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六爵秩等级规定,楚、秦的特殊身份

六爵秩等级规定,楚、秦的特殊身份

【摘要】:礼制是贵族用等级的形式来巩固贵族内部组织和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到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对此有进一步的规定,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爵秩等级,用来赏赐吏民、奖励军功、表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以及作为推行某种政策的手段。楚的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只有楚、秦两国爵秩等级是特殊的。秦国所封爵位,也有以户数作为等级的。秦爵原是军队中官、兵的等级身分。

古代社会的阶级结构,是通过等级的形式来表现的。当西周、春秋时代,贵族十分讲究礼制。礼制是贵族用等级的形式来巩固贵族内部组织和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重要的典章制度,常常是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确立和维护的。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严格显示出参与者的等级差别。按照礼制,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及庶人的等级差别,士以上是各等世袭的贵族。当时还有所谓“人有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士以上是贵族,皂以下是庶人和奴隶。到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对此有进一步的规定,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爵秩等级,用来赏赐吏民、奖励军功、表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以及作为推行某种政策的手段。

三晋、齐、燕的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三晋、齐、燕的爵秩等级,大别为卿和大夫两级:

(一)在卿中有上卿、亚卿之分。例如在魏国,翟璜“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吕氏春秋·下贤篇》)。在赵国蔺相如、虞卿都曾“拜为上卿”(《史记·蔺相如列传》、《虞卿列传》)。在齐国孟子做过卿,是当时齐的三卿之一(《孟子·公孙丑上篇》、《告子下篇》)。在燕国,乐毅曾为亚卿(《史记·乐毅列传》),荆轲曾被尊为上卿(《战国策·燕策三》)。

(二)在大夫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例如在魏国,吴起做西河守时,奖励军功,曾赏人为长大夫(《吕氏春秋·慎小篇》),或作国大夫(《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后来须贾曾为魏的中大夫(《史记·范雎列传》)。在赵国,蔺相如做过上大夫(《史记·蔺相如列传》)。在齐国,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都曾列为上大夫(《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此外魏、赵都有和秦二十等爵第九级相同的五大夫(《战国策·魏策四》、《赵策三》,《吕氏春秋·无义篇》)。

赵国还有一整套的爵秩等级。公元前二六二年秦攻取韩的野王,韩要献上党郡给秦求和;韩上党郡守冯亭却派使者把上党郡十七个邑献给赵国。赵派赵胜前往受地,赵胜告诉冯亭说:“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史记·赵世家》)这样以“益爵三级”来赏赐吏民,说明当时赵国已有一整套爵秩等级。

楚的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只有楚、秦两国爵秩等级是特殊的。楚的最高爵位叫执珪。据说,楚国通缉伍员时曾规定“得五(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吕氏春秋·异宝篇》)。昭阳曾“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战国策·齐策二》),景翠也是“爵为执珪,官为柱国”(《战国策·东周策》)。汉中之役,楚的“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战国策·楚策一》)。庄辛曾被封为阳陵君,爵为执珪(《战国策·楚策四》)。此外楚国还设有五大夫(《战国策·楚策一》)、三闾大夫(《楚辞·渔父》)等官爵。

秦的二十等爵 秦的爵位,卫鞅变法时曾分为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褭,第四级不更,是相当于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是相当于大夫的;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上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是属于庶长一等,相当于卿的;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是相当于诸侯的(《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刘劭《爵制》)。彻侯也称列侯,列侯之下还有伦侯。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台刻石》文末附有随从大臣的官爵姓名,按爵位高低排列名次,先列侯,次伦侯,再次卿,最后是五大夫,也分诸侯、卿和大夫三等。同时秦的官职和爵位是不分的,大概第十六级大上造(或称为大良造)以下,既是爵位名称,又是官名。秦国还有所谓客卿的,大抵别国人士入秦,得到卿的爵位的,就通称为客卿。例如司马错在秦昭王十六年为左更,《史记·秦本纪》称为“左更错”,《白起列传》就称为“客卿错”。

列侯和伦侯有“食其租税”的食邑,《琅邪台刻石》附记随从大臣有列侯武城王翦(原误作“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和伦侯武信侯冯毋择,武城、通武等当为食邑名。关内侯,居于秦的本土“关内”,虽无食邑,但有指定地点一定户数的租税收入。据《商君书·境内篇》记载,爵位第八级公乘以下,只有赏赐的田亩,没有“税邑”;到第九级五大夫就有“税邑三百家”;各级庶长、三更(左更、中更、右更)和大良造,都“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有了六百家的“赐邑”和“赐税”的,就可以养“客”。“客卿”做到相国,就可升为正卿。秦国所封爵位,也有以户数作为等级的。例如姚贾由于破坏四国合纵有功,秦王“封千户,以为上卿”(《战国策·秦策五》)。

秦爵原是军队中官、兵的等级身分。军队中地位最低的兵叫“小夫”,那是没有爵位的。秦国规定行政官吏都要打仗,爵位属于第四级以下的人,编入军队后都是兵,叫做“卒”。一级公士,就是“步卒之有爵”者(刘劭《爵制》);二级上造,是可以“乘兵车”的(《汉旧仪》);三级簪褭,是可以“御驷马”的,“簪褭”是“以组带马”的意思(《汉书·百官公卿表》颜注);四级不更,“主一车四马”(《汉旧仪》),“不豫更卒之事”(《汉书》颜注),平时可以免除更役,编入军队后也还属于“卒”的性质。五级大夫以上,才是官长、将帅。第八级公乘,是“得乘公家之车”的(《汉书》颜注);第十级以上多数称“庶长”,庶长“言为众列之长”(《汉书》颜注);第十二级到第十四级称“更”,“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汉书》颜注)。不论官、兵,立了军功,爵位就逐级递升。按爵位的高低,享受种种特权。凡是斩得敌国甲士一颗首级的,国家就赏赐爵位一级,还赏给他田一顷(一百亩)、住宅九亩,和替他服役的“庶子”一人;要做官的,“为五十石之官”(《韩非子·定法篇》)。《荀子·议兵篇》说秦国“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就是说斩得五个甲士首级的可以给与“五家”作为隶属的人。做到大夫就可转任县尉,得到六个奴隶的赏赐(《商君书·境内篇》);《吕氏春秋·上农篇》说:“名不上闻,不得私籍于农。”就是说没有高级爵位,就不准使用雇佣劳动。诉讼时,爵位高的才能审判爵位低的。爵位高的如果有罪被罢免,不能给其他有爵位的人充当奴仆。按照《秦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爵位可以用来赎免自身或家人的奴隶身分;犯罪时还可以按爵位高低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刑罚[1];如果死去,爵位每高一级,他的坟墓上就多种一棵树。总之,从第一级到第二十级,各级都有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如做官,取得土地、田宅、奴隶,享用食邑上的租税,赎身、减轻刑罚,以至死后植树封墓等等,并且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秦二十等爵主要是用来奖励军功的,有时出于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赏赐爵位也成为国家的一种权宜措施。秦国政府为使农民大规模地迁移,曾采取“赐爵”办法。例如秦昭王二十一年魏国献出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史记·秦本纪》)。秦国政府为了扩大兵源,也曾采取“赐爵”办法。例如秦赵之间在长平大战,秦昭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列传》)。秦始皇在取得统一战争胜利后,即秦始皇二十七年,为了庆祝胜利,“赐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国政府优待少数部族也采用赏爵办法。例如秦惠王兼并巴国后,“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后汉书·南蛮传》)。秦国也还用卖爵的办法来奖励农耕,增加财政收入。《商君书》说:“粟爵粟任则国富。”(《去强篇》)又说:“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靳令篇》)。秦王政四年因蝗灾而发生瘟疫,令“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种二十等爵制,为后来秦、汉王朝长期沿用,并有所发展[2]

法律维护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的法律是确认并维护爵秩等级的。秦国在卫鞅变法时颁布的变法令,就“明卑尊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奴隶)、衣服,以家次”(《史记·商君列传》)。李悝在《法经》中对于尊卑爵秩等级及其占有的田宅、奴隶等特权,也是有规定的,超出这个规定叫做“逾制”,在《法经》的《杂律》中就有严禁“逾制”的法律条文。

战国时取得爵位的官僚和地主,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特权阶层。不过,他们只占有土地和庶子,至多有“衣食租税”的食邑,不掌握食邑的政权和兵权。爵位和封君一般不是世袭的,偶或有世袭,也传不长。这样根据军功规定尊卑爵秩的等级,是对过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反映了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进行的。当时地主阶级通过立军功受爵赏、凭游说做大官和买卖土地等手段,对财产和权力不断进行再分配。

秦二十等爵表

续表

续表

[1] 例如《秦律·游士律》:“有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同犯一罪,因爵位高低而判刑不同。

[2] 日本西嶋定生著《中国古代帝国之形成与构造——二十等爵之研究》一书(一九六一年日文版),对此有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