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尔哈赤祖上即属于野人女真,其所在的建州女真散居于长白山、牡丹江与松花江流域,据考证多数也是由更北之地渐次南移的。努尔哈赤家族从哪里、怎么到的建州一带,历来存在不同说法,大清立国后,编写了一个仙女佛库伦在长白山布儿里湖意外受孕的神话,自然是当不得真的。只因爱新觉罗家族出了个努尔哈赤,毅然以“遗甲十三副”起事,临战奋勇,惨淡经营,终至于勃兴。[3]努尔哈赤也未忘生活在海岛上的族裔,派员前往招徕。......
2023-08-29
研究库页岛和黑龙江的历史,还有一位俄国人不可忽略,那就是前面已提到的普提雅廷。清朝文献中多写作布恬廷,日本人则称作普嘉琴,都有不少记载。1854—1855年,俄军与英法联合舰队在北太平洋争斗时,普提雅廷作为沙俄赴日全权公使,正率领一支舰队在日本活动,距库页岛与鞑靼海峡较近,主动参与指挥了在海峡以及河口湾的战斗。而数年后,他作为赴华的全权公使,也率领一支小舰队,经由黑龙江口、鞑靼海峡开往天津,逼迫清朝签订《天津条约》。沙俄侵占我东北大块国土,此公乃重要推手之一,海参崴彼得大帝湾的一个小岛,就被命名为普提雅廷岛。
普提雅廷出身贵族,少年时入海军学校读书,不到20岁即随著名航海家拉扎列夫作环球航行,去保护俄北美领地阿拉斯加,历时3年。后来参加过高加索战争,军阶渐高,却被发现颇有外交才华,屡屡奉派出使:1842年率武装使团前往波斯,逼迫其与沙俄建立外交关系;1853年率舰队到日本,要求这个封闭的岛国开放口岸。这事比较难办,当年俄使列扎诺夫曾携带国书,死乞白赖地等了半年,最后还是被驱逐。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了,普兄与美国的将领佩里差不多同时抵达日本,都是4艘舰只,也都负有打开日本市场的使命,态度则大不一样:“佩里令黑船排开,始终摆出一副威吓的姿态,而普嘉琴则显得更为绅士。”[1]其实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佩里舰队进入的是幕府所在的东京湾,而普提雅廷所带俄国舰队则到了商港长崎。当地日本官员一如既往地加以拒绝,老普表现得彬彬有礼,却坚持不离开。次年3月,日本人被迫与佩里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也开始派人与普提雅廷谈判,而北太平洋海战就在不久后爆发了。
沙俄与英法联军的北太平洋之役,除了穆拉维约夫预先筹划并亲临指挥外,普提雅廷也给予密切关注和具体参与。由于担心在日本的俄国舰队受到攻击,沙皇命他率所属舰只转移到黑龙江沿岸。而作为海军中将,普提雅廷有权指挥调动沙俄远东海军,这激发了他很强的责任感,不顾自身安危,派出“奥利乌查”号战船增援堪察加,同时通知涅维尔斯科伊做好迎敌准备。
普提雅廷视野开阔,谋划长远。奉旨撤离日本沿海时,他并没有急匆匆直奔黑龙江口,而是与海军中校波谢特、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等人乘坐“巴拉达”号巡航战船绕道朝鲜,于日本海靠中国大陆一侧贴岸向北航行,在距中朝边界不远的地方,发现一个可容大型船舶避风的海湾,即命名为波谢特船长湾,接下来是更为广阔的彼得大帝湾,为沙俄后来强取海参崴埋下伏笔。
殖民者的贪欲是无止境的,目光所及,接着就会伸出爪牙。俄外务部开始时只许在河口湾北部设立冬营,对涅氏占领庙街极为恼怒;后经沙皇批准进占奇集和迭卡斯特里湾,连穆拉维约夫也觉得应到此为止,可涅氏又沿鞑靼海峡向南推进到康士坦丁湾,设立哨所;而普提雅廷在转移之际绕了一个弯,发现乌苏里江滨海地区几乎无人管控,引燃了新的扩张欲望。穆督与老普在康士坦丁湾的皇帝港晤面了,二人实际上并不合拍:老普命令撤离南库页的俄军哨所,那可是以“穆拉维约夫”命名的,没有见穆督议论此事,但其心中应不会愉快;老普下令在皇帝港迎击敌军,命多艘俄舰迅速展开部署,穆督觉得还是迭卡斯特里湾较好,有多处岬角之险可据,还可以得到奇集驻军的支撑。军事上当然是总督说了算,老普也不固执,两人乘快艇巡视了河口湾与鞑靼海峡,商议各舰进入黑龙江口躲避事宜,然后各自离开。穆督乘船到阿扬港由陆路回伊尔库茨克,老普则听说日本已与美国、英国签订了条约,急忙返回日本继续谈判。
经过与英法舰队的数月缠斗,普提雅廷统率的舰队已不复存在,只带一艘舰船便毅然前往。12月下旬,双方在下田举行正式会谈,可就在第二天,发生了安政南海大地震。下田地区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破坏,老普唯一的座舰也损毁沉没。日本代表很清楚沙俄陷入克里米亚战争的状况,也清楚俄国使团的狼狈相,提议:在千岛群岛以择捉岛、得抚岛之间划分国界,库页岛暂不划分国境线。普提雅廷表示接受。1855年2月7日,两国签署《日俄友好条约》(又作《日露和亲条约》)。[2]
座舰在大地震带来的海啸中沉没后,普提雅廷赶造了一艘名为“赫达”的纵帆船。他仍然惦念着与英法的战事,租用两艘美国商船,以便撤回堪察加上的士兵与家眷。老普也亲自乘舰赶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得知舰队已经撤离,便折回鞑靼海峡。此时英法舰队正在四出追击俄舰,并封锁了鞑靼海峡,普提雅廷租用的一艘商船即在库页岛附近被英舰俘获。而他的“赫达”号是在夜间通过封锁线的,浓雾迷蒙,几乎与英舰相撞。英军还以为来的是自家舰只,慌忙鸣笛开灯,“赫达”号穿行而过,真是命大撞得天钟响。
有关库页岛往事的文章
[1]努尔哈赤祖上即属于野人女真,其所在的建州女真散居于长白山、牡丹江与松花江流域,据考证多数也是由更北之地渐次南移的。努尔哈赤家族从哪里、怎么到的建州一带,历来存在不同说法,大清立国后,编写了一个仙女佛库伦在长白山布儿里湖意外受孕的神话,自然是当不得真的。只因爱新觉罗家族出了个努尔哈赤,毅然以“遗甲十三副”起事,临战奋勇,惨淡经营,终至于勃兴。[3]努尔哈赤也未忘生活在海岛上的族裔,派员前往招徕。......
2023-08-29
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明永乐年间,还有一位叫亦失哈的宫中太监,多次受命率员开赴东北海疆,规模虽不如郑和,但亦是大型船队、一千至数千官兵。亦失哈一生的主要业绩,是作为钦差首领太监,率领庞大船队抵达黑龙江下游的恒滚河口,宣读朝廷恩命,宣布建立奴儿干都司。元代曾在松花江的大曲折处设“辽东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等,此地的女真部落遂有“海西女真”之称。......
2023-08-29
等到契诃夫抵达,庙街已成为俄国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穆拉维约夫第一次率领船队航行黑龙江,即以加强庙尔的守备为重中之重,大量补充兵员,运来重炮与大批武器弹药。发展与发财的机会常附着于行政机关,庙尔降为普通市镇后,欺骗和盘剥库页费雅喀人,便成为一些俄国奸商恶商首选的生财之道。而在他之前五年,同样是在夏月,也有一位怀有特殊使命的中国文人抵达庙尔,也曾于此眺望库页岛,心情应更为复杂。......
2023-08-29
[4]契诃夫说的欧洲人,当包括主张“半岛说”的第一人、法国地理学家丹维尔,但主要是要说英法等国的几位航海家,也包括他的同胞——俄国的航海探险家。契诃夫登上库页岛之际,“半岛说”已成陈年往事,而他在梳理该岛的“发现”过程时,特别列举了三位欧洲人的探测之误。经过一番连说带画、连蒙带猜的沟通,他觉得丹维尔的说法得到了证实,然后掉头而回。俄国人一直觊觎黑龙江的出海口,也早早盯上了库页岛。......
2023-08-29
大真,又作东夏、东真,或寓有东部女真之义,创立于金贞祐三年,属地最大时西北至上京,东北越过黑龙江口,西南至婆速路,东南到曷懒路与恤品路,海中的库页岛亦在版图之内。而蒙古皇太弟斡赤斤对东真肆意苛索,臣服纳贡实非该国所愿,1224年年初,蒲鲜万奴闻知成吉思汗西征受挫,立即宣布与之绝交。东真国地域辽阔,库页岛也在其管辖之内。那些个金代古城遗址,应出于东真国存续时期。......
2023-08-29
到契诃夫打算赴该岛考察时,黑龙江左岸、乌苏里江以东的庞大国土已然“易姓”,库页岛已成为沙俄的萨哈林。1893年6月,在结束库页行约三年后,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才最后定稿。曾经的我对库页岛几乎一无所知,正是读了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才引发对那块土地的牵念。......
2023-08-29
吉列迷、乞列迷,是明代文献中对库页岛上主要民族的称呼。他们并非朝廷在奴儿干的第一批卫官,囊哈儿也不是库页岛上的第一个明朝卫所。据学者研究,永乐八年底批准设立的兀列河卫,就在库页岛中部的奴列河畔。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卷,将库页岛标名“苦兀”,与永宁寺碑记所称“苦夷”相类。经此一役,明朝国势大挫,而在库页岛仍有新的建置。......
2023-08-29
如该岛南部一些家庭或个人的悲惨命运,就都与乌头草相关。乌头草,又作草乌头、北乌头,是一种活力充盈的野生草本植物,我国北方地区多可见到。在南部的科尔萨科夫哨所,契诃夫收到一个苦役犯的申请书,信中附了一首短诗,题目就叫《乌头草》。乌头草茎叶鲜亮,花朵淡雅,块根能入药,有镇痛麻醉作用,但毒性极大,几乎无解。而此处则写二人宁愿服食乌头草自尽,也不去遭受行刑之辱。......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