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战国初期疆域分布及少数部族分析

战国初期疆域分布及少数部族分析

【摘要】:各大国的疆域 各大国的疆域,以楚为最大,越次之,赵、齐、秦、燕、魏又次之,韩最小。有一小部分土地并从今陕西省的东南部伸入今河南省的灵宝。(六)燕国 其疆域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并兼有今山西省的东北角。领土较为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为交通孔道。(一)宋国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

春秋战国间,晋、齐、楚、越四大国对峙,形成“四分天下”的局面(《墨子·非攻中篇》、《非攻下篇》、《节葬下篇》)。公元前四五三年晋国的赵氏联合韩、魏灭掉知氏,三分其地,魏、赵、韩三家便逐渐形成为独立国家。晋“独有绛、曲沃”(《史记·晋世家》),沦为三晋的附庸。这时大国有楚、越、赵、齐、秦、燕、魏、韩八国,小国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费、曾等国。周王国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成为小国。所谓戎翟,有伊洛阴戎、代戎、河宗氏、休溷诸貉、肃慎、东胡、匈奴、楼烦、林胡、夜郎、且兰、滇、昆明、瓯越、闽越、南越、淮夷等部族和蜀、巴、中山、义渠、大荔、绵诸、豲等国。

各大国的疆域 各大国的疆域,以楚为最大,越次之,赵、齐、秦、燕、魏又次之,韩最小。

(一)楚国 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有今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的东北部、江西省的北部、安徽省的北部、陕西省的东南角、河南省的南边、江苏省的淮北中部。全境北和秦接界,北面和韩、郑、宋等国接界,东和越接界,西和巴接界,南和百越接界。国都是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

(二)越国 其疆域约自今山东省的琅邪台起,沿海而南,有今江苏省苏北的运河以东地区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的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的一部分,并兼有今浙江省的北半部。北境和齐、鲁及泗水上的各小国交错接界,西和楚接界,东边靠海,南和百越接界。在越王勾践灭吴后,国都曾迁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玡台),到公元前三七八年(越王翳三十三年)迁回吴(今江苏苏州)。

(三)赵国 其疆域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有今山西省的中部,更伸向东北部、东南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省的北端。全境东北和东胡、燕接界,东和中山、齐接界,南和卫、魏、韩交错接界,北和林胡、楼烦接界,西和魏、韩交错接界。其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在公元前四二四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前三八六年赵敬侯迁都到了邯郸(今河北邯郸)。

(四)齐国 其疆域有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全境东边靠海,南和越、莒、杞、鲁等国接界,北和燕接境,西和赵、卫交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西临淄北)。

(五)秦国 其疆域自今甘肃省的东南部,沿渭河两岸而有今陕西省的腹部,有一部分土地能直接达到黄河沿岸。有一小部分土地并从今陕西省的东南部伸入今河南省的灵宝。全境东和魏、韩及大荔之戎交界,南和楚、蜀交界,西和豲、绵诸、乌氏等戎国交界,北和义渠、朐衍等戎国交界。国都原在雍(今陕西凤翔东),秦灵公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公元前三八三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到公元前三五〇年卫鞅第二次变法时,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毛王沟到柏家咀一带)。

(六)燕国 其疆域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并兼有今山西省的东北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国都是蓟(今北京西南)。燕昭王开始设下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今燕下都遗址还保存。

(七)魏国 其疆域在今陕西省境内,沿黄河仅有今韩城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今华阴左右地。在今山西省有其西南部,并伸入其东南部,通连今河南省北部,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东北更有今河北省大名、广平间地和山东省冠县地。领土较为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交通孔道。四周和秦、赵、韩、郑、齐、卫接界。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到战国初期,攻取得今河南省中部地区后,在公元前三六一年(魏惠王九年),便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1]

(八)韩国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交界,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交界。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相传韩武子迁都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到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见《吕氏春秋·任数篇》高诱注)。公元前三七五年韩哀侯灭掉郑国,也就迁都到郑(今河南新郑)。

各小国的疆域 各小国的疆域,以宋、鲁为最大,郑、卫次之,莒、邹、周又次之,杞、蔡、郯等国,都不过占今一县地。(一)宋国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2]。(二)鲁国有今山东省的东南部,国都在曲阜(今山东曲阜)。(三)郑国有今河南省中心部分,国都在郑。(四)卫国有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的一部分地,国都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五)莒国有今山东省安丘、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县间地,国都在莒(今山东莒县)。(六)邹国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间地,国都在邹(今山东邹县南)。(七)周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阳、偃师、巩、汝阳等县间地,过黄河有今温县的小部分地。国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八)杞国约有今山东省安丘东北地。(九)蔡国约有今安徽省寿县北部地。(十)郯国约有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地。(十一)任国约有今山东省济宁北部地。(十二)滕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西南地。(十三)薛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地。(十四)费国有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3]。(十五)倪国,“倪”一作“郳”,邹别封之国,在今山东省滕县东,一说在山东省枣庄西北。(十六)曾国,战国初期,建都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并占有今湖北省随县到安陆一带。这个曾国当是西周末年和申一起招来犬戎攻灭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因受楚的逼迫而逐步南迁的[4]。(十七)缯国,“缯”一作“鄫”,在今山东省苍山西北,也是姒姓。公元前五六七年为莒所灭,后来又复国,到公元前四〇五年又为越所灭。这一缯国当是姒姓曾国东迁的一支[5]

图三十九 泗上十二诸侯图

当时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见《田世家》及《韩诗外传》卷十第六章等),指泗水两侧地区存在着十二个小国。《史记·秦本纪》于孝公元年,论及当时形势,讲到“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策一》第十八章张仪游说楚王,谓楚王“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史记·张仪列传》同。《索隐》谓“十二诸侯,宋、鲁、邾、莒之比也”。胡三省《通鉴注》说:“宋、鲁、邹、滕、薛、郳等国,国于其间,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当指宋、卫、鲁、邹、滕、薛、郳、莒、费、郯、任、邳等十二国[6]

少数部族的分布 当时少数部族,主要分布在中原七大强国的周围地区,也有少数杂居在七大强国之间的。

介于韩、魏之间,伊水、洛水流域有阴戎。古人谓水南为阴,谓山北亦为阴,多支戎族居于黄河之南,秦岭山脉之北,因而被称为阴戎,或称伊洛阴戎。所谓“阴戎”并非同一种族,来源比较复杂。春秋早期已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后来秦、晋两国又从西北陆浑迁来了陆浑之戎。公元前五二五年晋攻灭陆浑,其首领奔楚,部分民众奔周,整个部族就服属于晋,即所谓九州之戎。同时这一带还有不服属于晋的戎族存在。[7]

图四十 战国时代少数部族分布图

在秦国西北,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有大荔(在今陕西大荔东南)、绵诸(在今甘肃天水东)、月氏(在今甘肃祁连山以西、敦煌以东地区)、乌孙(在今甘肃敦煌一带)、豲(在今甘肃陇西东南)、朐衍(在今宁夏盐池一带)、乌氏(在今甘肃平凉西北)、析支(一作赐支,在今青海贵南西北沿黄河一带)及义渠等。其中以义渠比较强大,据有今陕西省北部、甘肃省北部和宁夏等地。义渠逐渐改变了游牧的生产方式,逐步定居下来,筑有几十个城邑。秦惠王曾一次攻取义渠二十五个城。还有羌族,散布于今甘肃省西南、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

在秦国西南,分布在今四川省的,有蜀、巴、苴(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广元南,宝轮院附近)、丹犁、筰都(在今四川汉源一带)、邛都(在今四川西昌一带)、徙(在今四川天全一带)、冉(在今四川茂汶一带)、僰等。其中蜀最大,有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并兼有今陕西省西南一部分地;巴次之,有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蜀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发达的农业。国君杜宇时相国开明开凿玉垒山,分引岷江的水流入沱江。到公元前三六〇年,蜀又请瑕阳人从岷山开导青衣水。战国中期迁都于成都,成为“戎狄之长”。巴族原为习惯于使用船只在水上射猎的部族,由于受蜀的影响,也从事农业生产。战国时建都于巴(今重庆嘉陵江北岸)。它与楚接壤,已有高度文化,能铸造精美青铜器,铸有虎文、手文、花蒂文等纹饰。有用独木舟作为棺的埋葬风俗。筰都分布于四川省大渡河和雅砻江流域,以善于制作“筰”(竹索桥或藤索桥)著称,战国时这个地区叫做“篇笮之川”(《吕氏春秋·恃君览》)。僰人分布在今四川南部、云南北部,也是个较大的部族。

分布在今贵州省和云南省的,有夜郎、且兰、滇、靡莫、巂、昆明等。夜郎分布于今贵州省西部和北部,且兰分布于今贵阳一带。滇分布于今云南省晋宁东滇池周围地区,靡莫在今云南省的东北部,巂在今云南省西部云尤一带,昆明在今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其中夜郎和滇比较大。

在燕、赵以北地区,有肃慎、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代戎、襜褴、貉等族,其中肃慎、东胡、匈奴三族较大。肃慎在今长白山以北,直到黑龙江流域。匈奴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到阴山一带,北到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桃红巴拉战国时代匈奴墓出土物来看,当时匈奴人使用蝴蝶展翼式青铜短剑、铜鹤嘴斧、小铜锤、兽头形饰牌、弧形交错纹环状带扣、铜环饰等器物,显示出草原游牧部族的艺术风格。同时出土的铜斧、铜刀、铜镞和砺石等,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有相似之处;在铁器、铜器上还发现有残存丝织品。这少量铁器和丝织品,当是从中原交换来的。这说明当时匈奴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联系[8]。东胡即鲜卑族的前身,主要分布于今辽河上游一直到辽宁省朝阳、锦西、旅大一带。从辽宁省朝阳十二台营子和锦西乌金塘出土东胡遗物来看,和匈奴有类似之处,但有其自己的特点,如使用双侧曲刃青铜短剑、多钮铜镜、双虺结形饰牌等。林胡主要分布在陕西东北部和内蒙古地区。楼烦有两支:一支与赵国相邻,在今山西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另一支与燕国相接,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这些部族,善于骑射,经常侵袭中原地区。代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在楚、越以南,有许多越族,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有瓯越(在今浙江温州一带)、闽越(在今浙江南部到福建福州一带)、南越(也称扬越,分布于今广东、广西及江西南部、湖南南端地区)。至少从春秋后期起,越族已开始和华夏族融合,南越和中原的关系已很密切。他们既保存有本族文化的特点,铜兵器和斧、钺之类都有自己的特色,人首柱形器的人首黥面贯耳,是一种奴隶形象;同时又大量吸收了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先进因素,铜鼎和铜乐器的形制花纹基本上和中原相同,有的还具有长江以南楚文化的特色。广东始兴白石坪出土的战国铁斧和铁口锄,造型及其大小和中原同时期的铁器几乎完全一样,说明这时已从中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少数部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只有中山,在今河北省西部高邑、宁晋、元氏、赵县、石家庄、灵寿、平山、行唐、曲阳、唐县、定县一带。春秋时称为鲜虞,原为白狄族。战国初年魏文侯攻取中山,但由于中山和魏国之间,隔着赵国,中山不久就摆脱魏的控制而复国。在楚国地区内,也还保留不少少数部族,在今湖北省东北部山区有所谓“九夷”,即李斯《谏逐客书》所说“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的“九夷”;在今泗水淮水和长江之间也还有“九夷”,即苏代与燕昭王书中所说的“九夷方七百里”(《史记·苏秦列传》,“九夷”原误作“北夷”,从王念孙《读书杂志》改正)。这个“九夷”,就是淮夷,直到秦完成统一后,才和华夏族融合[9]

在赵国西北,林胡所居的榆中以北,黄河以西,有貉族的河宗氏和休溷诸貉。《史记·赵世家》所记神话,讲到赵襄子得到霍太山天使藏在竹节中的“朱书”,预言赵的后世将有“伉王”(即指赵武灵王),“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河宗就是《穆天子传》所说的河宗氏,是沿黄河上游“游居”的部族,休溷诸貉当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攻略胡地所到的九原云中。休溷诸貉就是九原云中所居的貉族。“休”与“九”,“溷”与“云”,古音相通,九原和云中该即从原地名休和溷转变而来。

[1] 魏惠王迁都大梁,《史记·魏世家》和《商君列传》认为事在魏惠王三十一年,是因秦、赵、齐交侵和卫鞅大破魏将公子卬之故。但《魏世家·集解》和《孟子正义》引《竹书纪年》说:“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水经·渠水注》、《汉书·高帝纪》注、《路史·国名记》又引作梁惠王六年)雷学淇《介庵经说》卷九、《竹书纪年义证》卷三六和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都以《竹书纪年》之说为是。《国策·楚策一》载:“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拔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以臣居魏知之。”可知魏惠王十六年魏围邯郸而楚出兵救赵时,魏已徙都大梁,因而大梁成为楚的主要进攻目标。《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安邑,降之。”秦孝公十年即魏惠王十八年,如果这时安邑是魏都,不可能一围即降,同时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国都而攻占赵国的国都,并继续和齐在襄陵作战。魏惠王二十九年马陵之役,据《史记·孙子列传》,齐将田忌最初要“直走大梁”,正因为这时大梁已是魏都。

[2] 宋国在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到彭城,主要证据有二:一、《史记·韩世家》载:“文侯二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韩文侯二年当公元前三八五年,这时宋君在彭城,所以韩军“到彭城,执宋君”。据《史记·六国年表》,韩文侯二年当宋休公十一年,而《宋世家》未见有宋休公被俘事,宋休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但是宋休公以前的宋悼公,《史记》说在位八年去世,而《宋世家·索隐》说“按《纪年》为十八年”。如果宋悼公在位年数应依《竹书纪年》作十八年,那末被韩文侯捉去的宋君就是宋悼公。宋悼公在位首尾有十九年,他在韩文侯二年被韩捉去杀死,因而他的谥法为“悼”。宋休公即位时因悼公被韩捉去杀死,没有逾年改元,就把宋悼公十九年改为元年,于是记载上宋悼公只十八年了。二、公元前三九〇年齐曾攻取魏的襄陵(《史记·魏世家》、《六国年表》)。此后齐、魏两国一再在襄陵交战。襄陵在今河南睢县,正当商丘西。公元前三六五年魏伐宋取得仪台,仪台又在今商丘东南。如果这时宋都还在今商丘,将处于魏的三面包围之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对此有考证。

[3] 《孟子·万章下篇》有费惠公,当是季孙氏后裔依封邑费而独立成小国。《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弋射者说:“驺(即邹)、费、郯、邳者罗鹫也”,《吕氏春秋·慎势篇》说:“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可知费国至战国后期尚存。

[4]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县城关西北五里擂鼓墩发现战国初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大墓,出土文物七千件之多。出土有“楚王熊章镈”,铭文作:“隹(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北宋时安陆曾出土两件铭文相同的钟。楚惠王于公元前四三三年制作曾侯乙宗庙用的礼器,送到西阳祭奠。西阳当即曾的国都所在。从随县近郊发现曾侯大墓和宋代安陆曾出土“楚王熊章钟”来看,这时曾国领地除潢河流域的西阳以外,还占有涢水流域的随县和安陆。这个曾国,当即西周末年追随申国和犬戎一起灭亡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后来逐步南迁,当出于楚的逼迫控制。近年在河南新野、湖北随县均川、京山苏家垅等地出土有春秋前中期的曾国铜器。详见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学报》一九八〇年第三期。近年湖北出土的曾子斿鼎铭文(上海博物馆藏,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四四六和四四七页著录),称“惠于剌(烈)曲”,即《世本》所说:“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通志·氏族略》卷三所引),“曲烈”当为“烈曲”之误,据此可知这个曾国确是姒姓。

[5] 《春秋》和《左传》都说鲁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莒人灭鄫”。鄫后来又复国而为越所灭。《战国策·魏策四》载有人谓魏王:“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所谓“齐和子乱”,当指公元前四〇五年田悼子死后,田和子初立,和氏发生内乱,这年田布杀公孙孙,公孙会(即田会)据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三晋发大军来救,田布大败。缯原恃齐以抗越,此时越乘齐内乱而攻灭缯。

[6] 程恩泽《国策地名考》据《吕氏春秋·慎势篇》所说“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有以弋射进言,讲到“邹、费、郯、邳者罗鹫也”,《孟子》书有邹穆公和费惠公,又有任、滕诸国皆在泗上。这是正确的。《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讲到魏惠王“其强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卫鞅因此为秦游说魏惠王,劝惠王自称为王,认为“今大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所鞭策使也不足以王天下”。“陈蔡”二字当有误,当魏惠王时,陈蔡二国早已为楚所灭,而且陈蔡离泗水太远,不得与泗上十二诸侯并论。泗上十二诸侯当指宋、卫、鲁、邹(邾)、倪、滕、薛、费、任、莒、郯、邳等十二小国。

[7] 《后汉书·西羌传》说:“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顾颉刚《史林杂识》“秦与西戎条”,以为“陆浑既灭,即无阴戎”,因此认为《后汉书》作者“大有杜撰故实之嫌”。此说不确。

[8]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一九七六年第一期。

[9] 《后汉书·东夷列传》说:“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