种融汇社会性因素建构的规律探寻和应用尝试,有助于启发和提炼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拓展城市空间深层次的社会建构领域。
因此,本书对于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建构,首先聚焦社会空间的本体建构,考察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主体承载体系。21世纪的中国面临全球化语境下的制度文化困境、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型期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转变、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与利益冲突加剧等问题,并在当前集中表现为城市空间所面临的城乡冲突、新旧冲突、环境及资源危机、公私冲突、全球与本土碰撞五个主要方面,其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建构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情境。因而,当下仅就环境论环境、就生态论生态、就空间论空间,已然无法突破现有框架而提供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思路。布鲁诺·拉图尔曾极具启发意义地指出:“如果我想成为一个探索客观性的科学家,我就必须从一个框架转向另一个框架,从一种视野转向另一个视野。没有这些转换,我就将局限在某种狭窄的眼界之内。”我们有必要紧密联系“社会空间”的建构视野,关联现实条件与社会情境,把握社会空间的建构内涵,针对地域特征及核心问题,并防止和避免那种单一的、物质性的、急功近利的建构模式,来有效黏结传统与现代、理想与实践,促成现实的可持续发展建构的未来可能。而“社会行动”的应答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应。
有关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本土策略的文章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3-08-29
基于上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的阶段耦合与特征解析,并借助一种社会建构下空间建构与社会行动策略耦合的生成机制,本书将上海的实证研究具体落实于“技术路线”和“行动路线”的联结性分析。......
2023-08-29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考察视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战略研究、机制建构、评价体系及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考察视角,可以说构成了其中关键、核心的内容,也成为本书多学科交叉探寻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的支持路径,并探索其间的实践机制与应用可能的重要思路借鉴。......
2023-08-29
本土策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极为广泛的理论体系。究其特征而言,本土策略首先体现为一种尊重传统、强调归宿感、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冲突应对的哲学思路,既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功用和理论价值,是人类对现代化社会之弊端与缺陷加以反思的一种现代性努力,也反映出人类在面向21世纪时一种更为智慧也更为平等的努力,强调注重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联内涵。......
2023-08-29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革,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与社会问题威胁着城市的发展,也迫使人们更为迫切地探寻可以促进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聚集模式。当然,也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与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联系与影响。......
2023-08-29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生态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影响着并反映了城市对可持续性建构的追求,从而促使生态城市相关的实践探索,成为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表1.4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实践总体来看,生态城市已成为中国各地城市发展的模式导向,其建设实验也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遍布各个区域和主要城市。......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