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库页岛执法回忆录:一次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

库页岛执法回忆录:一次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

【摘要】:吉林将军闻知后督令查办,后查清为下江魁玛噶珊的伊特谢努父子带头所为,即命宁古塔与三姓联合办案。下江与库页岛地方属于三姓副都统管辖,而一些赫哲部落的向导、通事人等又列入宁古塔副都统的治下,管理权颇有些交叉,是以三姓与宁古塔各派一名协领联合办案。这是一次失败的登岛执法,也是库页岛隶属清廷,与大陆地区关系密切、来往频繁的证据之一。

那时的库页岛静谧安宁,岛上以氏族、村屯为二级行政单位,岛民每年六、七月间渡海来大陆,向清廷贡缴貂皮,同时接受朝廷赏赐的乌林。这种贡赏关系是有很大政策倾斜的。清初哥萨克匪帮闯入黑龙江流域,强行向达斡尔等部族收取实物税,通常索要每人三张貂皮,毫无回馈,纯属掠夺。而清廷则是每户一张,赏赐整套衣饰针线等物,还要发放米粮,供往返途中用度。那时在清朝君臣的观念中,他们是被作为满洲人来对待的。

对下江地域与库页岛,清廷先是由宁古塔将军直接管辖。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向北约500里的松花江畔设立三姓协领衙门,雍正十年升格为副都统衙门,又在下江的奇集或普禄设立行署木城,以便就近办理贡赏和地方管理。虽未在岛上建立常设机构,也时常派官吏登岛处理公务,本章第一节写到的骁骑校伊布格讷就是其中之一。

30年之后的乾隆八年(1743)二月,由三姓副都统崇提的一份报告可知,伊布格讷仍然活着,仍然是骁骑校。此年伊布格讷已69岁,声称自上年十月起手脚麻木,双目失明,请求退休。崇提为此行文将军衙门,说伊布格讷通晓费雅喀和鄂伦春语,从康熙二十九年始随长官登岛,由通译升至骁骑校,数十年间“渡海赴岛计三十八次”[9]。他们当然是在行使管辖权,这个数字仅限于伊布格讷参与的公务,并非当地官府员弁上岛的次数。

更多时候是库页人来大陆,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是由黑龙江河口湾进入,经庙街、特林、普禄溯江而上;二是由鞑靼海峡较窄处的拉喀岬出发,横渡海峡后近岸航行,经塔巴湾登陆,拖着小船翻过山岭小径,经奇集(又作奇吉、奇咭)湖转入黑龙江。费雅喀人船只较小,逆流而上比较危险,是以多选择奇集一路。三姓衙门在此设立行署,颇便岛民。每年六、七月间,库页岛六姓十八噶珊的首领率众而来,缴纳规定的毛皮,领受朝廷奖赏和宴请,顺便走亲串朋,洋溢着一种节日气氛。一些外国和内地客商也远道赶来,私下的交易更为热闹,奇集噶珊借以走向繁华。19世纪50年代初,涅维尔斯科伊也是看重那里的地利与人气,以货栈名义设立了一个据点,不久后即发展为俄军哨所与兵营,自此切断了清军往海口的通道。

乾隆八年夏天,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出防御吉布球等带领20名士兵前往库页岛,任务是到达里喀噶珊等处,带回姓长齐查伊(又作齐晓西奇,舒隆武噜姓姓长)、雅尔齐(陶姓姓长)作为证人,以便审理一起凶杀案。该案发生于一年前,就在奇集行署颁赏乌林期间,达里喀噶珊的乡长阿喀图斯等三人在一场争端中被杀死,两人受伤,影响十分恶劣。吉林将军闻知后督令查办,后查清为下江魁玛噶珊的伊特谢努父子带头所为,即命宁古塔与三姓联合办案。库页费雅喀三人死于非命,下江有一个叫戴柱的赫哲人也被杀死,证明这场斗殴并不单纯是海岛与陆上部落之争。

下江与库页岛地方属于三姓副都统管辖,而一些赫哲部落的向导、通事人等又列入宁古塔副都统的治下,管理权颇有些交叉,是以三姓与宁古塔各派一名协领联合办案。他们很快就在奇集下游的魁玛噶珊将伊特谢努抓获,由宁古塔官兵带回。三姓协领赫保在奇集留下来,一则准备在当地的行署木城接受贡貂和发放乌林,一则等待吉布球将证人齐查伊等带来,在奇集行署就近审理。岂知赫保突患疾病,勉强办理了库页岛耨德、都瓦哈二姓的贡赏事宜,终于支撑不住,不得不回去治病,遂将会审地点改为三姓城(又称姓城)。

且说吉布球一行,六月初五日自黑龙江口渡海,20多天后始抵达里喀地方。由于去年的族人死伤,姓长齐查伊显然深为不满,见面时排列甲兵,并拒绝跪拜。吉布球对此叙述较详——

我等抵达码头后,见姓长齐查伊及雅尔齐两侧约有八十人,其中有在衣服内穿甲者,亦有佩腰刀者。吉布球我谓齐查伊道:“尔为何不跪?”伊言道:“去年我于奇集地方颇受劳累,且年迈体衰,怎能下跪?”乃仅作揖。后将我向导哈士、通事福扬乌带回家中。良久,齐查伊前来叩拜道:“我不曾知道,经问哈士等,才得知伊特谢努等杀死我等属下人,已被拿获,故前来叩谢。”吉布球我道:“我处大臣命我等将印凭交付尔等,明日将姓长雅尔齐带来,译读告之。”[10]

而齐查伊一听说要他渡海去做证,又复犹豫拒绝,吉布球等人好说歹说,总算答应。吉布球即拿出当年颁赏的锦缎布匹等物件,对死者伤者一一加以抚恤,同时颁发印凭(进贡和领取乌林的凭证),众人叩拜如仪。因记述简单,不详达里喀噶珊的具体所在,似乎在中部靠近西海岸某处。众人为海峡大风所阻,在一个多月后才抵达奇集,而协领赫保早已离开。齐查伊和雅尔齐受到宴席接待,可当听说还要去三姓和宁古塔,皆诉苦不已,不肯前行。吉布球威逼利诱,坚持要齐查伊带领证人到三姓,方才答应回船商议一下。当晚,齐查伊与雅尔齐乘船逃走,清军追赶不及,眼看着他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是一次失败的登岛执法,也是库页岛隶属清廷,与大陆地区关系密切、来往频繁的证据之一。时任吉林将军鄂弥达曾做过两广总督,性情温和平易,下令办理此案时,特别叮嘱登岛时少派兵丁,少带枪支弹药,以免在岛民中引发不安;并说接取齐查伊等证人,如果不愿意来,也不要强迫。[11]该案最终是在宁古塔审理的,史料匮乏,伊特谢努被作何处置已不得而知,但由乾隆二十年的一条通缉令[12],可知其子肖西那也因此被逐离家乡,编管于宁古塔。